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章 三界
这名男子矗立良久,随后从落地窗后离开,坐到了沙发上,将右手的手机换到左手,随后解锁屏幕,
屏幕之上的软件图标寥寥无几,在风婴之后,首先保障的便是生产,而网络等附加设备则是在近几年逐渐恢复,因此也只有主要的几个交互平台率先恢复正常运行。
男子打开其中一个图标,随后显示微博的logo,进到首页后,信息一栏正在闪烁,显然是有人给自己发了信息,
男子点开,备注为李达发来的内容映入眼帘,
‘十一哥,我按照你给我交代的,将三界论简化后的版本发在了网上,并且还买了热搜,大不大火我不知道,但是肯定能在一些人心中留下印象’
看着眼前的文字,陈十一思考了一会,随后点开输入框,回复道,
‘兄弟,麻烦你了,只要能让一些人有点记忆就行了,改天请你吃饭。’
很快,陈十一便收到了回复,
‘应该的,十一哥,以前承蒙你照顾,我家才得以度过风婴,这点小事何足挂齿,十一哥,如果哪天你有空来浙都,一定要给我说。’
‘好的,兄弟’
一会,陈十一便看见李达发来一个表情,
‘(﹡o﹡)’
于是陈十一回了一个,
‘^_^’
陈十一接下来关掉了聊天框,切换到首页,榜一正挂着
【惊!著名科学家陈十一发表近神学论】
不禁笑了笑,李达起的这个标题确实够吸引眼球的,
他并没有马上点开这个词条,而是看了看榜单上的其它词条,
【李星宇向黄美求婚】
【乐傅称自己为最强舞王】
各种娱乐词条闪烁其间,丝毫不见百废待兴的颓态,仿佛那一场风婴并不存在,
陈十一并不感到意外,当人们受到重大刺激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不去想,不去回忆,仿佛那件事就未发生。
因此,如今的娱乐新闻较风婴之前更加尘嚣日上,
对此,陈十一再次感受到李达的专业,以科学家发表了神学论为噱头,既符合了现在人们的口味,也能吸引更多的流量。
至于是否曲解了自己的三界论,陈十一并不重视,
若是年轻时候的陈十一,绝不允许严谨的科学被戏作,而是以原原本本的内容被所有的人真正认同。
但现在的他则是认为,和而不同,才是这世界真正运行的方式。
随后渐渐滑回原来的画面,他把指尖停留在【惊!著名科学家陈十一发表近神学论】上,顿了顿,随后点开了这个词条。
一篇文段,跃入眼帘:
大家好,
本人李达,追逐在科研界的猎犬,平时的工作就是将枯燥的科技细嚼慢咽之后呈现给大家。
近日,科研界可谓掉下了一枚深水炸弹,
科学家陈十一,或许在座的各位并不了解,毕竟一直以来,人们便很少关注科学界的名人,但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对陈十一应该并不陌生,
年仅五十多岁,便已经在科学界有所建树,阿喀琉斯之盾合金的参与设计者,虽然在风婴来临之时,我们抛弃了阿喀琉斯之盾,转到内陆,
但不能否认阿喀琉斯之盾对浪潮的抵御作用,若是没有阿喀琉斯之盾,人类的损伤或许会更大。
并且陈十一还是华夏科学院曾经首席之一王林院士的高徒,
在这种种光环照耀下,任谁都觉得他将会是科学界的一颗新星,
但世事并不绝对,
今天我将解读的就是他近日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宇宙》的三界论,这篇三界论在如今的科学界可是炸了锅,而且据小道消息,目前陈十一已经被科学院停职!
好了 多余的话,我就不多加赘述了,接下来就由我李达用白话文讲解这篇饱受科研领域争议的理论:
在十一学者的设定中,世界好比一个‘湖’,这里的世界不止是我们的宇宙,而是泛指一切,十一学者认为存在着许多宇宙,
而我们,注意,这里的我们代表了我们所处的宇宙,就相当于‘湖’中停留在某一层的物质,
同时这个‘湖’也和真正的湖一般,决定‘湖’中所处位置的是‘湖’中物质的密度,
而我们的宇宙依据其自身密度,停留在这片‘湖’的某一层区域,这个密度和我们平时所知的密度不一样,这是世界整体的密度,
在这里,十一学者认为,世界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区间里是恒定的,因为我们的宇宙整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就代表着,其内物质总量不变,
虽然此前研究宇宙应该是在扩大的,但由于宇宙自身的体积近乎无穷,且进展地十分缓慢,于是在短期内,宇宙整体质量一定,体积不变,那么用宇宙的质量除以其体积,得出的密度是一个短暂的恒定密度,为了便于分辨,十一学者称其为界度。
我们的宇宙因为其恒定的界度,短暂停留于这片‘湖’的某一层位置。
‘湖’很大,这种大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大,在我们的宇宙周围,有着许多相同界度的宇宙,
于是十一学者把这层区域统称为生灵界,
不过我们的宇宙虽然对于庞大的‘湖’来说,界度是恒定的,但内部的物体密度却是在不断变化的,
当我们宇宙中的某个物质密度不断增加或减少,超过界度一定阈值,则会掉出我们的宇宙,落入‘湖’中,或浮,或沉,
最终到达它自身密度适合的区间,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有些小伙伴已经看不懂了,但请原谅,我已经尽可能地用白话文给大家描述了,接下来我们继续。
于是在这里引出了三界论中一个重要的名词,相对密度恒定:每个宇宙相对于整片湖来说,界度不变,但各宇宙内的各种物质密度却在不同的,就像我们的宇宙,虽然整体质量除以密度是一个恒定值,但内部的石头,树木,它们的密度肯定是不同的。
大家先消化消化,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第二个重要名词的引入。
众所周知,人们都认为黑洞之所以能吸收万物,是因为其无比庞大的质量自带的引力,
但十一学者则认为,在恒星转化为黑洞之前和黑洞之后,
它自身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既然质量没有改变,那么其自身的引力也不应该发生改变,
如果引力都没有变化,为什么转化成黑洞之后,能将周遭物质牵引?
因此十一学者大胆猜想,
只能是因为其它因素使黑洞产生了巨大无比的牵引力,
黯淡星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