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章 兵围云中
云中郡。
夜晚的府邸,灯已掌起,幽静无声的陶屋有了些明亮。
孟舒,这位年近四旬的四品大吏,一方郡守,此刻却焦头烂额,坐立不安,来回踱步。
监察御史赵永年迟疑了一下,还是上前一步。
“属下以为,此次匈奴别落赤勒王纠集十万人马,将对我郡形成包围之态,已是势在必得,好在尚未完全围困,郡守还需早下决断。另外据斥候传来的情报,捍蛭王此刻也兵出九原方向,兵力不少于五万之众。”
郡尉兼长史王明旭也上前揖了一礼。
“大人,代郡的援军目前毫无消息,是否再派信使求援?”
孟舒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心中似乎下了决断。
“赤勒和捍蛭两部人马,只是匈奴人的奴隶部队,想必此时代郡的情形也不容乐观,恐怕已经无法分兵。我云中郡有二万八千户,十万之众,府兵六百,戍卒三千,未尝不可一战。”
监察御史赵永年低着头。
“自白登之约已十余年,匈奴人自此多为侵扰,少有大战,如此这般大动兵马,无非是想多要些丝帛,酒,和粮食,如今秋季,匈奴人正是草肥马壮,属下以为大人还是再斟酌一二。”
“赵御史所言不差,但是匈奴人无视和平协议,毫无契约精神,每当秋天匈奴人就会纵马驰骋,蹂躏我汉人庄稼,杀我百姓,掳我畜产,本郡深受荼毒,我大汉男儿岂能不战而退。”
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两人,继续说道:“此次前锋为羯族两大部落,素闻羯族以食人为乐,尤以食汉人为乐,最喜女人和孩童,未防敌壮而城破,赵御史可先带郡中老幼,取道雁门关,以待时机,如若不善便赶往冀州,可先行安置。”
监察御史赵永年心中暗喜,沉思片刻,故作不舍般垂下眼,竭力隐藏眸中的雀跃。
“可是,我郡戍卒加之府兵也不过三千余众,何况武器匮乏,衣甲短缺,骑兵不足百人,形势不容乐观,不如一起退去,再作打算。”
孟舒深呼一口气,看向了一旁的郡尉王明旭。
王明旭抬头,满脸坚毅,“我一莽夫,不懂其他,只是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属下愿固守云中郡,与城共存亡,请两位大人携众退居内地。”
孟舒笑了,笑得格外爽朗!
星子点点,夜风微寒,升起的一盆炭火,让些许寒意尽散。
身着麻布短褐,羊皮坎肩的小姑娘,正在炭火边烘烤着橡子面饼。
阴山多栎树,结的橡实苦涩难以下咽,只能长时间烧煮并换水,去除苦涩,然后去壳晒干,捣成粉,活成面烤熟。
不使有烟熏火燎痕迹而引人注意,这里闷了很多窖的木炭,木炭是个好东西,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过滤精盐,此刻把烤熟的橡子面饼子收起来,陶制的炭盆往内挪了挪。
“哥哥,吃饼了,趁热吃。”稚嫩的软糯声音。
王祈安打开一陶土罐子,倒了一个底朝天,才摸出来一抹洁白,接过小姑娘递来的饼子,抹在了饼子上,又递了回去。
小姑娘扑棱着大眼睛,“家里没盐了,哥哥你吃吧,我不爱吃咸的。”
王祈安没说什么,收回饼子咬了下去,橡子面饼子烤熟后硬如石头,味道谈不上好,勉强下咽,能果腹已是心满意足。
掏出怀里剩下的三条牛肉干,递了过去,“装怀里忘记拿出来了,吃吧,我在路上和小黄都吃过了。”
小姑娘接了过来,却没有舍得吃。
盐没了,明天还得去盐湖走一趟,挖一些青盐回来。
朔方附近,池盐不少,又称湖盐,是由盐水湖中采集或晾干而成的细砂,俗称青盐。
夜已深,两人躺在铺好的干草堆上,盖了一张羊皮,相互依偎,王祈安枕着腰刀睡在草堆外侧。小黄那条狗窝在洞口,含着一块橡子面饼,耷拉着脑袋。
