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萧初然大结局

第277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74章

第2774章

何家的补气散,与叶辰的散血救心丹,最大的不同,其实并非药效,而是药性。

所谓药性,就是指这药的基本性质。

还是用刚才那个比喻。

散血救心丹,是军事上使用的重型炸弹。

而补气散,只是一根普通的爆竹。

其区别,并不单单在爆炸的能量上,还在其根本性质上。

比如,军用炸弹,能够炸穿一米厚的钢板、炸穿十米厚的混凝土工事,可是普通爆竹采用的普通火药,就算再多也不可能把一米厚的钢板炸穿,这是性质上的根本差距。

何家的补气散便是如此。

每月一副,就像是每个月多吃一顿大鱼大肉,确实能提高营养摄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体质,但光靠吃这种东西,想吃出一个绝世高手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相比之下,叶辰给的散血救心丹,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灵丹妙药!

一旁的苏若离也有着一样的感受。

她在苏家一直算是资质顶尖的几个后代之一,所以她以前每个月至少能得到三副补气散与醒体汤,但这两种药给她的感觉都只不过是聊胜于无,远达不到能让人突飞猛进的地步。

但是,叶辰给的这颗丹药,却蕴含着澎湃内力,不但瞬间让经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就连整个身体也得到了由内之外的强化。

而且这内力并非洪水猛兽一般在体内横冲直闯,而是非常细致的将整个身体由内之外反复滋养,那种感觉就像是整个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随着这颗丹药的药效而提升。

最让她惊喜不已的是,她一直没能突破的第三条经脉,也就是奇经八脉中的冲脉,也在这一刻悄无声息的突破!

这种突破,并没有平地惊雷那般澎湃磅礴,反而却如水到渠成一般顺畅自然,仿佛就像是捅破一层窗户纸那么简单!

而且,原本已经打通的督脉,也从即将突破四成,一跃突破到了五成!

要知道,何家这么多年来,只有一个人打通了三层经脉,那个人便是苏若离的外公,何宏盛。

而何宏盛虽然打通三条经脉,但他这三条经脉的畅通程度都比不上苏若离。

可以说,叶辰仅凭叶辰这一颗丹药,苏若离的实力顿时成为何家最顶尖的一个,至少在之前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这么巨大的机缘,怎能让她不兴奋!

而她的妈妈何英秀同样受益匪浅!

她的奇经八脉与苏若离一样,只打通了任督二脉,其中,任脉通了五成,督脉通了两成。

但是,这一颗丹药服下之后,强大的药效让她的任脉直接大成、督脉也突破到了四成。

可以说,她现在的实力,已经向服药之前的苏若离看齐了。

要知道,服药前的苏若离,经脉已经被叶辰用灵气疏通过,任脉大成不光是让她的修为提升很多,更重要的是,为她将来的修炼打下了更好、更稳的基础。

而现在,何英秀也具备了同样的绝佳基础。

两人待药力吸收的差不多之后,何英秀率先回过神来,用一种近乎看神一样的眼光看着叶辰,再次双膝跪地、崇敬又带着无比尊重的说道:“感谢叶少爷赐给在下和女儿如此珍贵的丹药,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

苏若离也同样下意识的跪在地上,无比激动的说:“叶公子,谢谢您的丹药这种丹药一定非常昂贵吧?”

叶辰淡然一笑:“贵是当然贵的,这种药有价无市,除了我之外,没人有了。”

:。:

叶辰萧初然全文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一尊炼药炉
我有一尊炼药炉
田地被占,乡绅无道?面对每年那高额的佣金,季迭靠着偶然获得那可以提升药材品质的炉子,以及一颗不甘愤懑的心,踏上修行之路,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弱者声嘶力竭,亦无人在意,强者轻声细语,却震聩天穹…“那么,
一点才睡
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
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
关于神豪从打赏女团,奔现十倍返还!:我成为神豪,被某音人气女团包围了?白S萌妹,可爱甜妹,高冷女神,性感御姐?沉迷网恋,结果被榨干后,无情被甩,高利贷催债上门,要被丢下大楼。忽然,你觉醒系统,成为神豪
木木落落
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
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
关于灵气复苏手持Omnitrix:以建粉丝群,来者可加本书无女主!本书无女主!!本书无女主!!!500年前,蓝星灵气突然复苏,人人都可以觉醒异能。有人觉醒元素系,一把火可点燃大海,一挥手可淹没一城。有
飞翔的龙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
游戏世界万族战斗女BOSS的童年养成“这些游戏中冷血无情的反派女魔头大BOSS,小时候为什么都这么可爱黏人啊!?”夜歌穿越到的这个游戏世界,万族林立,基因进化,武道兴荣,科技修仙,魔法与异能相互碰撞,
一支威士忌
胎穿嫡长子,娘家人配置无敌了
胎穿嫡长子,娘家人配置无敌了
胎穿汉武帝嫡长子刘据。亲爹是公元前二世纪地球最强碳基生物—刘彻!娘家人的配置更是离谱!亲娘卫子夫,舅舅卫青,表兄霍去病,表弟霍光......这阵容你告诉我怎么输?可偏偏就被一个阉人污蔑造反,当了三十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