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70后我一胎三宝了

第101章 吃软饭(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1章 吃软饭

睡着的孩子,还在吐泡泡,有些可爱呢!

将煤油灯熄灭之后,苏倩也开始休息了。

有了张爷爷的教导,苏倩在养兔子的问题上面,还真的是一点难题都没有遇到。

起码大家的兔子,都从怀崽子,到生崽崽,都活下来了。

看到兔子开始慢慢的长大,生产队的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第一次不熟悉。

在苏倩的指导下,做的磕磕绊绊的。但是好歹把兔子接生,养活了啊。

这些天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容,要知道这些兔子,三个月之后,都会变成钱啊。

一旦家里有钱,生活都会变好的。

所以这些人,看着苏倩的眼神,越发的慈爱了一些。

能够赚到钱,这都是苏倩的功劳。

苏倩的日子,依旧忙碌,帮着大家伙养兔子,去山上送物资。

在牛棚学习,时间倒是过得很快的。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7月,孩子们7个月了,孩子见风长,苏倩喂得也好。

三个孩子都白白胖胖的,可爱得很。

7月,周爱华他们学校也要放假了,果然7月5号的时候,周爱华就到家了。

手上还提着不少的东西。

周爱华回来的时候,苏倩正在四婶子家里,帮忙看兔子呢!

还是有人来喊她的:“倩倩,你男人回来了。”

“我瞧着他买了不少好东西呢!他不是在市里上学吗?还能挣钱?”

“还是你给他的钱啊?”

这话听起来可不像是什么好话呢!话里话外的,都在打听,周爱华是不是在吃软饭呗。

苏倩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转头和四婶说话:“婶,你家兔子已经没问题了。”

“我家爱华回来了,我就先回家了。”

四婶笑着应了一声:“行,那你先回去吧,你们小两口也有两个月没见了。”

自从打算悠着点之后,苏倩就没有去市里,也没有去看周爱华。

苏倩走的很快,过来喊人的婶子,有些不服气的翻了个白眼:“这人,这么没礼貌。”

“问她话,都不回答我。”

四婶白了对方一眼:“你是不是个傻的啊?人家周爱华家里有钱。”

“你问那个话,是想听倩倩说什么?说她养着周爱华的?”

“莫名其妙,你莫不是忘记了,人家周爱华妈妈,来生产队,一晚上就给弄来了多少好东西啊。”

这话倒是提醒了,在场的人,周爱华家里有钱。

苏倩不知道在她走后,这些婶子们,都还在讨论她,她快速的回到家中。

果然看到周爱华背着一个大麻袋回来。

“爱华哥,你回来了,你这是带的什么东西啊?”

周爱华看到苏倩的时候,瞬间露出笑容:“倩倩,两个月不见了。”

“你都不去市里看我,这是给你带的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啊?苏倩有些好奇的走了过去,帮着周爱华把东西,往家里一起搬。

才发现是粮食,家里粮食多的都吃不完,这家伙还买粮食。

然后发现下面更多的是布匹,周爱华笑着开口:“我看到这个布的颜色,很适合你。”

废废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诗行日记
诗行日记
关于诗行日记:闲的无聊,想写点日记,就以小说的形式写吧,主角就是我自己,出版有现代诗歌集,喜欢看书,但是成绩不太理想,写的是我高考后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吧,就当锻炼锻炼文笔了。开头:男主这天刚准备去市级图书馆申请展览自己出版的诗歌集,却没想到母亲一个电话,让他明天去参加一个夏令营……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以及男主的一生
燃墨天男
苏寒萧雨然妖龙古帝
苏寒萧雨然妖龙古帝
古帝重生,横扫天下!以前世的记忆,踏逆天之路,碾压一切叛变之人!【妖龙古帝】书友群1群:663538422,喜欢聊天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遥望南山
暴富!从位面商店开始
暴富!从位面商店开始
【模拟经营】+【多位面】+【中间商倒卖】+【搞钱】+【找寻失踪人口】顾怀薇为调查姐姐失踪真相,冒名顶替,前往异界商店打工,顺便干成所有位面传说的日常。1、在核爆后的废土末世开宾馆。外界黄沙漫天,人们为了一点生存空间、淡水和食物争得你死我活。顾怀薇:我们这里不仅可以抵御夜晚的辐射风暴,还免费提供空气和淡水,价格优惠,快来住店吧。2、在异形世界开婚介所。环境异变,人类成为濒危物种,必须和异形结契才能
弦泠兮
带我去远方
带我去远方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 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 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 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 可还没等他实施
坐望敬亭
欢愚人生
欢愚人生
我叫程实,从不骗人的程实。 在我看来,人生本就是一场豪赌。什么今天明天,快乐就完事了。 当然,如果你还不知道我,那没有关系,我们见一面,一定让你记忆深刻。 毕竟,程实骗人,谎如昨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