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七百九十五章 买煤风波(一更)(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七百九十五章 买煤风波(一更)

大雪,冻雨,严寒低温一度逼近两广,冻死的百姓,仅南方诸省上报朝廷的就有七百余人,冻伤者不计其数。

朱允炆心急如焚,多次召集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官员,商议寒潮应对策略。可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谁能拿老天爷怎么办?

内廷棉花见了底,户部棉花库存也已抽调出去九成,就连南方诸多卫所的棉被也被抽调出去一半,多少军士都要挤着睡一床被子,可寒灾之下是几千万人家,不是这点举措能救得了的。

煤市街。

李老三与儿子李晟挑着担子,排着长队准备购买一些煤炭,李九来得稍晚,见队伍排得太长,便溜达到了前面,一看李老三也在,顿时笑开了:“麻烦让一让,我们一起的,刚去茅厕了,抱歉,实在抱歉啊……”

李老三看了一眼插队的李九,埋怨道:“你这茅厕去得时间有点长啊,该不会是掉坑里了吧?”

李九见前面队伍动得太慢,索性将扁担放在一旁:“三哥啊,前几天你去茅厕的时候,我可是给你守着的。”

李晟噗嗤一笑,结果挨了李老三一巴掌,顿时委屈起来。

李老三哈了一口冷气,道:“这鬼天气,咋这么冷?这是想让人都成冰棍啊。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如此冷,听说太湖都结冰了。”

李九将双手插入袖子里,架在胸前,紧着身子道:“可不是,前天长江都结冰了,好在河面宽阔,加上日夜行船,也只在岸边结了两步远的冰。可就是这样,京里的老人都说三代不曾见啊。”

身后排队的老汉听到,插了句:“我听说都是迁都惹的祸,如果皇上下个罪己诏,说不得这天气就转暖了。”

“你胡说什么?迁都与天气有什么关系?”

李老三转过身,愤怒地握着拳头。

老汉呵呵笑了笑:“我也只是听人说,那你觉得,为啥前些年都不这么冷,偏偏就是迁都提出来第一年的年末出了如此怪事?这不是上天的警告是什么?”

李晟转过身,看着老汉,说:“老人家,说迁都惹的祸那全都是居心不良的人,你想想,建文皇上自登基以来,可谓是勤勉为政,活人无数吧,百姓家现在谁还有那么多苛捐杂税?商人家谁还担心被权贵欺负?再说了,迁都北平是无数人点了头同意的事,国子监大辩论的时候,我可是在场,那么多人异口同声支持迁都,缘何只能责怪皇上一人?”

“若真说是惹了老天爷,降下这灾难,那也是大家一起惹的,皇上一个人下罪己诏也是不够的啊,要不我去国子监,去六部大堂,去北平各地,找几十万人几百万人,一起写告罪文书,烧给老天爷,你看成吗?”

老汉被李晟说得低下头,不敢再说话,能在国子监大辩论时在场的人,不是官员那就是监生啊,惹不起。

李晟可不管老汉惭愧与否,接着说:“地震了,说是皇上的错,着了火,说是皇上的错,旱灾怪皇上,涝灾还怪皇上,这天寒地冻,也怪皇上,我就不明白了,如此圣明的君主,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说他的不是?看来,也只有洪武朝的大刀,能让人不提什么罪己诏的话了,回头我就写份奏折,建议皇上恢复洪武祖制,说不得明天天气就转暖了。”

老汉打了个哆嗦,惊慌地看着李晟,连忙说:“这位小兄弟可不能乱说,是我胡说,我……老子不要煤了!”

