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3章 步入正轨(一)
有了张煌言亲身试毒,其余大臣们也陆陆续续的尝起了面前的可乐和泡面,泡面的味道一般般,大多数吃了几口就没吃下去了,反倒是可乐都喝的干干净净。
一旁看着这些大臣们吃吃喝喝的“罪臣”,脸都绿了,他们之前就是害怕这些玩意儿,所以把自己做的事一五一十的坦白了?
“陛下,这方便……面虽然不是珍馐,但果腹尚可,且外面的东西防水,这时候运到发大水的灾区,正好可以当做赈灾之粮。”
崇祯:“哈哈,这还用你提醒?朕估摸着,鸿司主已经将这些东西送到缺粮的灾区了。”
“那位神武司的司主?老臣恭喜陛下获得如此能人异士,有此人辅佐,我大明江山日后开疆扩土,指日可待!”
“哎……”崇祯倒也想,可是周玉根本不归自己管,“答应了鸿司主的事,也是时候该履行了。今日,也与诸位爱卿好好说一说,这神武司。”
听到神武司三个字,大臣们停下手上的动作,这是他们这段时间以来最关心的事。这个机构除了听陛下提过几次,其他的信息一概不知,神秘的很。
要不是前一段时间,司主从各地王爷、富商“借”粮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也想不到这位神武司的司主这么可怕。他们也不敢和这位司主正面刚,就迂回的在给崇祯上奏折,想要让崇祯对实力强大的司主起疑心,然后卸下他的职位,如果能将他打入天牢,那就更好了。
“这几日诸位爱卿的奏章,朕也仔细的看了。”崇祯毫不客气的揽下朱慈烺的功劳,“看到一些大人对鸿司主有些意见,想来诸位大人可能对神武司有些误会。”
“陛下,在武道发展起来以后,这神武司的权力之大、重要性之高堪比内阁。虽然司主的实力高深,但陛下任用这来历不明的人,臣深感忧虑。”
崇祯冷眼看着这位最先冒头的吏部侍郎,“朕说了,诸位爱卿对神武司有误会。这神武司不是朕建立的,更不是朕可以管辖的。”
说的如此直白,崇祯已经承认神武司是皇权也无法干涉的特殊机构,这也证实了少部分人心中的猜想。
“诸位爱卿上奏的奏章,关于神武司的这些,朕不便插手。”然而不等心怀鬼胎的人松一口气,崇祯又告诉了他们一个噩耗,“不过诸位爱卿的奏章,也是呕心沥血之作,朕也不能无视,便将几位大人的奏章,都交给了鸿司主。想来,鸿司主会给几位爱卿一个满意的回答。”
有几个人一听,脸色立刻就失去了血色,变得苍白无比。
“给、给神武司司主了!?”
“陛下,饶命啊,是微臣猪油蒙了心。”
崇祯:“哎,爱卿说的什么话,朕可没有说要把你们怎么样。只是鸿司主要怎么处理,朕也不能多加干涉。”
把参周玉的奏章,交到周玉手里,然后还让他自己看着处理?
这让所有人想起了一句笑话: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凭那个杀星的性格,自己九族能保住,就算是烧高香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崇祯这次不按套路出牌,反手就把他们全部卖给了司主。
此刻,他们恨不得把自己写奏章的那只手剁掉,怎么就这么手贱,写了这玩意儿?自己写的这是奏章吗?
分明就是在阎王爷的生死簿上挨个写上自己九族的姓名,而且写的时候,自己还特别欢。
没有参周玉的官员们,给了这些脸色惨白的官员一个同情的眼神——你们自求多福吧,兴许会有个全尸也说不定。然后,他们问出了自己更关心的问题。
“陛下,这神武司若是不归陛下、不归大明管辖,是否与理不合?”
“没有什么不合理的,自神武司存在以来,便一直如此。”崇祯“揭开”神武司和武道的神秘面纱,“在很久以前,世间存在很多强大的武者,有的甚至可以毁天灭地,如此强者若是对普通人动手,必然会导致生灵涂炭。于是,这世间便有了神武司,神武司限制天下间的武者,而历代王朝则统御普通人,二者互不干涉,只有每一任继位的帝皇,才可以知晓神武司的存在。”
在周玉编的基础上,崇祯又给神武司添加了一些背景,原本是由张真人等强者“创立”的神武司,在崇祯的描绘下,已经成了一个贯穿历史的神秘组织,它比任何一个世家、朝代还要悠远绵长。
张煌言不明白,“陛下,既然如此,那神武司又为何要现世,并且将武道传授给世间的普通人?”
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一般人如果拥有这超常的力量,不仅不会分享,还会将它藏得死死的,生怕别人发现,从而获得同样的力量。
“张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如今武道衰弱,许多武道传承将要断绝,为了让武道不彻底消失,如今武道界以鸿司主为首的几位强者,一致决定向大明所有的子民传授武道。”崇祯心里暗暗叹气,这域外邪魔的存在,就不告诉你们了,免得吓得你们寝食难安。
礼部尚书率先起身:“司主仁义,陛下洪福齐天,大明可得武道传承,此后这日月之下,皆为我大明之疆土!”
“恭贺陛下!”
百官们齐齐向崇祯道贺,声音响彻太和殿,不过很多人心里却都想着,怎么让家里人搭上周玉的线,混入神武司。
树大好乘凉,而神武司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朕欲要在每一座县城都修建功法石碑,让我大明的子民都有机会学习武道。礼部,此事你们着人去办,最迟三个月,朕要大明每一个县、每一个属州都立起功法石碑。”
礼部的官员齐齐躬身:“臣,遵旨。”
“工部,安排人手,明日开始在京城修建功法石碑,上面镌刻内功心法以及武功招式,之后自有人将功法交到你们手上。”在京城的功法石碑可不仅是为了传播武道,日后更代表着大明的脸面,“这座石碑朕给你们一年的时间,也不给你们什么限制,只有一个要求,怎么好,怎么来!”
工部官员:“遵旨!”
“国子监祭酒、司业听旨,文有私塾,武亦应有武堂,朕令你二人负责在大明各地设立武堂,教导大明子民习武。”
“陛下!不可,儒学乃教化世人、治世之经典,武道怎可与儒学相提并论?”
成谶呓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