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

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

跪拜在荀贞面前的是宫中一常侍的子弟。

宫中的常侍们久居京都,其宗族、子弟皆有不少跟着他们住在洛阳,荀贞面前的这人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人不是宦官,住在宫外,所以侥幸逃脱了此劫,没有死在宫城乱中,等到洛阳的局势稍微平定下来之后,他即潜逃出城,虽然是“潜逃”,穿的只是寻常百姓的衣服,但到底养尊处优得久了,肤润面红,大腹便便,只他颔下那一捧长须,便不是寻常黔首所能蓄的,故此一眼被辛瑷看穿行藏,疑非常人,略微吓唬他了几句,他就屁滚尿流地如实招出了。

听得他是宫中常侍子弟,料来必知洛阳实情,因此,辛瑷把他带到了荀贞骑前。

之前荀贞所了解到的洛阳变局之实情,大多就是从此人口中得知的。

荀贞问道:“天子现在何处?”

这人战战兢兢,头不敢抬,伏在地上,颤声答道:“小人从洛阳逃出时,闻人言:张常侍等投河死后,天子与陈留王在卢尚书和闵掾的扈从下,夤夜归宫。前将军董卓在显阳苑,闻洛阳生变,乃引兵急进,於今早天没亮时抵达城西,闻帝在城北,因与公卿往奉迎於北邙坂下。”

洛阳周围有很多的苑林,显阳苑是其中之一,在城西。董卓此前屯军夕阳亭,夕阳亭也是在城西,从夕阳亭往洛阳,显阳苑是路经之地。

北邙在洛阳城北,即邙山,自本朝光武帝的族兄城阳王刘祇葬於此后,这里遂成王侯公卿葬地,乃是洛阳城郊的一处有名墓所。

荀贞闻得北邙之名,不觉顿时想起了一首前世在书中看到的洛阳童谣:“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据说此童谣是出现在袁绍血洗宫城之前,也不知是否真假。

——不过话会回来,便是此事为真,想来也应是与“两宫流血”、“洛阳兵灾”以及更早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类的预言一样,只是在无数说错的预言中碰巧说对的一条、二条而已。

“坂”,意为山坡、斜坡,“北邙坂”,即是说,董卓等在北邙山下迎到了天子、陈留王。

荀贞一时无言。

他攥紧缰绳,远眺洛阳城池,心道:“费尽心思,到底还是晚了董卓一步!”

这却也不怪他。

有句话说:趁时借势。处在一个时代之中,个人的作用其实有限,放到当下来说,汉室仍为天下共主,在没有诏书的情况下,他要想带兵抢先入京,实为阻力重重,换言之,他虽有心,敢为了生民而无视汉室威严,可别人却首先不知何进将死,其次就算知道何进将死、怕也难以像他这样“胆大包天”,所以除了他自己之外,钟繇、荀攸、戏志才、程嘉等人都或明或暗地反对他带私兵擅入京都,这么个情况下,他孤掌难鸣,虽欲阻董卓入京,却是回天无力。

——不但钟繇等人,便是袁绍,虽然他急於诛宦,可从高干走到现在有多少天了?却是只字片语不见有传来他召荀贞带兵入京的命令,也即是说,就连已被逼入绝路的袁绍现下也还不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再往前说,皇甫嵩统带雄兵,击定黄巾后,威名一时无二,却一样因为汉室为天下共主之故,先是拒绝阎忠劝他造反的建议,继而又拒绝皇甫郦劝他攻杀董卓的建议,前者倒也罢了,而后者,他宁坐视董卓怀不测之意、屯兵河东狼顾洛阳,也不肯无诏而擅杀之,可见汉室虽已衰微,然而前后汉至今四百年的天下,其威德却依然是无人敢违的。

——也许天下的英雄、猛将中,现在敢光明正大挑战汉室威严的,目前大约只有董卓一个。

简而言之:入乡随俗。

想要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挑战时代之“俗”,实在是太难了,难如登天,基本不可能实现。

戏志才、钟繇、荀攸、程嘉等从在荀贞左右,闻得董卓带兵接住了天子、陈留王,神色各变。

荀攸问道:“董将军带了多少兵马至北邙?”

