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谍影

第十九章 诸葛笔(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十九章 诸葛笔

“客所要的诸葛笔,小店实在没有,甚是抱歉。”

听了伙计的话,黄尚点点头,走出店外。

这段时间,他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成真了。

而通过观察同窗,他也发现,文气并不是自己独有。

所有读书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萦绕着这股力量,如张载门下,就有数人的文气不在自己之下。

只是他们都无法运用,坐拥宝山而不得入。

这也是没办法。

毕竟以《道经》为基础,绝世天赋以启发,还要天材地宝为推动,这些条件太过苛刻。

所幸自己以文为武,已经走出一条此世独一无二的道路。

独一无二确实牛逼,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他在武器上被难住了。

普通的毛笔,根本无法承载他的文气。

许峰于此道上不通,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在请教了不少同窗后,黄尚得到了一个推荐——

诸葛笔。

诸葛笔后世出名,得苏轼夸赞极多。

那时苏轼遭到贬谪岭南,好不容易回到了京师,用到诸葛笔,惊叹不已。

注意,诸葛笔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南唐制笔高手诸葛氏的。

传到现在,有宣州诸葛高善制笔。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黄尚要的,就是诸葛高亲手制作的诸葛笔。

谈不上什么灵物,矮子里拔尖,应该够现阶段的需求了。

可惜读书人太多,笔墨纸砚那是最抢手的货。

别说诸葛高亲手制作的笔,即便是诸葛氏其他人所制,都不是黄尚这种平民能够买到的。

供不应求。

“该回乡考解试了。”

黄尚叹了口气,下定决心。

有许悦买画的五十贯钱,黄尚并不缺钱,但大宋之中,地位要靠功名得来。

自从开启文气修炼后,他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思考效率提高了整整一倍。

张载已经离开,但从同窗中,也能学到知识。

关学的精髓,已经被掌握得七七八八。

区区解试,是没有问题的。

而考试的过程中,也是积蓄文气的过程。

读书人的修炼之路,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回到家前,黄尚敲了敲门,没有人应。

他不禁有些奇怪。

自从许峰入住后,仆人就被遣散。

修炼不容外人打扰。

原本黄尚以为,许悦会很快现身,但这位许峰口中的姐姐,却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两位轮回者当面,万一哪个地方露出破绽,他还有补救的机会。

现在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许峰好对付,一旦给许悦观察出什么,就危险了。

“幸亏我现在的精力比以前强多了,否则精神一直紧绷着,真的撑不住啊!”

“咦?人呢?”

取了钥匙,走入屋内,黄尚左右一看,许峰居然不见了。

这位轮回者一直假惺惺养伤,就为了跟自己培养感情。

黄尚也不含糊,从许峰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知识是相通的,经验同理。

虽然修炼体系不同,但很多诀窍都有启发的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兴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禁欲佛子痴宠小白花
禁欲佛子痴宠小白花
他在那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一路逆袭,在南欧那片土地上混得风生水起,手段高明得很,让人望而生畏。 这样一个狠角色,遇到她之后,心就乱了套。他不懂啥是爱,就知道把喜欢的人留在身边。 “宝,你要是敢离开我,我就让你痛不欲生。” 他对她各种宠溺,把她紧紧圈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把自己拥有的好东西都给她。 他们在混乱的局面里携手同行,那些日子过得,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他笃定,时间一长,她肯定会依赖他,爱上他。 可
佚名
图书馆店员
图书馆店员
网络18线小作家宋江为寻找创作灵感,只身前往击雷山景区采风,无意中遇到了一个想要自杀的眼镜男,结果却在救人的过程中和对方双双坠崖,眼镜男当场死亡,宋江身负重伤。 悬崖下有块虎形巨石,里面封印着上古圣兽白虎,宋江和眼镜男的血流在了虎形巨石上解开封印,放出了圣兽白虎,其附身于眼镜男的尸体上重生,二人从此开启了一段降妖除魔的奇幻旅程。
洛琳琅
陆小凤后传之赤血剑
陆小凤后传之赤血剑
关于陆小凤后传之赤血剑:不无脑,没科技!江湖人,悬疑事!踏着古龙的足迹,续写古龙的传奇!那一年,岳阳城中,青楼之内……李逍遥,将来会名满天下的李逍遥!一把赤血剑,一位倾国红颜。从此,逍遥如烟,浪迹天涯……全书将分为四段“卧龙血案”“皇宫大内”“西北之地”“身世之谜”从此逍遥江湖,如烟似幻,持剑天涯!
轩辕寒夜
小娇软怀四胞胎分娩时大佬他哭了
小娇软怀四胞胎分娩时大佬他哭了
关于小娇软怀四胞胎分娩时大佬他哭了:为了给外婆筹钱做手术,温柚签下协议,给命不久矣的京圈太子爷京砚南传宗接代。可刚到第三天,她就哭喊着求饶要转人工。谁见过将死之人还能一晚要五次?于是,她怀孕了,还破了九代单传的魔咒,一口气怀了四胞胎!而且谁也没想到,这个人人欺负的小可怜。竟有逆天改命,成了太子爷的心尖宠。然而温柚却跟别人这样介绍的——“他说我听话才给我吃饭。”“他不让我跟外面的人说话。”“他说我
福佑乔妹
混在特区那些年
混在特区那些年
26岁的陈东方南下来到特区打拼。他在工厂里挥汗如雨,在收容所洒下辛酸血泪,在沙村的温柔乡醉生梦死,在莞城经历刀光剑影,在商场上遭遇尔虞我诈......最终,他在纸醉金迷里向阳而生,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是一个普通人闯特区的故事。40年来,有2000万人来到特区;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你、我、他的影子。
梅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