惊吓之余,老汉干脆拿起扁担跑了。

李九哈哈大笑,拍了拍李晟的肩膀,笑道:“你小子可以啊。”

李晟呵呵笑了笑,目光中却带着一些担忧。

将酷寒与迁都联系在一起,主张让朱允炆下罪己诏的最初不是百姓,而是御史。只不过这位御史现在去了辽东,肩负着查看地方冻灾的重要使命,这个天北去,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虽然朱允炆压制了言官的言论,但大明的官员都是很有骨气的,听闻消息,最近半个月至少有二十位官员要求朱允炆下罪己诏了。

李晟只算是国子监的一个寻常监生,无法了解朝堂中更深的斗争,但从民间的舆论来看,酷寒的天气让许多人相信,这与朱允炆大兴土木,准备迁都有关系,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就在李晟沉思时,一个挑着煤炭的农夫从一旁走过,嘴里还骂骂咧咧:“不是人啊,五十斤的蜂窝煤,竟然要一两三钱银子,这价简直是要人命啊。”

“又涨价了吗?”

李九眉头紧皱。

李老三哀叹一声:“今年太冷,许多人家都购置了炉子,煤炭自然也少不了买。往日里,一百斤煤炭也才一两三钱,贵是贵了点,好歹一年冬日用不了多些时日,咬咬牙也能过去,可现在这价疯涨,多少人家怕是用不起啊。”

“哎,话虽如此,总也比丢了命划算,没炉子,这晚上睡觉都谁不安稳啊,你也知道,我家孩子脚指头都懂得老粗了,一到晚上,刚暖热了就喊痒,太折腾人了。”

李九苦涩地说。

队伍一点点向前去,近半个时辰才轮到李老三等人,看着仓库里还有三大堆煤炭,旁边是制好的蜂窝煤,李老三缓了一口气,只要有煤炭,这个冬天就能熬过去。

“要二两钞的蜂窝煤。”

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非正常女天师
非正常女天师
都说外国人迷信,被他们欺负的时候只要神神叨叨地对着他们瞎比划,就能把他们吓走。 万穗被至亲陷害,流落到国外,面对一群歹徒时,她学着电影里九叔的样子掐了几个诀,没想到对方真的被吓跑了。 这一幕被好事者录了下来,发到了国内,万穗一下子火爆内网。 谁知道没过几天,她在外网也火了,因为那群歹徒,真的全都死了。 “我真的不会法术,也不会算命、驱邪、看风水,你们要相信我啊!”
吞鬼的女孩
穿越大唐后,我开始计划西天取经
穿越大唐后,我开始计划西天取经
穿越重生,他成为大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中力挽狂澜,登基为帝,年号沿用贞观。 他施展历史穿越小说中的各种手段,引进高产作物,大兴教育,推广科技发明,致力于打造一个超级霸主的大唐。 然而,贞观十三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打破了他所有的计划,让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佚名
三年大旱,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
三年大旱,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
德庆十三年天逢大旱,万物凋敝,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 十岁的她被父母当做两脚羊卖掉,为求那一线生机,她将自身卖给人贩子。 后来她被转卖到常府,如何凭借自身的机敏过人帮助常家官复原职,后来她入皇宫,做女官,辅佐皇帝登基…… 成为当朝唯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天下的一品女官。
佚名
花都政途
花都政途
进入体制三年的江铭,一直处于低谷。有朝一日得遇贵人,终于一飞冲天,鹏展万里。于政途上翻江倒海,一展抱负。
混沌巨树
种田育妖修仙觅长生
种田育妖修仙觅长生
陈墨穿越到了修仙界,既没有灵根,也没有天赋,还成为了地位低下的灵植夫。原本注定苟延残喘,一辈子无法筑基。不过,他的种田养殖天赋有那么亿点点高。随着境界的提升,一条条天赋解锁!增产:灵田产量增加1000%;健壮:养殖的灵禽体型增大500%;催熟:灵田内灵植生长时间缩短500%。……陈墨种一亩地,相当于其他灵植夫种十亩、百亩!别人灵稻一年一熟,陈墨一年四熟、五熟!别人一只灵鸡……什么?这也叫灵鸡?这
不比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