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世界:猫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30章 吾有一剑可横江(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0章 吾有一剑可横江

这些粮食,本就是存储起来,等大夏乱的时候,用来收买人心的。

而大夏要防的,不止北地三州,南方百寨也是需要警惕的。

一旦北方打起来,百寨的人,绝对会趁火打劫。往年就算没有战乱,百寨人也没少越境抢掠。

要不是百寨身处十万大山,大夏绝对会优先处理掉这些投机分子,让自己无后顾之忧。

在这时,夏皇桌面上出现出现一份奏折,这是南方百寨边境守将,快马加鞭送进京的。

一条对付百寨的计策,只有八个字。

【竖壁清野,放火烧山!】

既然人攻不进十万大山,那就用火攻,到时候百寨的人就算能躲过连绵大火,他们的粮食也保不住。

面对这种情况,完全不用主动进攻。百寨的人,如果不想在十万大山中饿死烧死,就只能主动出击。

夏皇看到这条计策,一时间有些犹豫了。

不是这计策不好,而是……太歹毒了。

一把火点燃十万大山,百寨的人。还有山中的动物,很可能尸骨无存。

夏皇想了好久,最后提笔写下一个“准”字。

此计虽然歹毒,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强攻百寨会导致大夏军队伤亡惨重,火攻却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把百寨的人逼出来。

既然可以永绝后患,那歹毒就歹毒吧。

事实上,夏皇不知道,这位守将的计策,是一位谋士的献计。

没错,洛荧又跑到南方去了,她并非是要帮大夏除掉百寨这个后患。

而是要把百寨的人,逼出来。

想要让大夏陷入混乱,单是缺粮是不够的,最好有一批人,战乱时在大夏境内搞事。

百寨的人正好合适。

他们其实也不想生活在荒郊野外,就算有寨子庇护,也得面临各种野兽或蛇虫鼠蚁的威胁。

大夏那肥沃平坦的土地,他们觊觎很久了,不然也不会一有机会就起兵入侵。

而且百寨并非国家,他们是多个寨子的联合体,大规模作战他们不会,但分成小队打游击,他们可谓是祖宗。

洛荧计划让他们入侵大夏境内,化整为零,各自选个地方当土匪。

然后等北方战事打起,以大夏的情况,朝廷储备粮支撑不了多久,那他们必然会再次征收粮食。

但这时候,百姓地里种的大多都是棉花,如果还让他们把存粮交出去,这和让他们死没什么区别。

如此,就会有很多百姓为了生存落草为寇。

这些百寨出去的土匪,就可以借机把他们收归麾下。

等时机到的时候,这些土匪联合起来造反,大夏又该如何应对?

镇压?

大夏哪来那么多兵力粮草?既要防备北方大吴,又要和平王开战,如果还分兵镇压乱党,拖都能把大夏拖死。

招安?

可大夏连自己的军队都快养不起了,拿什么来养这群土匪?

这时候,平王壮大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大夏没粮,但平王有啊。

这时候谁还管你谁是皇帝,能让百姓吃饱肚子的才是爹。

不过想要说服百寨的人没那么简单,还没陷入绝境,他们都不会轻易舍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所以,洛荧让阿银易容去献计,让大夏怎么歹毒怎么来。

得到夏皇同意,守将很快就安排好,带人到处放火烧山。

几乎没花什么功夫,火势就蔓延开来,形成滔天火光,将半边天都给映红了。

百寨的人,第一反应是灭火。

但这里是没怎么开发的原始森林,单是地面的枯枝树叶,就有厚厚一层,火势的蔓延速度,根本不是百寨这点人能阻止的,

最关键,他们寨子也是木头和茅草造的,一点火星子落到房顶,就立刻会有熊熊烈火燃起。

看着自己家被烧掉,有人眼睛都红,要冲出去跟大夏军队拼命。

可惜他们无法越过火线,只能眼睁睁等死。

十六夜键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道虚天鼎
万道虚天鼎
陈飞穿越异界,觉醒三瞳灵目,睡了绝美女人,本以为能顺利成为一代天骄,可不曾想,怀中的女人为了学院名额,挖了他的三瞳根骨,废了他的丹田。绝望之下,陈飞只能逃往苏家,成了人人唾弃的瞎眼赘婿。然而,新婚洞房之日,陈飞意外觉醒了万道虚天鼎,同时更是发现,自己的新娘,不简单!
大丙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年代:我在58有块田
关于年代:我在58有块田:肖卫国由21世纪的社畜重生到了过去。在这个干什么都要票的年代。所有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看肖卫国如何带着空间一亩地,自食其力,别人吃窝窝头,我吃红烧肉。别人喝稀粥,我喝佛跳墙。顺带让自己最亲的人,和对自己好的人,吃饱穿暖。尽量在这个年代过的好一点。年代文、空间文、年代日常文(轻微四合院情节)
风中折腰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凡人:打怪升级,我享长生!
一件小背心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漂移
漂移
一名少年走进中学,这本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但....‘深哥,货到了。’一个花朵,却凋零成一个罪人。这时因为什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社会的变革,还是......
仙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