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为百姓做事不能提(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百七十八章 为百姓做事不能提

征粮、解粮,原本是朝廷衙署职能。只不过,明代开国初期有着一定的历史特殊性,朱元璋选择了粮长制。

受连年战争影响,许多地方人口数量锐减,大地主所剩不多,土地也变得十分分散,完全依靠地方官来收粮,对县衙来说是一种巨大压力,为了转嫁这种压力,更好完成征粮任务,粮长制便出现了。

粮长的人选很简单,在征粮万石的区域内,谁纳粮最多,排个名次,选择前四名,那你们就是粮长了,然后瓜分区域,各自负责区域的两税收运。

明初的治理,所依靠的并非是大地主,而是中、小地主。

粮长制、里长制的设计与出现,与此时的土地形态,人口分布,经济关系是适应的。

只是粮长手握协助朝廷收运税粮的权力,他们是会借此机会营私,盘剥百姓,中饱私囊。

顾正臣不知道这是老朱的疏忽,还是老朱的妥协。

事实上,粮长制的缺陷不在于粮长收运税粮,而在于缺乏过程监督,缺乏中间环节的补偿,粮长是中小地主,他们不是提款机,一年提两次也就罢了,抗下也就过去了,若是每年提两次,他们自然要想办法收点手续费。

顾正臣的强势让周大禄感觉很不舒服,但又不敢公然与顾正臣作对,此人句容的风头正盛,深得民心。

当然,周大禄也不敢去找老朱辞去粮长,如果老朱深究下来,自己的皮估计也能挂在土地祠里,告状这种事就算了吧。

“县太爷说该怎么做,咱就怎么做。只是若不能一视同仁,呵呵……”

周大禄服软。

顾正臣看向骆韶:“传所有粮长,后日至县衙议事!”

骆韶见顾正臣认真,只好答应下来。

回到县衙。

顾正臣坐在二堂,略是沉思,开始落笔。

张培端来茶碗,看着投入的顾正臣并没说话,只是站在一旁安静地陪护。

直至两个时辰后,天色暗了下来,才收笔吹墨。

“老爷,这是?”

张培好奇地问。

顾正臣将一张张纸叠在一起,肃然道:“今日看粮长淋尖踢斛,还在斛与秤上使了手段,县衙中人习以为常,认为这已是‘约定俗成’之事,大可不必废禁。说起来,粮长之所以肆无忌惮,还是因为县衙在为其背书,县衙牵涉其中。”

“其他府州县如何,我们管不得。但皇帝既然将句容交在我手上,定要整顿。只是仅仅整顿粮长并无作用,还必须整顿县衙胥吏与衙役。这一篇《句容县治,胥吏与衙役的明德与新民之道》,旨在告诉胥吏与衙役,取好处于百姓的路,到此终止,自此之后,他们是为百姓做事之人。”

“为百姓做事?”

张培看着顾正臣,低声说:“这个,不太好吧。”

顾正臣苦涩不已。

据说老朱每日睡得很晚,起得很早,他勤勉政务为的是什么?

是大明江山,是百姓!

老朱痛恨贪污,是为百姓而杀贪官。

老朱是一个真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他许多政策(非全部)都体现出了对百姓的友好。而地方知县,往往被人称之为父母官,地方上的百姓就是知县的孩子,父母为孩子做事,有什么不可?

为百姓做事,这种话在大明,可以去做,但羞于启齿,说出来似乎掉了身份。

“钱谷”、“刑名”、“教化”、“治安”,这些都是知县的职责,除了钱谷纳税是服务于朝廷财政外,哪个不是为了服务于当地百姓的?

刑名是为了百姓是申冤,平息百姓怨恨,教化是为了百姓明礼仪廉耻孝悌,治安是为了百姓有个安稳的日子,不受盗匪侵扰。

这都是写在职责之上的事,缘何就不能宣之于口?

顾正臣又不是喊一嗓子“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只是说一句“为百姓做事”,这都不能说了?

找来周茂、杨亮问了一嗓子,果然,这两个家伙感觉顾正臣得了失心疯,为百姓做事怎么能直接说出来,大家心知肚明就够了,公然说出来,不合适。

老百姓还知道喊一句为草民做主,知县就不能喊一句为百姓做事,这个舆论场着实令人看不穿。直至骆韶说了句:

为百姓做事,那当官为吏的成了什么?

