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20 血雨腥风洛阳城(下)(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20 血雨腥风洛阳城(下)

事实上,对何进来说,现在的朝中、宫中局面对他是最有利的。

首先,拥立董侯刘协为天子的主要策划者、实行者蹇硕和董重已经先后死掉了,那么威胁他“大将军”地位的外患就减轻了很多,他的地位得到了稳固。

其次,士人的势力因为此次政斗而提升上去了,宫内虽然死了一些重量级的宦官,可张让、赵忠等常侍们的势力却依然不小,士人和宦官为了自身的利益都需要争取他的支持,那么作为士人与宦官共同的争取对象,他大可以左右逢源、两边平衡。

地位既得到了稳固,又可左右逢源、两边平衡,目前之局显然对何进是最有利的。

如果听从了袁绍的话,把张让、赵忠等宦官也除掉?对士人来说,这当然是最好的情况了,他们从此不再有政治上的敌人,可对何进来说呢?何进不是士人,即使能够得到丁原、董卓这些武人的支持,凭他自己和这些无有根基、无有名望的武人能够与庞大的士人阶层对抗么?他能够压制得住袁隗等士人的公卿、重臣么?他压制不住。

如此一来,岂不是把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给了袁隗、袁绍等人?

何进怎能不迟疑!

这份迟疑,连带着让荀贞也受到了“损害”。

荀攸在这道消息的末尾写道:“司隶私与吾言:‘君侯清名高重,欲暂以执金吾相屈,如不可得,乃为羽林’,因数进言大将军,请赦君侯罪,征拜君侯入朝。大将军意似踌躇。”

执金吾虽非九卿,而秩同九卿,亦是中二千石,袁绍欲为荀贞谋取此职,却绝非“相屈”。实话说,要非荀贞有过此前的“诛捕邺赵”之举,以他的资历,远未够格去当这个执金吾。

“羽林”指的是羽林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与虎贲中郎将的俸秩相同,俱为比二千石,两者的掌责也相同,俱掌宿卫侍从,所属的机构也相同,都是光禄勋的属吏。

执金吾与羽林中郎将这两个职位看似风牛马不相及,一个中二千石,一个比二千石,却有一个共同点,即是:皆握有兵权。执金吾下辖有缇骑二百,羽林中郎将下辖有羽林郎数百。

袁绍的意图很明确。

现如今他是司隶校尉,掌住了京畿的雄权,他从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曹操和淳於琼等为西园校尉、何顒是北军中候、与他一党的伍琼现为城门校尉,分别握住了虎贲、西园、北军五营和城门驻军这几支京都的戍卫力量,如能再把“名望高远、知兵善战”的荀贞征拜入朝,为执金吾也好,为羽林中郎将也罢,势必都能使他再多掌握一支京都戍卫军的力量。

至於执金吾、羽林中郎将的下辖兵力不多,这个不重要。

荀贞有义从,他一旦入京,势必不会孤身,即使不能带太多义从从行,带个二百、三百,加上执金吾、羽林中郎将的下属吏卒,也是一支不小的兵力。

而且最妙的是,荀贞有“诛捕邺赵”的事迹,现如今名望够高够大,他入京后,除了可使袁绍多握一支兵权,而且还可以为袁绍举旗呐喊、扩聚声势,同时亦可借此来逼何进下诛宦的决心。

却奈何袁绍所算虽精,何进却亦不傻,不管袁绍怎么说现今荀贞“名高望重”,就是不肯松口允可袁绍之请。

看完了荀攸送来的这第五道消息,荀贞将之出示给程嘉、孙坚。

程嘉、孙坚传看消息的空儿,荀贞心中想道:“初闻灵帝驾崩、洛阳政乱之时,我虽不欲马上进京,却亦有‘坐待时变、以定是否上洛’之意,而今看来,这洛阳却是不能去了。”

荀贞虽然不知“历史的细节”,可结合他所知的“历史进程”,却也看出何进死在临头了。

如上所述,蹇硕、董重一死,士人下一个想除掉的目标就是张让、赵忠等宦官。

在这个时候,何进犹豫了,从他个人本身来看,他的这个犹豫是对的,因为不除张让、赵忠对他有利,可从整个形势的发展来看,他的这个犹豫却是错的。

袁绍蛰伏多年,终等到诛宦的良机,现而今,上有袁隗为太傅、参录尚书事,中有他为司隶校尉、雄视京畿,下有袁术等各居京都要害、握掌兵权,在这个时候,何进就算犹豫、赵忠等宦官就算想向何进妥协,袁绍能答应么?他绝对不答应,何进不干,他自己也会干!

以当前洛都之局势而言,对何进来说,诛宦这件事已经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可何进在这个时候却迟疑不决。

迟疑不决的结果就是:他不但不能在士人与宦官这两大集团中左右逢源,反而会成为这两大集团生死相争的牺牲品。

也就是说,他要么败在士人之手,要么败在宦官之手。

以荀贞之所知,何进最后是被宦官们给杀掉了。

何进是何时死的?荀贞不知道。可从洛阳眼下的局势发展情况上,他却完全可以推出结论:何进离他死在宦官之手的这个结局已然是为时不远了。

那么,在这个时刻,荀贞干嘛还要去洛阳?

他还不如立刻返回颍阴,等待何进、袁绍檄书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

荀贞心道:“何进虽亲士人而实忌惮,纵便我飞书与他,他也肯定不会听我之言,何进之死已不可挽回。尽管阻止不了何进死,但是……,但是不知能否改掉董卓横行洛阳的结局?”