匈奴人袭击了朔方地区,疯狂抢掠,此地原为秦朝所有,现已落入匈奴之手。汉朝初立,经济凋敝,田地荒芜,物价腾涌,人口锐减,汉初君臣与民休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又因白登之约,对于匈奴人的袭扰,大汉朝并未发兵,只是维持现状,这样的生活王祈安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匈奴人屡次撕毁和平协议,不是他们没有诚信,也不是他们喜欢劫掠,而是物质生活的需要,鸟为食亡,人也一样,都是为了一口吃的。
朝廷不救援,边民就会绝望降敌。如果救援,出兵少了无济于事,出兵多了,需要各个州县调集。等军队到达,匈奴已经逃跑。军队不解散,会产生巨额费用。如果解散,匈奴人又来了。如此反复,大汉实属无奈,又因白登之约,只能让各个边郡郡守固守。
子时,夜色沉寂,皓月随风而动,忽明忽暗。
寂静的厅堂内,孟舒拿过一坛酒。
“我出任郡守之时,高帝赏赐这坛柳林酒,时也恍惚,业已十年,今夜你我兄弟二人,便尝此佳酿。”
“大哥,这如何使得!这可是天家赏赐,莫大荣光!”
王明旭有点惊讶,但不由自主吧唧的一下嘴,出卖了他。
“你我兄弟二人,相交多年,无需客套,想喝便喝。”
孟舒打开泥封,倒出两陶杯酒,酒色发黄,酒香扑鼻,又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放在桌上,小心的摊开,露出大小不一的洁白颗粒,居然是精盐。
给王明旭递上一杯,“知道你以前喜好喝酒,这些年跟在我身边,免不了约束,有几年没喝酒了吧?这限酒令啊,今日作罢,畅饮一杯吧!”
王明旭嘴角蔓延笑容,也不再客气,一饮而尽,随后挑了一个最大的盐块,放入嘴中。
“还是大哥懂我,持盐把酒,来,畅怀一饮!”王明旭举过杯子到跟前。
孟舒摇了摇头,“都是你的!这剩下的酒啊,你留着吧,日后再饮。”说完把酒又封了起来。
“过会,你便带领一队人马,带上辎重钱粮,领着百姓连夜前往雁门关,如果有可能尽量往东走,今年冀州粮食丰产,想必能找到落脚之处。”
“什么意思,大哥你不走?”杯子重重放下,王明旭站起身子。
“监察御史赵永年世家子弟,来这边陲小郡不过混个资历,如今三年已满,他自是不愿跟我固守,趁早遂了他心意,也算落个人情,让他护送百姓出城,想必也会真心处事,你跟着他,有此情分,日后或许还有出路。”
“大哥,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这城,还是我来守吧!”
“我意已决,趁着城未围之际,你跟着赵永年走吧!”
“你我年幼一起游玩,长大一起作战,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孟舒看着这个倔强的汉子,重重叹了口气。
“也罢,这几年你我垦田戍边,熟悉地形,知晓民心,城墙日益高大,壕沟深邃,垒石充备,我们再广布铁蒺藜,抵挡匈奴骑兵,然后御敌为主,歼敌为辅,未尝不能一战!”
“好大哥,自当如此!”
孟舒走出院子。
“令!各督邮差办协助监察赵御史,即刻转移郡内百姓前往雁门关!年二十二以下男丁随众撤离。”
明月在天,树影铺地。
四盏明灯高悬,陶屋宽敞明亮,一旁的小厮正在收拾行囊,监察御史赵永年正握着一壶暖茶,心里暗暗高兴。
孟舒啊,人真的很不错,有眼力劲,如果你能挺过这茬,我必念你的好,在天家面前给你美言几句,你放心,郡中百姓我肯定会安排妥当,我冀州赵家有的是地方。
“大人,车马已备好,随时可以出发。”
“好,待约定的寅时一到,咱们即刻启程。”
弄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