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33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四)(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33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四)

姚昇在襄国县,想见得等到明天了,今晚却得先在苏人亭投宿一夜。

入了苏人亭的亭部,夜色笼罩大地。

一阵凉风吹来,道边树木飒飒作响。荀贞仰视夜空,左右望夜下的田野、近水和远山,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个轮廓,四野无声。落叶随风飘零,有的落於地上,有的落到夜行的诸人衣上、马上,不胜萧瑟。行於空旷的道上,荀贞不觉想起了少年时代,他初来这个年代时,因为陌生,忐忑不安,夜常难寐,经常披衣出室,在院中的树下风露立中宵,而每当这时,唐儿就会出现在他的身边,软言温语,虽然心事难以诉说给她听,却也给了他很大的安慰。

他转首笑对荀攸说道:“公达,夜深人静,秋风吹叶之声入耳。我记得小时候,你总喜欢在夜半悄听风叶响动,还问过我仲兄,问这是否便是‘天籁’。……,现在还喜欢听么?”

荀攸笑了起来,说道:“白昼喧闹,唯夜能静,於静夜中听风吹叶响,宛如清啸,能安人心神者,莫过於此!”叹了口气,说道,“只是如今年长,很少能再有年少时的清闲了!”

荀贞心道:“这就是成长的烦恼吧。”

他前世如荀攸这个年龄时也曾发过类似的感慨,回忆美好的童年,可却不得不担负起责任,面对成年后的人生。荀攸固是人杰,聪慧机智,可他也是一个人,人的种种情感他也是有的,尤其他年少失怙,在细腻敏感这上边有时比常人更要强烈,只是他能够克制,不常外露。

邯郸荣、宣康等听他俩说少年时的趣事。

邯郸荣只是带笑听,宣康少不了要想上一想:“要是年少时便能与荀君相识,那该有多好!”

策马踏夜色前行,苏人亭越来越近。警惕地行在最前的左伯侯、原中卿两人各按剑,注意道上、田边的动静。又一阵凉风吹来,宣康“呀”了一声,以手抚额,说道:“下雨了么?”适才有一滴水落在了他的额头上。话音未落,瑟瑟的秋风里一点一滴的秋雨从夜空洒落。

赵国境内有四条较大的河水,西边山里气温低,泉、溪不少,又东有巨鹿郡的大陆泽,南有魏郡的鸡泽,平日雨水充沛,每个月都要下雨,少则两三场,多则连着半个月阴雨绵绵。

荀贞是较为喜欢下雨天的。

他抬起脸,伸出手,感受落下的雨滴。秋风凉,秋雨凉,雨点接连跌落在他的脸上、手上,顿觉清凉浸透。雨水来得快,很快就从一点一滴变成了连线落,打在道上、野上、树上,响声一片,马蹄声混入其内,越觉清脆。山、水、田野,道树高耸,这夜下的雨幕给人以幽远之感。他笑道:“好一场急雨!诸君,苏人亭不远了,我等骑快一点,也好能少受一点雨淋。”

前边的左伯侯忽勒马抽剑,叫道:“何人也?”

从卫在后头的典韦闻声,立刻驱马前冲,拿出铁戟,挺护到荀贞身侧。原中卿反应稍慢,却也及时地转马向后,护卫到荀贞的左近,抽刀防备。邯郸荣、荀攸、宣康亦先后勒住马,抽出佩剑,把荀贞护在当中。荀贞从容不迫,缓勒停马,按刀顾视。

夜雨中,五六个帻巾短衣的年轻人从路边两侧的田野上站起身,俱拿兵器在手,有两个拿的是弓弩,远远地对准了荀贞等人,余下的拿的皆是刀剑。一个执刀之人从野上来到路上,立在荀贞诸人前头十余步外,警觉地打量着荀贞等人,开口问道:“尔等是什么人?”

左伯侯、原中卿这两个荀贞的近卫:左伯侯性格沉稳,话不多;原中卿性急话多。

左伯侯没有搭理这人,只瞥了他眼,便把注意力放到了田野上远处的那两个弓弩手身上,握着剑盘算,如果打起来,他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掉这两个威胁性最强的敌人。

原中卿紧握环刀,反口问道:“尔等是什么人?夜里藏在道边,莫不是贼子么?”

邯郸荣低声说道:“荀君,这几人都是本地口音,他们人虽不多,只四五人,然瞧其所带兵械,刀剑弩弓齐备,不像寻常的盗贼。”

他们这两天路见过好几拨目露凶光的青壮流民,这几人是本地口音,首先就排除了他们不会是外地的流民。本朝对兵械的管理虽很松散,允许吏民佩刀带剑,可弩弓这类兵器却也不是常人能搞到、买得起的,对面这伙人人数虽少,却不但有两件弩弓,而且分工明确,有近距离的刀剑、有远距离的弓弩,而且当截住路后,除了一人上前问话,余下的均散於田野上,隐隐形成对荀贞等人的包围,这般举动动态,如循兵法从事,确也不像寻常的盗贼。

对面那人嘿然笑道:“你这瘦子的口音不是我赵国人,我看尔等才是贼子!尔等从何来,何处人,可有过所文书?如有,拿来给我看看;如无,就休怪我等不客气了!”随着他说话,田野上持弓弩的两人搭箭开弦,另两个持刀剑的猫腰挺刀,作势冲出,跃跃欲试。

“过所文书”就是“传”,是由当地县寺给出外远行的吏民开具的“路证”。

荀攸轻声说道:“问我等要过所文书?荀君,这伙人确不似盗贼,莫不是此亭的亭卒?”