荀贞穿越到这个时代很久了,之前他人微言轻、无权无势,不敢有“改变时代”的奢想,那太不现实了,可他现在算是有了名,也有了点势,虽然不多、但已经具备一点改变时局的能力了,他的想法当然也就会随之改变,想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稍微改变一下历史本来的进程,比如“士人与宦官两大集团恶斗、却便宜了董卓”这个结局,他就想改掉。

对后来的三国争雄之世,荀贞是颇为神往的,可三国乱世,书上看到的是群雄逐鹿、谋士斗智、将星璀璨,现实中却是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十室九空,“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如能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把时局扭转,以使百姓不再受那战乱之苦害,又为何不为呢?

如能做到,他绝不惜力。

可能不能做到?

他做不到,因为汉室腐朽已久,大厦将倾,谁也支撑不住,谁也改变不了。

改变不了天下将分崩离析、陷入战乱的局面,那么,退而求其次,能不能把董卓独握朝权这件事给改掉?

老实说,他也没有把握。

要想改变董卓独握朝权、横行洛阳的结局,最好的办法是当然是不让他进京,可这一点,荀贞改变不了。何进正是因为担忧士人一支独大,所以才召延武人为爪牙、外援,进而召董卓入京的,试问,做为士人一员的荀贞又如何能劝阻得了何进召董卓入京?

他劝阻不了。

改变不了这件事,又该怎么改变董卓握洛阳大权的结果?

荀贞思来想去,只有和董卓比进京的速度。

如能赶在董卓进京前,带兵抢先入京,与袁绍、曹操等合兵一处,那么就算董卓来了,料来亦无忧也,——董卓只是个武人,在天下没有什么德望、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虽说他后来有独握洛阳权柄的一刻,但那只是机缘凑巧,士人与宦官两大集团两败俱伤,让他捡了个便宜,他刚好又“野心勃勃”,这才从而导致了后来的洛阳大乱,正常情况下,他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即便眼下颇欲借重董卓的何进,所看重的也只是董卓的兵马,而非是董卓本人。

如果能把“董卓独握朝权、横行洛阳”这件事给改变掉,那么即使仍然改变不了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却至少可以使洛阳的百姓少受一点苦害、使洛阳避免被火烧一空的结局了。

既已看出何进命悬旦夕,想来不日何进、袁绍就会召四方豪杰带兵入京,为了能赶在董卓前入京,荀贞需得及早准备,长沙临湘是不能继续待下去了。

他等孙坚、程嘉看完这道消息,对孙坚说道:“文台,我欲返乡。”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剑吞鸿
一剑吞鸿
风萧水寒天朝月,汉家风骨义当先。暮雪朝霜英雄气,历净天华成江山。 这天下!江湖有侠气,庙堂存仁义。百姓知冷暖,君臣死社稷。 从来没有一个人的江湖,且看一穷二白的人儿们,圈一盛机巧、提两腔虎胆、携三分执念,演绎出一甲子江山风流。 这是两座没有主角儿的江湖,本故事纯属虚构,部分人物以史为骨、推敲升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祝阅读愉快。
曹家大官人
我的忍道就是花里胡哨
我的忍道就是花里胡哨
关于我的忍道就是花里胡哨:【史上第一本,火影同人的同人小说】穿越忍界,却意外变成日向花火。而且……他(她)所处的忍界,竟然不是一般的忍界!!这个世界居然有其他的穿越者?本书别名:《我的火影直播间》、《火影同人大穿越》、《我的系统会拷贝》、《开局成为日向二小姐》……暂定世界:《我在火影开直播》,《忍者招募大师》……
雷遁R骑琳
换师尊后她转修无情道,全宗门跪了
换师尊后她转修无情道,全宗门跪了
谢琉音自小就知道,她比不过妹妹谢明珠。 爹娘喜欢谢明珠,将她这个大女儿弃如敝帚; 师尊喜欢谢明珠,把她这个唯一的徒弟视作无物; 宗内同门喜欢谢明珠,反过来斥责她这个姐姐斤斤计较。 这一切,谢琉音都忍下了…… 直到她最为在意的师尊一剑刺破她的丹田、剜出她的金丹,谢琉音才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给谢明珠补全灵体的工具罢了! 再一睁眼,谢琉音回到了拜师之前…… 谁知,谢明珠也重生了,还抢走了她上一世的师
河狸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扶正绿茶?夫人改嫁少帅你哭什么
【宠妾灭妻+民国+马甲+少帅+爽文】 少帅出征归来,带回一留洋女子,要另娶正妻。 于是,摆在傅安安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被扫地出门,要么自甘做妾。 她选了第三条路,改嫁督军,从此踏上开挂之路。 骑马上阵,医士兵,杀敌寇,为父兄正名。 跳舞,绘画,制衣,轻松玩转名流圈,又美又飒。 再见面,少帅看着早惊艳四座的前妻,后悔莫及,跪地求复合。 却见禁欲上司将人拥进怀里,“我的女人,凭你也敢染指?” 傅
佚名
强取豪夺!哥哥的死对头他穷追不舍
强取豪夺!哥哥的死对头他穷追不舍
她做了一个梦,梦中学校里那个高冷贫穷的校草,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大佬! 梦里,他把她困在奢华公主房,用深邃的眼神盯着她,偏执又深情地说:“永远陪着我吧!” 她惊醒,以为只是场荒诞梦,毕竟她哥哥和校草可是死对头。 但某天,梦境竟成真了!最后,哥哥无奈接受:“想追我妹,先叫声哥!” 校草爽快答应,哥哥却疑惑:我怎么感觉亏了? 校草轻笑:“我一生所求,不过是她的爱与温柔。”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