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身而退(上)(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身而退(上)

昏君居然跟顾青聊起了“国法”,莫名有点可笑。

事实上破坏国法最多的人就是李隆基。君王的意志向来是驾凌于律法之上的,帝王术平衡朝局,而“平衡”二字从来不问黑白善恶,与律法是绝对有冲突的。

在君权绝对大于臣权的这个年代,唯一能制衡帝王权力的,是朝野的舆论。

这也是顾青为何匆忙赶回长安,抢在朝野议论四起之前向李隆基请罪的原因。杀刺史一案若被朝野尽知,当满朝文武的舆论都说要杀顾青时,李隆基也无法保住他了。

但是如果李隆基在舆论之前做出处置,那么议论声再大也没关系,已经处罚过顾青了,李隆基不可能再处罚第二次,帝王的面子和权威很重要。

“臣有罪,臣甘愿受罚。”顾青跪在李隆基面前,认罪的态度特别端正。

李隆基瞪着顾青,真的好想一脚将这竖子踹进龙池里喂鱼。

理由或许正义,但做法却是大逆,若被有心人拿来渲染一番,朝堂又是一阵风浪。

顾青毕竟救过李隆基的性命,而且又是个有才华同时与世无争的性子,李隆基心性再凉薄寡恩,也不忍心对顾青施以重罚。

再说,自李林甫逝后,朝堂正是势力新旧交替的敏感时期,李隆基一直苦于没有用得顺手的臣子,恰在这时顾青救了他的命,从渊源和患难经历来说,顾青在李隆基心里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他原打算重用顾青的,谁知道顾青竟闯下了如此大祸。

“顾青,你平日不是冲动的人,为何竟犯下如此大罪?斩杀四品刺史,朕都不知如何为你开脱,此事若被朝中御史得知,参劾你的奏疏恐怕会堆积如山,你告诉朕,朕该拿你怎么办?”李隆基摇头叹息。

顾青垂头道:“臣知罪,不论陛下如何发落臣,臣毫无怨言。”

杨贵妃上前挽住李隆基的胳膊,轻声央求道:“陛下,顾青此举虽说冲动了些,可他毕竟占住了道理呀,那个商州刺史太坏了,顾青不顾自己的前程性命坚持为亲卫报仇,恰好证明顾青是个重情义之人,他是个善良又仁义的孩子,这样的臣子能为陛下所用,妾都为陛下高兴,您若对顾青处罚太重,未免伤了天下善良人的心……”

白玉般的手臂摇晃着李隆基的胳膊,杨贵妃撒娇道:“三郎,妾离乡多年,长安城里只有顾青这么一个小同乡,您若重罚了他,妾也会伤心的……”

说完杨贵妃抽噎几下,眼眶一红,顿时泫然欲泣。

李隆基哭笑不得:“娘子,国法无情,与私交无关,朕纵是天子也要顾忌天下悠悠众口,顾青犯了如此大罪,朕若轻轻揭过,如何面对朝堂诸多臣子?他们的眼睛可都盯着朕呢。”

杨贵妃耍起了小脾气,泣道:“那个刺史本就该死,若顾青不杀他,而是将他的罪证呈给陛下,陛下也会下旨杀了他的,顾青不过是提前做了这件事而已,他何错之有?杀了个坏人而已,何必兴师动众?”

李隆基摇头苦笑,却也不与她争辩。看来李隆基这把年纪没白活,他已学会了不要跟女人讲道理,否则就算在逻辑上打败了她,但在感情里他会一败涂地。

“娘子,此事朕很为难……”李隆基无可奈何地试图安抚杨贵妃。

杨贵妃哼了一声,扭过身子不理他。

旁边沉默许久的万春公主终于说话了:“父皇以仁孝治国,圣贤的道理广布天下,为的是教化民心向善,顾青错在失了法理,但他的一腔义勇却是没错的,父皇若严惩顾青,那么天下人若知此事前因后果,往后见善而无视,见义而不为,民间仁善道义尽丧,留着大唐的法理有何用呢?”

