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五十一章 秋露白,重钱轻钞的商贾(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十一章 秋露白,重钱轻钞的商贾

江东门,东接水西门,西通上新河,是京师西南商业中心。

辽王朱植、岷王朱耿两人带着几个小厮,晃到了江东门内西关南街,看着繁华盛景,两人更是相视一笑,颇有默契地伸手道了一声“请”,便齐步而行,坠入喧嚣。

金陵十六楼中,仅坐落在江东门的,便有轻烟楼、翠柳楼、梅研楼、淡粉楼、江东楼五座,皆是高基重檐,栋宇宏敞,雅士云集,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作乐,恣情狂欢,挥墨泼墨,留下佳作。

郡楼闲纵目,风度锦屏开。

玉腕揎红袖,琼卮泛绿醅。

参差凌倒景,迢遁绝浮埃。

今日狂歌客,新诗且细裁。

这便是对轻烟楼、淡粉楼的吟咏之作。

朱植与朱耿站在大街上,左手边是轻烟楼,右手边是淡粉楼。

“十五哥,我们去哪家?”

朱耿有些犹豫。

朱植打量了下两座高楼,说道:“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纤。便先看看这轻烟楼吧。”

轻烟楼内,一群体态婀娜的女子陪在两王身旁,时不时劝饮一番,朱植与朱耿要了十几种酒水,一样一样的品着,店家在一旁赔笑,好好的伺候着。

对于酒而言,明代可谓汉唐宋之后的一个巅峰。

别看明初商业整体不发达,但酒肆业却相当活跃。

对于明初京师之人,最为喜欢的还是浙江黄酒,虽然一些地方出现了烧酒,但毕竟尚未占据主流。明代的酒,品类很多,如金华酒、秋露白、五香烧酒、俊巡酒、景芝高烧、姜酒、茴香酒、绿豆酒、竹叶酒……

景芝高烧与秋露白,便是相对烈性的烧酒,颜色偏白。

而如五香烧酒,则以檀香、木香、乳香、丁香、糯米等酿造而成。后世人看着这些配料估计也没了心情,甚至会怀疑,这丫的是喝的酒,还是做的料酒?

但在当时,五香烧酒却被誉为“江南第一名酒”,喝这种酒,有“春风和煦之妙”。

朱植手中端着的,便是这五香烧酒,颜色有些浑浊,品饮之后,一脸地舒坦,憋了一口气,才缓缓吐出,赞道:“好酒!”

朱耿推了推一旁的秋露白,对朱植说道:“这个酒,应该可以。”

朱植尝了两口之后,感觉体内有些微微发热,认真地点了点头,对店家说道:“这秋鹿白,如何售卖?”

“回客官,秋露白分上中下三等,下等五钱银子便可,中等便要二两银子,您两位乃是贵人,所品尝的自是上等秋露白,承惠,五两银子。”

店家笑着回道。

朱植微微点头,这个价格在轻烟楼还算是公道。不过五两银子,个人喝喝还没问题,若是大量采购,两人只能缩衣减食,拮据度日了。

“你去把是中下秋露白拿出来,让我们品品。”

朱耿突然说道。

朱植愣了下,脸有些烧,看着朱耿的眼神也有些郁闷,心说:弟啊,我们可是藩王,你掉价不掉价?你自己丢人没关系,为什么拉着我一起?

店家也被这个古怪的要求给弄懵了。

来轻烟楼的不是富商便是官宦子弟,风流才子,只有向上要更好的,从未见过向下要更次的。

这两位,有些独特啊。

不过店家涵养还是不错,挤出不自然的笑容,安排人去取来。

朱植看着倒出来的中、下秋露白,直摇头,坚决不喝。

朱耿端起酒杯,看着朱植,悠悠来了一句:“完不成上面交代的事,我们兄弟两个,便要交代在这里啊。”

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职业巨星:从开网约车开始
全职业巨星:从开网约车开始
他穿越了,成了一档真人秀节目的嘉宾。这个节目,是为打工人打造的,奔走在打工第一线,而他的第一职业,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有一嗦亿,主播鼻子挺大。】【是哈,手也大,脚也大,我就喜欢这种哪都大的男人。】【主
佚名
区区小症,也能难倒我?
区区小症,也能难倒我?
一间模拟手术室,无穷无尽的钞能力,被开除的他就此走上了人间巅峰!他不仅可以精准找到病灶,小到阑尾手术,大到器官移植;从食指断接到皮肤移植,只有别人不会医的,没有他治不好的!渐渐的,他走上了人生巅峰,成
佚名
重生70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娇妻
重生70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娇妻
关于重生70年代,开局接盘美艳娇妻:「重生+年代+曹贼+打猎种田+无系统」一场意外,特种兵陆峰重生到1975年的东北,成了酗酒家暴的混账丈夫。面对浑身是伤,楚楚可怜的妻女,他决定果断接盘,抄起猎弓进山
作者浪里小白龙
冰封末日:我囤亿万物资娇养兵王
冰封末日:我囤亿万物资娇养兵王
【全球冰封+重生复仇大女主+无限空间囤物资x娇娇富贵花】姜锦兢兢业业十余年,赚取的钱财包括房子全被偏心的妈抢去送给了等待结婚的小弟姜大宝。本以为末日降临后日子会好过一些,可谁成想竟又被吸血鬼一家找上门
溺死在囚笼的鸟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一场机缘巧合下,陆长生被带入宗门,成为青云峰小师弟见识过修行之路的残酷,他决定韬光养晦。师兄修行,他睡觉,同门试炼,他摸鱼,在无数目光见证下,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一直在做一个安静的老六。直到有一天,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