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8 遍观郡北(下)(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8 遍观郡北(下)

补上五月二十四号的。

——

荀贞穿越以来最大的幸运就是拜了荀衢为师。在荀衢门下十来年,他不仅学文习剑,并且还常能听到一些国朝典故、四方逸闻、名士故事。这个发生在汝南郡的故事,就是他在五六年前听到的。

小任注意到了他的异常,问道:“荀君,为何色变?”

“这里监门最后说的那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什么事?”

“你们可知贾伟节么?”

宣康说道:“可是被天下人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的贾伟节么?”

“正是。”

“我知道他。他是本郡定陵人,共有兄弟三人,并有高名,以他最优,故天下人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荀君,你为何提他?和那里监门最后说的那句话有关系么?”

“贾伟节当年与我族父六龙先生共师事许县太丘公,齐名郡中。因此,我家对他比较熟悉。多年前,我听我仲兄讲过一件他在任汝南郡新息长时做过的事儿。”

“新息?”

“对,新息。我听我仲兄讲,这个县不大,比颍阴要小得多,辖内治民不足万户。先朝桓帝年间,贾公被派来此地当县长。到任后,他发现了一件事。”

“什么事儿?”

“县内民户多不养子。”

“不养子?”小任笑道,“这算什么事儿?咱们西乡也有生子不举的啊。俗云:‘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荀君,你知道我是哪月哪天生的么?我就是五月五日生的。若非我阿翁救我,我生下来那天就被溺死了。”

不养五月五日生的孩子是从前秦时就有的陋俗。小任要是不说,荀贞还真不知道他是生在这一天的。他摇了摇头,说道:“不举五月五日生子固为陋俗,但新息县的百姓却不仅仅是不举五月五日生的孩子,而是生子即杀。新息虽小,亦有民户数千,年生子数百。一年杀数百婴儿,十年杀数千婴儿。贾公微服私行,行县各乡,常见田边沟渠中有婴儿尸,惨状不可言。”

宣康想了想,说道:“百姓杀子不举是因为家贫么?我从我族父读书时,记曾闻我族父言,说孝顺皇帝年间,宗庆为长沙太守,人多以乏衣食,产子不养。宗庆责让县乡父老,禁民杀子,一年内活子三千余,这些被他救下的孩子都以‘庆’为名。……,新息县的百姓杀子也是因为贫困么?”

“是啊。‘虎毒不食子’。虎尚如此,况且人乎?里谚俗云:‘孤犊触乳,骄子骂娘’。十月怀胎,生子不易,疼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只听说过有不孝的子女,未曾闻过有不是的父母,而因贫困,新息县的百姓却生子不养,亲手杀之,人间惨事莫过於此!贾公因严设制度,令:杀子与杀人同罪。数年间,救了千数婴孩。人们都说:这些孩子是因为贾父才活下来了,生男皆名为‘贾子’,生女皆名为‘贾女’。”

小任说道:“适才那里监门最后言道:‘百姓因为交不起口算,连孩子都不……’。荀君怀疑他想说的是:连孩子都不举?”

荀贞点点头,见塾门依然关着,他沉吟片刻,说道:“这里监门既不肯把话说完,那就算咱们再去问他,估计也问不出什么来了。”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他转脸看了会儿,对小任说道,“小任,孩子们没什么顾忌,童言无忌。你去哄哄他们,看能不能问出些什么来。……,叔业,咱俩去地里田间转转,去瞧瞧那座庄园。”

小任、宣康应诺。

三人将车停放路边,把坐骑栓到树上,分成两路各去。

小任带了几块干粮饼子,打算以此为饵,逗引孩童说话。

荀贞褰衣蹑足,小心翼翼地步入田间垄上,时刻看着脚下,以免踩到麦苗。宣康随在他的身后。两人行出数里,渐渐地接近了那处庄园。

庄园坐落在田野中,与“解里”遥相对望,占地甚广,估摸得有数百亩,四周环以沟渎、垣墙,沟渎上架设了一座木桥,供人出入。沟深垒高,墙上望楼高耸,如个小型城池似的。墙上、门外都有携弓持矛的宾客守卫。

宣康说道:“这庄子真是不小,比咱们西乡高家、费家的庄子要大得多。瞧它这里边除了菜地、桑园、麦稻田,少说也能再住下几百口人。刚才忘了问问那个里监门,也不知这庄子的主家是谁?”

庄外良田沃野,许多赤膊的农人劳作其间。守庄的宾客瞧见了他俩,看了几眼。为不惊动他们,荀贞停下了脚步,招呼垄边的一个老农,笑道:“在忙呢?”

老农五十来岁、满脸皱纹,大约觉得他二人气质不凡,不似俗人,丢下木锄,拘束答道:“是。”问他俩,“两位贵人是来庄中赴宴的么?”

宣康问道:“赴宴?”

“两位贵人不是来给庄主祝寿的?”

“今天是庄主的生辰么?”