荀贞当过繁阳亭长,对亭部的职责了然於胸,非常熟悉,亭部的主要职责就是保境,维持境内的治安。通常而言,这几个人既然问他们要过所文书,那就应该是本亭的亭卒了,可现今大乱刚过,地方不宁,盗贼群起,很多的亭部形同虚设,极少有晚上还敢派人出去巡逻警戒的,他们这一路走来,这却是头一个碰到亭部里有人拦路要“传”的。

他心道:“是亭卒,还是盗贼伪装?”徐徐笑道,“足下好耳力,我等确是外地人,不过早就迁居邯郸了,此番却是去柏人县访友的。”令宣康,“拿过所文书给这位壮士看看。”借宣康取文书之际,问拦路这人,“敢问足下,可是贵亭的亭长么?”

这人没接腔,盯着宣康拿出过所文书,叫他送过来。

荀贞咳嗽了声,宣康知荀贞意思,下了马,一手提剑,一手拿着文书,朝前走了几步,在离这人尚有四五步时停了下来,把文书丢过去,随即快步倒退回原中卿、典韦身后,重又上马。

拦路之人与荀贞等均不知对方底细,彼此如临大敌。

雨落沙沙,荀贞等人的衣衫已被打透,风吹来,遍体生寒。对面的这人盯着荀贞等,小心翼翼地提刀上前捡起过所文书,虽有夜雨,凑到近处,勉强能看清字。

荀贞瞧着他这般小心的模样,再转盼田野上警惕十足的余人,他久经沙场,实未把这数人放在眼里,在这个时刻还有功夫慨叹,心道:“行人弓箭各在腰,路上相逢如遇敌。唉,乱世气象也。”

对面这人连着看了几遍过所文书,经过再三确定,判断出此书是真,收起了佩刀,笑道:“原来足下是颍川许县人,足下姓陈,不知与太丘公怎么称呼?”

太丘公便是陈寔了。荀贞的这个过所文书是在出行前请邯郸县令开具的,为免得引起沿路吏员的注意,失了微服私行的本意,故此冒用了他妻家许县陈氏的姓。

听得这人询问他与陈寔的关系,他讶然心道:“一个冀州野亭之人也知我州太丘公之名?”答道,“太丘公乃在下族祖。”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当替身后,总裁夫人追悔莫及
不当替身后,总裁夫人追悔莫及
【都市日常】【追夫火葬场】 陆明绪当了沈家三年的赘婿,也当了沈楠悠三年的舔狗。 他以为只要自己温柔体贴,就能捂热她的心,直到她的白月光回来,他才明白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替身。 他不吵不闹,决定体面退出,因为他只能活三个月。 可是当他要重新开始新生活时,她忽然发了疯地找上来了。 她红着眼睛抱着他,嗓音沙哑:“明绪,求你爱我。”
福宝
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
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
周通被师弟陷害,被师尊和师姐误会,怒而脱离宗门,转头加入了新势力! 这一刻,他打开了美好世界的大门。 妖娆霸道的小妖女总想着进攻,让周通臣服在她的魅力之下。 二师妹剑道绝顶,大字不识一箩筐,情书却写的贼溜。 三师妹是个财迷,却愿意让周通帮她保管小金库。 看着周通的宗门蒸蒸日上,周通以前的师尊师姐都哭着后悔了。 “乖徒儿,为师知错了,回到我身边吧,我愿意付出一切来补偿你。” “是啊师弟
尊者朽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沈桑宁和继妹双双重生。前世,沈桑宁被继妹换亲,嫁了纨绔,继妹兴高采烈地成了世子夫人。可最终,世子早亡,反而纨绔浪子回头成了战神。重来一次,这回继妹要嫁纨绔,却不知前世沈桑宁私下苦心经营,才让纨绔功成名就。沈桑宁冷眼看继妹跳入火坑,自己嫁给了高冷孤傲的世子爷。这次,她不仅要做好当家主母,还要在短命夫君离世前生下小世子。奈何世子心里只有江山,日日禁欲,沈桑宁只好想尽一切办法靠近他、引诱他……【甜宠双
沙拉薯条
综影视:炮灰的丫鬟们
综影视:炮灰的丫鬟们
那些或恶毒或愚蠢的丫鬟们(这本三观很歪很恶毒,介意慎入) 如懿传 素练(已完结) 甄嬛传 桑儿(已完结) 知否 周雪娘(已完结) 刚正不阿苏培盛(已完结) 回头是岸的王钦(已完结) 宫心计 钱飞燕(已完结)很烂很敷衍 甄嬛传 颂芝(已完结) 还珠格格 容嬷嬷(已完结) 如懿传 阿箬(已完结) 甄嬛传 翠果 如懿传 星璇 甄嬛传 崔槿汐 魅力无边进忠 曾是奴婢乌雅氏 如懿传 贞淑 甄嬛传 剪秋 太
吾生何拙
娶平妻?和离后我入主中宫
娶平妻?和离后我入主中宫
自成婚后,江熹只有在掀开盖头时,才见过她夫君章淮一面。 此后章淮在边关,她就带着陪嫁,在章家苦苦支撑一大家子等了三年。 好不容易等到他乘胜归来,却见他领回一个怀着子嗣的女人。 “熹娘,这是我在边关娶的夫人柳娇,我欲把她抬为平妻,待她生产后便办婚宴,今后与你平起平坐。” 都知道江熹是将军府遗孤,自幼被太后姑母养着,是京中出了名的端庄贤淑。 也正因为她太过端庄显得无趣,章淮娶她时并不情愿,他笃定了江
阿朱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