是奴婢。

咱们是官吏,高人一等,不是低人一等,怎么能喊出这样的口号?

顾正臣无奈,为了照顾这群人的感受,大笔一挥,将“为百姓做事”改成了“为百姓谋福祉”,这下所有人不反对了。

为百姓谋福祉,这是父母官应该做的事,是官,是身份,是地位,也体现出了官吏的职责与神圣使命,显得高大上……

就在顾正臣审阅文稿,思考如何对县衙胥吏、衙役进行第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顾诚、胡恒财等人在金陵完成了货物交割。

刘倩儿掀开帘子,看着热闹的景象,连日来的苦闷与哀思终减缓了些许。

顾诚见状,笑着说:“倩儿小姐,用不了多久便会见到顾老夫人与青青小姐,说来青青小姐与你年纪相仿,定能说得来。”

刘倩儿忧愁地说:“听县尊说过,她们都是极好的人,只是我这身份,会不会连累她们……”

对于刘伯钦的死,刘倩儿谈不上对顾正臣的怨恨。

种种铁证,刘伯钦的供词,刘倩儿都知晓,他是死在朝廷律法之下,而非顾正臣手中。

那些罪状,按照朝廷律令,本该男丁充军,女子沦为娼妓,不知县尊用了什么手段,担了多少责,这才保下所有人不受辱。

刘伯钦、刘氏临终之前对顾正臣没有怨恨,甚至两人临终之前,都选择顾正臣托付。孙娘说得很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自己好好活着,而不是心怀怨恨。

只是,刘倩儿不希望自己的活着,再牵累好人。

顾诚连忙说:“倩儿小姐莫要多想,老爷既然安排好了,定不会再有任何问题。”

刘倩儿心微宽。

北门桥,沐府别院。

顾氏、顾青青、陈氏、胡大山等人走了出来,看着马车走近,看着顾诚下了马车,顾氏心头满是欣慰。

刘倩儿下了马车,顾诚还没来得及介绍,顾氏便迎上前,抓住刘倩儿有些冰凉的手,满是心疼地说:“倩儿是吧?你的事正臣哥来信都说明了。从今往后,你就是顾家的女儿……”

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前世,陆九卿为爱下嫁,倾尽全力为出身寒微的丈夫铺路。到最后才发现,他那出身低微的丈夫早已经背叛她。在她为他的吃穿忙忙碌碌的时候,他在望着别的女人。在她为了他的前途着急的时候,他在和别的女人山盟海誓。在
水七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关于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重生1970,李天明前世憋屈了一辈子,这一次,他决定不再让自己受委屈。没过门的媳妇要追求幸福?好走不送!亲爹后妈要赶他出门?求之不得!别人都不看好他,偏偏他最争气
慎思量
婚内越轨!我高嫁京圈前夫急疯了
婚内越轨!我高嫁京圈前夫急疯了
【男主横刀夺爱+男二追妻火葬场+女主不回头+虐渣+双洁】一年婚姻,乔景熙与丈夫形同陌路。一场大火让她看清婚姻真面目。醉酒后睡错了人。该愧疚吗?不!谁让丈夫心底藏着白月光,那人还是她的闺蜜党。乔景熙向来
佚名
出宗门无敌后,师姐跪求我回去
出宗门无敌后,师姐跪求我回去
前世,他身具绝世天资,却受到不公平对待,什么师弟诬陷,师姐厌弃,师傅冷眼相待,真是要多惨就有多惨,最终落个含恨而死的下场。如今重来一世,他绝不再委屈自己,愤而叛出宗门,以绝世天资加入紫霄剑宗,势要和她
佚名
被种媚蛊后,病弱嫡女回府杀疯了
被种媚蛊后,病弱嫡女回府杀疯了
她本是千娇万宠的侯府嫡女,却在八岁时被丢进了疫区魔窟任由官兵凌虐。她的母亲,昔日骄傲的太傅之女,被拉去给虐待癖小国公配了冥婚,屈辱惨死。这都拜她的爹爹和姨娘们所赐,这些胸无点墨却想不劳而获的男渣女渣,
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