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章 陈友谅三辞三让,建立陈汉,龙湾之战
国不可一日无君,陈友谅的部下推举陈友谅为皇帝。
陈友谅再三推辞。三辞三让。
陈友谅的部将把早已做好的皇冠、皇袍披在了陈友谅的身上。陈友谅勉为其难的应了下来。当上了皇帝。
陈友谅在采石五通庙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年号为:大义。所有的官员都是徐寿辉的旧臣。
即位当天,恰逢大风大雨,无法按礼仪行事。群臣也就没有排列在位一一给陈友谅道贺。陈友谅也没有在意。
自此陈汉政权成立。
徐寿辉占据江西、湖广之地。这些尽成了陈友谅辖境。
本来四川也是徐寿辉的辖境。
但四川之地的明玉珍听闻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立为帝。心中很是恼火,言:“陈友谅、倪文俊在徐国为臣子,今弑逆其主徐。当讨之。”
明玉珍自此和陈友谅断绝了联系,自称为陇蜀王。命部将莫仁寿驻守夔(kui)门,断绝和陈友谅相通。
陈友谅自恃兵力充足,且又刚刚当上皇帝,很想有所作为。新官上任三把火!陈友谅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攻取应天。
在陈友谅的眼中,朱元璋部不堪一击。也不是陈友谅小看朱元璋,主要是朱元璋部在辖境和兵源方面无法和陈友谅相比。
陈友谅就在想,我攻打应天,恐怕毫不费力。我军的气势恐怕就得把应天的朱元璋压垮。朱元璋即使不开门投降,其部下也得投降开城门,迎接他的大军。
陈友谅给张士诚写了一封信。信写的很好,合作一起攻打朱元璋部。最后平分朱元璋辖境。
但张士诚没有理会陈友谅。不屑和陈友谅合作。怕和陈友谅一起攻打朱元璋,最后却被陈友谅算计而坑害,毕竟陈友谅杀徐寿辉的事情刚刚过去。还不如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陈友谅自觉取得应天府是指日可待。
陈友谅兵锋直指应天。
朱元璋部,早就商量好对策,只等陈友谅大军入套。
当时朱元璋部将领有建议主动出击的,也就是兵伐太平。去到太平和陈友谅拼杀,一决雌雄。也有建议在应天一鼓作气的。来一个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
但就是没有主张投降的。
朱元璋这一伙人,都是起义军,当初加入起义,就明白会有战死的一天。要是和平年代,肯定会有说投降和谈的。
朱元璋听到诸位谋士将领的意见,连连摇头。
刘基在无人之际对朱元璋谋策,言“虽然陈友谅势大,但他行为有失道德仁义,杀君自立,定会使得他内部离心离德,军士疲惫,战胜陈友谅应该不难。要是能引陈友谅的大军深入,进入我军的设伏。我们就会很容易战胜他。”
朱元璋哈哈一笑,言:“伯温所言,正合我意,陈友谅此人喜欢弄权术,部下人怎能实心给他卖命,且陈友谅此时刚刚得了权势,肯定骄横不可一世。”
“要引陈友谅大军深入,肯定会让他知道,我朱元璋不是他陈友谅一个嗜杀君主的人能随便拿捏的。但要引陈友谅大军深入?这是一个难题?”
刘基言:“听闻康茂才和陈友谅有旧交之情,何不让康茂才写信假降陈友谅。”
朱元璋听闻大喜。
朱元璋见到康茂才,说明一切。
康茂才听闻朱元璋的话中意图。当时心理有些抗拒做这样的事情。
毕竟靠旧情假降引诱陈友谅入埋伏圈。有些卖友求荣的意图。从道德理念上说不过去。
但朱元璋提起,康茂才不敢违抗。
康茂才给陈友谅写了书信,信中所写,就是他愿投降陈友谅,且愿做他内应,两人在江东桥会和。让陈友谅迅速赶来。
陈友谅收到康茂才的书信,大喜。
陈友谅率水军乘战舰顺江向西应天府进发。
陈友谅也不尽信康茂才信中所言,还是自己另有准备的。但对应天府是志在必得。
要水军攻击应天府,必须经过三个入江口。分别是大胜港、新开河口,龙湾。
大胜港在应天府西南,从大胜口行船可以直到应天府西南的护城河,但陈友谅的船大通行不便。
新开河口在应天府西面,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提到的江东桥便建在这里。但陈友谅的船大也通行不便。
龙湾此地河宽,水深,水势非常适合通行船只。
朱元璋便在龙湾地区设好埋伏。
邵荣、常遇春、冯胜、华高率精锐三万帐前五翼军埋伏在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南面的山脚。徐达率军在应天府南门。
杨璟率部驻守大胜港。
廖永忠、张德胜、朱虎率水军隐藏在龙江到聚宝门的入江水道。
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