“这……,这不清楚,只闻骑众甚盛。”

“天子现在还宫了没有?”

“小人出洛阳时,闻得天子尚在还宫的路上。”

候在边儿上的辛瑷见荀贞等人无话再问这个中常侍的子弟了,乃问荀贞道:“将军,如何处置他?”

这人听得辛瑷此话,面如土色,伏地连连叩首,说道:“小人虽为中常侍子弟,一向在京却严守法纪,无敢有扰民之为,将军、将军饶命!”

这人已知对面马上的这位将军是荀贞,荀贞虽未入过洛阳,但他的大名却早传遍洛阳,这人亦曾闻荀贞捕杀赵忠一族的事迹,知道荀贞是宦官们的对头。

先是闻袁绍血洗皇宫,继而闻董卓兵迎天子,这两件都是本朝以来的首见之事,钟繇等人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人的死活,俱皆忧心忡忡,远望洛阳,猜度洛阳而今的局势。

荀贞瞥了一眼伏在马前的这人,吩咐辛瑷说道:“我今驰兵向京,而却於道上相遇此人,也是有缘。既然有缘,……,便留他个全尸吧。”

辛瑷应诺,手起剑落,将此人刺死,叫来两个兵士,拖到路边丢下。

荀贞转对钟繇说道:“元常,君不听我言,今果被董将军迎住天子,奈何奈何!”

钟繇满面忧惧,颇有悔意,但却仍保有一线希望,说道:“大将军虽亡,然公卿俱在,袁司隶兄弟又各握精卒,董将军便是迎住了天子,以我料来,大约应也不会有什么跋扈之举吧?”

听了钟繇此话,荀贞苦笑而已。

就如他没能抢先进入京都不能怪他一样,钟繇虽担忧董卓、却仍对董卓保有幻想的想法也不能怪钟繇。

谁叫董卓是这汉末之世的一大异数呢?

本朝以来,虽是宦官、外戚轮番掌权,但因为外戚没有深厚的根基,勃也忽焉、亡也忽焉,所以最大的两个政治集团实际上是宦官与士人,至於武人,是排不上号的,只能算是依附者。

如丁原,虽兵强马壮,麾下猛将甚众,可何进未死时,他却也只能依附何进,便是何进死后,他也没有做出什么犯上的大逆不道之举,以是之故,不管是何进、抑或是袁绍,虽看出了董卓怀有狼子野心,可事实上却都是没有太在意他,没有把他当做潜在的大威胁的。

钟繇此时的想法也是和何进、袁绍相同。

却是谁也没有想到,在何进死后,在士人、宦官血斗之后,董卓竟然敢出来争夺朝廷的权柄。

戏志才问道:“君侯,现在我等该怎么办?”

荀贞沉吟片刻,说道:“孟津离京都不远,又在城北,丁都尉应已知京都之变,……君昌,你即刻驰马去城北,寻丁都尉,见到他后,可对他说:我久慕他的威名,十分想与他见上一面。”

既然没能抢在董卓前边进入洛阳,那么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联合洛阳城内、周围的军事力量,形成盟军之势,以图能遏制董卓,使他不敢随意妄为。

只是,能遏制住董卓么?