“女儿以为,父皇治下这煌煌大唐盛世,所谓‘盛世’,不在富足,不在兵威,而在民心所归,在仁义之行,君圣臣贤民善,是谓‘盛世’。顾青所为有错,但不宜重罚,否则父皇维护了法理,却失了仁义,弊大于利,父皇不可不察。”

顾青颇觉意外地看了她一眼,目光充满感激。

没想到这个看似刁蛮无礼的公主居然会说出如此一番大道理,更没想到她居然会帮他求情。

此刻万春的形象在顾青心里忽然高大伟岸起来,典型的白富美女神形象,“白富美”三字可谓实至名归,她的容貌确实美,混血美女的容颜仅次于杨贵妃,皇室出身,理论上他爹的钱就是她的,富甲天下名符其实。

至于“白”,嗯,这个顾青最有发言权,真的很白。

万春说完后便住嘴了,迎着顾青感激的目光,她却冷冰冰的看也不看他一眼,俨然一副只是说了几句公道话的正义表情。

两个女人都帮顾青说话,李隆基原本愤怒的表情渐渐和缓下来,淡然扫了顾青一眼,哼道:“你倒是机灵,请罪之前不忘将贵妃和朕的女儿拉来为你当说客,以为朕看不出么?”

顾青毫无被戳穿心思的尴尬,索性痛快承认道:“臣没有慷慨赴死的胆色,其实臣很怕死的,向陛下请罪出于真心,请贵妃娘娘和公主殿下当说客也出于真心。”

李隆基气笑了,袍袖狠狠一挥,道:“先留着你的性命吧,来人,剥去顾青的官服官帽,拿入大理寺。”

羽林卫上前,很快将顾青的官服官帽剥去。

杨贵妃急了:“陛下难道还是要重罚顾青?”

李隆基没好气道:“干出这么大的事,朕总不能下旨褒奖他吧?先去大理寺蹲一段日子,待风声过后再出来。”

顾青伏首道:“臣谢陛下天恩。”

…………

不出意外,顾青果然被打入大理寺了。

羽林卫押着顾青进了大牢,狱卒们见到顾青后觉得分外眼熟,仔细一回忆,这不是上次带人劫了万年县大牢而被关监三日的老熟人吗?怎么又来了?

而且这位老熟人是大理寺开业以来唯一一位在蹲大牢期间升了官的奇人,当时顾青出狱后,他的传说在大理寺内广为流传,人人称羡不已。

狱卒们再一打听,这位老熟人原来又被陛下亲自下旨送进了大理寺,具体犯了何罪却没人清楚,而且这位熟人已升为左卫中郎将和青城县侯。

不知李隆基是有意还是无意,下旨将顾青打入大理寺时,却绝口不提如何处置顾青的官爵,所以顾青没罢官也没除爵,他的身份仍是左卫中郎将和青城县侯。

这就有意思了,大理寺开业以来的又一桩奇闻,人被打入大牢了,官爵却没罢免,就像下基层镀金似的,蹲几天就走。

狱卒们整日在大理寺跟那些犯了事的官员们打交道,对官场规矩也学了个四五成,见顾青这般身份,狱卒们顿觉不简单,于是不敢对顾青有丝毫不恭敬,客客气气地将他请入牢里。

进监牢才一个多时辰,韩介带着大包小包进来探监。

跪在牢门外,韩介一脸愧疚自责,含泪痛骂自己和亲卫们维护不力,害侯爷身陷囹圄云云。

顾青见韩介越说越离谱,眼看自责得要当面拔刀抹脖子,顾青只好温言安慰几句,好不容易将韩介劝走,顾青终于清静了。

环境安静下来,思绪便特别灵敏。

顾青盘腿坐在韩介带来的干净床褥上,脑子里不停回忆着今日李隆基说的每一句话,然后推测李隆基对他会如何处置。

大概率来说,应该不会处死他。

利与弊,轻与重,李隆基绝对分得很清楚。杀一个微不足道的刺史不算什么,而且重要的是,顾青占了理,邢深此人该杀,错的只是顺序和手段。

对李隆基的救命之恩不是筹码,顾青真正的筹码是自己在李隆基心里的利用价值。

那么,他在李隆基心里是什么位置呢?一个懂事的少年,一个偶尔有点冲动同时大部分时候很沉稳的少年。对李隆基这种功利主义者来说,顾青这种偶尔冲动的性格恰好符合帝王对臣子的要求。