“是呀。庄主请了很多人,听说县君、丞、尉也要来呢。……,两位贵人既然不是来给庄主祝寿,那是来做什么?”

“噢,我们是阳翟人,去京师求学的。路经贵地,因见此庄高大雄壮,故近前观看。……敢问老丈,可是庄中之人么?”

老者听他们是去洛阳求学的,略放松了表情,但出於对读书人的敬重,还是颇为有礼,说道:“远近十几个里,差不多半个乡的乡民都是庄主的宾客、徒附。老儿一家六口,妻、子、女、孙也全都服役庄中。”

宣康咋舌说道:“十几个里,半个乡的乡民?那贵庄庄主家中岂不是得有徒附数百近千?”他没有出过远门,不知现今天下役使徒附、宾客数百的地主比比皆是,还以为全天下都应和西乡差不多,因而吃惊。——西乡虽也有几个大姓豪族,但高家主要是经商致富,费家发家较晚,根基尚浅,已被诛灭的第三氏专以游侠为业,谢家耕读传家,能被列入曾经的“乡中四姓”更多的是因为“读”,而不是因为“地”,所以没有一个像眼前此庄的庄主一样有这么多的宾客、徒附。

老农笑道:“数百近千算得什么?我阳城有一人,世为冶家,前几年又当了铁官长,富贵郡中,广有良田,徒附何止数千!县人呼其为:‘富比千乘沈伯春’。”

荀贞说道:“老丈说的此人可是姓沈名驯么?”

“贵人也知他?”

“久闻其名。”

颍川郡内只有阳城有铁,早在前汉时,此地便置有铁官。本朝和帝初年“罢盐铁之禁”,不再实行盐铁专卖的制度,於是,在官办的铁官之外,此地便又出现了一些私营的冶铁作坊,沈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几年前,这个沈驯又被郡府辟除为铁官长,既私营,又管官营,几乎垄断了整个颍川郡的出铁,家财巨万。若把颍川郡的大姓豪族分为士族和商贾两类,这个沈驯就是商贾中的首领。荀贞当然知道此人。

宣康说道:“‘富比千乘沈伯春’?这人我也知道。可我听说,他不是私铸冶铁的么?何时当上了铁官长?”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权力巅峰之宦海浮沉
权力巅峰之宦海浮沉
在错综复杂的官场江湖里,官梯共设十阶,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留下深刻足迹! 想混出个名堂,你得心里装着老百姓,为他们谋福利才是正道。 身为官员,责任心、良心缺一不可,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瞧那位初出茅庐的小透明,如何在尔虞我诈中玩转官场,一步步逆袭成大佬,扶摇直上,直冲云霄九万里!
佚名
让我当傀儡皇帝?我直升陆地神仙
让我当傀儡皇帝?我直升陆地神仙
秦天穿越武道世界,成为大乾王朝废物六皇子,不被重视。 本想做个逍遥王爷,却没想到老皇帝假死脱身,并下旨传位于他。 如今的大乾内忧外患,地方宗门林立,不尊朝廷法令,朝堂更是由世家大族牢牢把持着。 这摆明是让他当傀儡,助长世家和宗门的野心,老皇帝好坐收渔翁之利。 幸好秦天觉醒签到系统,开局便奖励陆地神仙修为! 大皇子是武道大宗师?只手镇压! 二皇子勾结世家,包围皇城?三千玄甲军疯狂屠戮! 三皇子联合
一柄长戈
拋彩招爹,龙凤萌宝带大佬躺赢
拋彩招爹,龙凤萌宝带大佬躺赢
龙凤宝宝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爹,自己娘也顾不上,他们想出一个抛彩招爹的妙(损)招。然而,两个宝宝却对爹爹的人选发生了分歧。男宝宝选了气势迫人的皇帝,女宝宝选了欢脱纨绔的小将军。从此三岁萌宝玩转大渝国军政商三界。“女人,你竟然让我的一双儿女认别人做爹!还认两个?”某国师抓了四年多终于抓到人,却一见面就被气得破了功。咦,说好的孩子亲爹翩然若谪仙呢?燕微雨手托下巴,陷入了沉思。
我的翛然宝贝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一觉醒来,发现竟然穿越到了贞观十五年,还成了太子? 更神奇的是,老爹李世民居然提前“领盒饭”了? 这不就意味着皇位直接到手,美滋滋~ 哼,想跟我抢皇位?先尝尝我三大营的厉害! 可谁能想到,这一切竟是老爹布的局,就为了试探谁才是真龙天子。 然而,“穿越者”岂会坐以待毙,看我带着大军挺进长安,肃清世家,再搞一波大改革,扬帆出海! 就在李世民震惊于儿子的疯狂举动时,却猛然发现:这大唐,咋这么强了呢?哦
佚名
被关女子监狱三年,我修炼成仙了
被关女子监狱三年,我修炼成仙了
林默奉师尊之命,镇守关押无数狂徒的黑狱三年。岂不料,三年期满,出狱当天,女战神来此竟强势退婚……
一只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