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二百一十二章 《胡同人家》开播(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百一十二章 《胡同人家》开播

转眼到了三月末,《末代皇帝》率先开播,共28集,每天播一集。

筹拍了好几年,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溥仪从幼年到老年的生活。制作精良,考据相对严谨,请了朱家溍先生做顾问。

演员阵容更是强大,明叔演青年溥仪,朱旭演老年,兰天野演载沣,牛星丽演张谦和……全是话剧咖。

郭霄珍(史湘云)演溥仪的爱妃谭玉龄,杨立新也打了个酱油,演光绪。此外还有倪大红,演了个电工。

另有洪宇宙,就是《三国》里的周瑜,也有点戏份。

这部剧水准颇佳,明叔在第八集出现,但刚播了三四集已惹得一片称赞。朱家溍先生专门撰文,写道

“可能有两个态度,来处理这个题材。

可以追求有噱头,拍成一部闹剧,这样可能会吸引部分观众。但是,一部作品既然标榜再现历史,首先就不要违背历史真实。

单看前几集还是不错的,例如登基一场,太和殿门前的‘九龙曲柄盖’有一个从并拢变为张开的特写镜头。

因为王公大臣分布在大院里,皇帝从太和殿后隔扇进入太和殿升座,大院里的人看不见。所以‘九龙曲柄盖’张开,就是告诉全体人员,现在皇帝已经升座。

于是整个环境静悄悄,没有任何声响。

此外表演上也可圈可点,西太后的扮演者完全扔掉话剧和电影中的模式,我们不再听见拉着长腔,装腔作势的语言。

隆裕太后和醇王福晋,都是穿敞衣梳两把头的中年妇女,扮相相同,但演员把她们的窝囊和机灵,分别表现出来了,是截然不同的人物……”

这篇文章不可谓不夸赞,朱家溍先生是清史大家,他一说,立时又吸引了不少观众。

剧也确实不错,可以当成纪录片来看,展现了很多清朝的真实习俗。比如,太监们管皇上不叫皇上,叫老爷子。

此说法,源自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他自己说,内廷太监就叫老爷子,大臣还是叫皇上。

老爷子跟老佛爷差不多,是一种非常尊贵的敬称。

当然我们觉得滑稽,就像慈禧让光绪管自己叫“亲爸爸”——一脑袋黑人问号。

《末代皇帝》亮相不俗,央视放了心,压力全跑到京台这边。

人家大投资大制作,历史正剧,故宫实景,话剧大腕。咱们60万拍42集,狗屁倒灶,大菊胡同相声队,头发还秃……

不自觉就落了气势。

不过京台现在有钱,什么春晚录像带啊,影视金曲合辑啊,《便衣警察》录像带啊,亚运义演录像带等等,一个音像出版就成了金大腿。

有钱,脑筋也通透,从开播前几天起,京城报纸便纷纷报道

“国内第一部情景喜剧将于本周末播出。”

“《胡同人家》开创国内情景喜剧先河。”

“42集情景喜剧《胡同人家》,将于本周六晚跟大家见面,每天两集。”

炒概念,观众哪知道什么情景喜剧,一看国内第一部,自然有了兴趣。

至于为什么播两集?因为单集时间短,不够看。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短小无力”、“垂死病中惊坐起”、“喝口水就看完了”巴拉巴拉。

书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周六,傍晚。

《京城青年报》报社内,记者于佳佳奋笔疾书,手写速度跟着思路一块狂飙,很快写好了一篇稿子。

这年头媒体行业非常粗糙,记者人数少,信息传播缓慢,所以新闻也少,基本谁逮着谁算。

于佳佳今天没抢着好东西,索性七拼八凑,结合前几天“平安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的消息,写了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发展的文章。

“主任,您看看。”

她拿给部门领导过目,领导仔细检查,见无纰漏便签了字,意思是可以送交编辑部排版。

于佳佳忙活完,回来收拾收拾,准备下班。

睡觉会变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弃子修仙录
弃子修仙录
《弃子修仙录》
飞机123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星辰之尘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求生:从破草屋开始抵御天灾
【全民求生】【天灾】【建造避难所】【囤物资】【种田发育】全民穿越到求生之界,林一凡一觉醒来,便叫自己在四面漏风且脆弱不堪的破草屋里,而各种天灾即将到来。暴雨水灾、严寒雪灾、高温干旱、野兽袭击还有血月临
水漾胭脂
超维术士
超维术士
巫师的地位,在各大陆与泛位面中,超然无上。神秘、智慧、残忍、血腥,俨然是巫师的代名词。但真实的巫师又是什么样的?安格尔在接触巫师世界后,得出一个结论:巫师,是一种用唯心思想明照自我,却用唯物的态度辩证
牧狐
天门神医
天门神医
叶天赐自幼被人抽骨断筋,隐居深山十五年,有朝一日机缘到,龙出大海虎出山!脚踏七星!背负龙纹!且看他只手掀风云!无敌世俗间!
小楼听雨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