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章 歪解论语
祖父苏序有眼力劲,给二伯父娶得是小负盛名弘农杨氏之女,杨氏自幼丧母,依于母族陇西李氏,但她确实是一个小心敬顺,贤明大度的好女人。
二伯父苏涣能稳定大后方,专注发展前程,背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默默无闻在奉献牺牲。
二伯母是个贤惠的好女人。
“那半部论语都能治天下,干嘛非逼着我学整本呢?”
大道理苏轩总是会说。
“半部论语都能治天下?何意?何解?何出此言?”
二娘不解。眼神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仿佛就等着苏轩解释。
“可不就是赵普呢!”
“愿闻其详。”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迁居洛阳。
赵匡胤还没发迹时,赵普就服侍在他父亲身边了,和赵匡胤等兄弟相称,后来成了赵匡胤的幕僚。
陈桥兵变,赵普出了大力,建国初更是皇帝的左右手。那时,太祖的母亲就常亲切地对他说:“赵书记多费心,我儿还会儿还不会做皇帝呢!”
赵普总是频频点头。
赵普读书不多,有时也会闹笑话。
有一次太祖时改年号要找以前朝代没用过的,后来定为乾德,赵普就在旁边吹捧说改得好,可是过了几年,有个大臣告诉太祖,说这个年号前蜀用过,太祖大惊,叫人详查一番,果然如此。
太祖十分生气,用毛笔在赵普的脸上涂了两下,说:“宰相还是要用读书人”
赵普回去脸也不敢洗,第二天就带着一脸的墨迹上了朝,皇帝都被他这番举动气笑了,让他赶紧洗去,并叮嘱要他以后多读书。从此以后,赵普一回到家就关上门,从箱子里拿出书来,一读就是一整天,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非常机敏,就好像从书中得到了许多启发。
之后他死后,他的家属打开那个箱子,发现其中只有半部《论语》,原来这就是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试想赵普这厮、一个半文盲,且胸无点墨之人,他都能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还能比他差了?”
小童儿说的义正言辞,胸脯挺的直直的。
“噗嗤”
二娘听完笑的忍俊不禁,之后更是抱肚狂笑不止,随后怕是笑累了,敲着苏轩的脑瓜子,“哪来的人物传记,竟一嘴儿的满嘴胡诌。”
“没胡诌”
“那我就不能不在家温书,要不给我下放到书院去,咱试试。”
苏轩眼神一阵放光。
书院读书可不比家中温书,他可以光明正大出去放风。时不时在找个由头,逃个课,去瓦肆听个响也成。
说起瓦肆,一拍脑瓜门,咋忘了这茬。
该死的员外,好死不死卡着时间就闹场。
左右不过是要说这事儿。
“二娘答应的事儿还没做呢。”
反悔没门。
答应又没做?
二娘蹙眉佯装思考。
“瓦肆呀!”
嘴快,没注意二娘脸颊狡黠眼神。
糟糕,要坏事。
果然,“想来那半部论语,想来还是整部的好”
这下他懂了。
所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到底是个穷人,没钱的主。
囊中羞涩。
苦逼!
“也是,也是呢”
违心随身附和两句,终,心里还是有一股闷闷的郁结淤气。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老匹夫活了一辈子,唯这句话说的没错,最中听了。
当然这话也只敢在心里叨叨,面容还要佯装一副受教之色。
三少爷的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