荀贞对此把握不大。

首先,他不知道董卓带了多少兵马来洛阳。

其次,他与丁原素不相识,也不知丁原会不会同意与他联手。

再次,就算丁原同意与他联手,丁原只是一个武猛都尉,他只是一个左中郎将,遏制或索性攻杀董卓这样的大事,也即在京都周边、甚至城内用兵开战这样的大事,却也不是他们两个能够决定的,必须得有朝中的公卿首肯,退一步说,也必须得有袁绍出来挑头。

程嘉机智,一闻荀贞之话,即明了荀贞之意,知荀贞这是想与丁原联手,以共对董卓,当即应诺。事关重大,他没有多留,叫来了数十骑护从,於马上向荀贞一拱手,即离军驰向洛阳城北,去找丁原了。

“玉郎,你选得力精明的骑士数人,……,不,你传我军令,命阿褒马上去洛阳城外,寻董将军踪迹,不管董将军部兵马有无入城,务必要探听清楚他总共带了多少人马来洛阳。”

陈褒机灵,这件事只有由他去办,荀贞才能放心。

辛瑷得令,自去寻陈褒传令。

荀贞回顾东北,又吩咐荀攸:“公达,你辛苦一点,立刻去成皋方向寻找桥东郡,桥东郡如仍驻兵未动,你可将洛阳形势详细告与他知,就说是我说的:请他最好马上带兵来洛阳,以防董将军擅朝乱政。”

桥瑁是公族子弟、士人名士,荀攸去见他最为合适。

只是,和丁原一样,荀贞与桥瑁也是素不相识,也不知桥瑁会不会因为他的话而就带兵上洛。

如果桥瑁肯带兵来洛阳,又如果丁原肯与荀贞联兵,又如果袁绍愿意挑头,那么,数路兵马相合,加上洛阳城中本有的虎贲、羽林、北军、西园、城门、缇骑等部兵马,以及何进、何苗留下的部曲,那么,就算是董卓带了万骑入京,凭借这些力量也足能压制住他了。

只是,事情会这样顺利么?

荀贞心里没有底,忐忑忧心之中,他再次远眺了洛阳一眼,此地洛阳二三十里,已可隐见洛阳高大的城墙,可见洛阳城内高耸的宫殿、门阙了,他传下命令:“全军急行,赶去洛阳!”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他和她们的群星
他和她们的群星
这是最好的时代。两大阵营斗而不破,通向“新大陆”的大门已经开启,探索与开拓,勇气和光荣是整个银河的底色。这是最坏的时代。地球人们忘却了独立之父们披荆斩棘的艰辛和骄傲,沉迷于文恬武嬉的虚假繁荣中,即将坠入深渊而不自知。这是奇迹降临之前的时代,泰坦舰穿梭星海,灵能者漫步虚空,利维坦们在恒星背后的阴影中苏醒。远古留下的意志,不仅是遗产,还有考验,甚至净化。这是大时代的前夜。晨曦的龙女正在假寐,无骨只眼
流血的星辰a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穿越修仙世界成为长老,开局获得一双仙师天眼,一眼便可看穿无数弟子资质与缺陷;收徒圣阶资质弟子,获得万倍返还体质,徒弟修炼我越强。自此,张云开启了一条收徒养徒之路…… “你培养徒弟修为从炼气期突破,获得百倍返还,你突破到了筑基期巅峰!” “你培养徒弟修为从筑基期突破,获得千倍返还,你突破到了金丹期巅峰!” “你培养徒弟修为从金丹期突破,获得万倍返还,你突破到了元婴期巅峰!”
淡味冰淇淋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一人一凰一天下
一人一凰一天下
沧澜江畔,少年郎蓑衣斗笠,一手持酒,一手钓竿,心不在天下,人却在江湖…… 我来自不可知之地,我想看看这个同样未知的世界……
佚名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家人为了小三的孩子,用性命逼着姜沉鱼替嫁给一个病秧子。沉迷“亲情”十几年的姜沉鱼一朝梦醒,再不执着追逐所谓“家人”。姜家人只当她的疏远是赌气,只等着她的病秧子老公死后,哭着求着回姜家时好好奚落她。可他们逐渐发现,离开姜沉鱼之后,姜家公司破产,人脉断联,连他们的身体都一天不如一天。他们这才知道,他们看不起的废物是天下最有天赋的玄学术士,他们曾经的好运气全是姜沉鱼逆天改命,费尽心思替他们谋求的。流落
兔兔兔兔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