臣子不能表现得处处完美,臣子必须要有缺点,而且缺点必须很明显,有缺点的臣子才能被帝王拿捏在手心里,对自信到狂妄的李隆基来说,太讲义气便是顾青的缺点。

为了给区区一个亲卫报仇,竟敢杀刺史,对李隆基来说这就是愚义,是个很明显的缺点。这个缺点令顾青的形象并不完美,但就是这种不完美的形象,对李隆基来说才是最完美的。

如此完美的臣子,尤其是救过他的命,忠心毫无疑问,李隆基怎么舍得杀了顾青?

生在这个年代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人治高于法治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帝王的意志是凌驾于律法之上的,也就是说,无论犯了多大的罪,如果帝王觉得这个人不该死,那么他就肯定死不了。所以,昏君才是真正无法无天的人。

这倒不是顾青的妄自猜测,而是有先例的。

安禄山曾经派死士刺杀张九龄,张九龄幸得生还,回长安后写了无数奏疏参劾安禄山,可李隆基却视若无睹,甚至根本不承认有这回事。

比起安禄山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顾青自然是要差一些的,可不会差得太远,如今顾青也杀了官,而且还是有正当理由的杀官,无论从利益还是感情的立场上来说,李隆基都没有要杀顾青的理由。

贼眉鼠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孽缘何时了
孽缘何时了
因网络结识,女主却一步步进入男主的陷阱,等发现时以为时过晚,难以脱身。这本书写了一个当代女性一步步陷入婚姻僵局,在男主家人和男主的欺负和与打压下,艰难生存,一次次想放弃,一次次却因为孩子妥协,受击委屈和屈辱的故事。
萧雪儿
出狱后,我带着极品女神祸乱都市
出狱后,我带着极品女神祸乱都市
他本是镇上暴发户的儿子,生活幸福,家里有钱,如果不出意外,他会继承家业,娶妻生子,幸福一生。 可三年前,他被人陷害,被仙人跳,最后锒铛入狱。 三年后归来,他带回两本奇书,誓要在中医学上有一番造化,回到家时却发现早已不是当初。 家里负债累累,妹妹被人欺负,甚至…… 那天,他抱紧妹妹,眼中怒火中烧:“别怕,哥哥回来了!”且看他如何手握千金方,沉浮小镇,邂逅女强人,从此走上巅峰路。
佚名
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
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
关于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架空,古代,种田,争霸,无系统。26岁的李凌云穿越了,成了夏朝清泉村18岁的胆小鬼李凌云。原主刚将媳妇娶进门就摔死了。接收了原主所有记忆的李凌云不愿继续在大伯家当牛马,便借机提出让大伯返还自家地里的收成。大伯一家精于算计,见李凌云不再是那个任自己搓扁捏圆的人,立刻赶走了他。李凌云带着新婚妻子搬出了李家。日子刚好起来,县里来了通知,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去服徭役。徭役的任
白菜炖蘑菇
宣和公主
宣和公主
异姓王留下的孤女,从顶峰跌落深渊,却又爬上了顶峰。 这是作者的第二本书,女主是第一本《宣平郡主》中女主的母亲。 宣和前进的路上从未退缩过,但她需要权衡利弊不可能随心所欲,她也有脆弱的时候,有流泪的时候,也有陷入爱情的时候,不是铜墙铁壁,不是铁石心肠,不是有些读者心目中断情绝爱、受了委屈就直接杀人的大女主,不喜欢的请绕道,谢谢。 (作者看第一本书的评论受了些刺激,但作者认为这只是个人观点不同,希望
爱吃糖醋松果鱼的猫
剑来,给我斩开这方天地
剑来,给我斩开这方天地
“你说还未见过真龙?来来来,我体内刚好就豢养了一只...” “你不知道三教至宝为何物?巧了,我身上这几样你掌掌眼...” “什么!你还不知道我是谁?” “我许青白儒家出世,剑仙入世,仙武双修!一拳,可摧山平海,让百族汗颜!一剑,可洞开天门,斩众神下凡!”
不二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