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第1137章:取消番号(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137章:取消番号

而听闻李承乾的话,段瓒也是重重点头。

他当然没觉得李承乾将自己扔在薛延陀是因为想把自己放逐,亦或者是因为不信任自己才不让自己留在他身边。

事实上,正恰恰相反。

正是因为李承乾信任他,也相信他的能力,才让他独自留在薛延陀统领全局。

同样的,他也知道,李承乾这是在给他机会。

让他能够拥有更多独当一面的经验的同时,也让他拥有统领一军的能力。

这样不说对他日后的仕途有多大的好处,最起码对他而言是一种进益。

段瓒在李承乾这里逗留了约莫有一个时辰之后,方才起身离开。

而待到李承乾将他送走,还不等他喘口气,李恪又跑过来了。

见到李恪,李承乾那也是相当的意外。

要知道,这段时日可都是李承乾主动去找的这家伙。

而这次他能主动来找自己,可着实是难得一见的奇闻怪事。

他直看着李恪道:“你今天怎么想起来我这了?”

“当然是给你提意见来了。”

李恪直将手中的信件递到了李承乾的手中道:“你说说你,你干的都叫什么事儿?”

“啊?”

李承乾也是被这家伙说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下,他也只能是顶着满脑袋的莫名其妙翻开奏折去查看。

而当他看完了书信内的内容后,方才了解这家伙为何会这般说。

上面说的,无外乎都是针对这次军制改革的事儿。

李承乾本身的提议是取消全国各地的府兵,全部转为募兵制的在籍兵。

如此一来,军队数量肯定是会发生改变,之前的番号自是也要有一些要被更替。

在这其中,江南军、蜀军、襄阳军等,自是最先被更替的那些。

而依照这些来合计,也就不难猜出,李恪就是为了蜀军番号被取消的事儿来找他的。

李承乾不由摇头苦笑道:“怎么,你是觉得我取消了蜀军的番号不行?”

“当然不行。”

听见李承乾的话,李恪的反应非常大。

“蜀军二字,那是无数蜀人先烈,凭借着一腔热血打出来的。”

“你当下说取消就取消,可有想过那些人?”

作为蜀军昔日的统帅,李恪可以说是跟所有蜀人都是心连着心的,也是能跟他们感同身受的。

可此刻,李承乾却要取消蜀军的番号,这不就等同于要蜀军的荣耀烟消云散吗?

“皇兄。”

“别的事儿,臣弟都可以支持你。”

“得罪再多将领,再多世家我都无所谓。”

“但这次算是臣弟求你了……”

李恪亦是满面苦涩的说道:“蜀军的番号不能取替,否则势必会让军中老卒寒心……”

“唉……”

听见这家伙的一番话,李承乾不由摇头轻叹了口气。

“我是要取消蜀军番号不假。”

“但这仅仅是因为当下这个时代已经改变,我们必须与先前划清界限。”

“并不是因为我想让蜀军昔日的荣耀与辉煌烟消云散。”

李承乾望着李恪道:“我还希望,你能明白……”

马龙藏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刘嘉重生到1979年,睁眼便面临两件事。 一,同屋睡了将近三年的女人不跟自己了。 二,第二天就是高考。 面对人生转折点,刘嘉毅然做出不同选择,果断答应。 这辈子,刘嘉下定决心在大江大浪中驰骋,且已经勾勒好好宏伟蓝图。 可是,那女知青是怎么回事? 我退,你进? 我走,你追? 我不理不睬,你还倒贴上了? 呵呵。 重回到这个改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年代,谁还做舔狗?
明月松涧
消耗寿命抽出奖励,我在末世无敌了
消耗寿命抽出奖励,我在末世无敌了
前世,他好不容易凑齐百万年寿命,转动金色转盘。 却被一道金光抹杀,重生回到末世初期! 谁懂啊?这下直接重来。 打怪爆出的各种命运转盘,必须消耗寿命去转动! 消耗寿命就能爆出金色装备?还有这种好事,这下直接稳稳逆天改命了好吧。
佚名
山村神医:我一心只求大道
山村神医:我一心只求大道
医武高手重回乡村,绝妙医术救人命, 出神功夫虐混混,我看谁还敢欺负我妹妹? 但他一心只求大道、寻家人,怎么却总有些不长眼的上门来找麻烦……
佚名
开局制造御兽,石猴出世!
开局制造御兽,石猴出世!
【御兽 简化 无女主轻松爽文】 我穿越了,来到了和以前一样的平行世界,只不过,这个世界多了一种契约御兽的职业。 开局获得系统,只有契约御兽才能绑定,无奈我只能选择一个石猴契约。 这个石猴不仅没有进化道路,还很难驯服? “没有进化道具?无所谓,我有系统在手,直接简化!” 铁棍,铠甲,再加一个红幡披肩,还有…… 等等,这御兽怎么越进化越不对劲啊! 说好的石猴,进化过后成了齐天大圣? “夭寿啦!心态崩
佚名
开局获得山神传承
开局获得山神传承
"平凡小农民意外获得山神传承,整个山村于他如臂使指; 悠闲小日子从此更加逍遥滋润,养鸡养鸭逗黄狗,撵野猪,掏鸟蛋,虐野熊,还有青鹰来守田,穿山甲帮寻药……哈哈哈!这样的小日子,简直乐无边!"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