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许途

第168章 我是个扫兴的人(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8章 我是个扫兴的人

这样的人生啊,实在是太过无趣和乏味。

它既不具备足够的时间长度来让我们充分体验世间百态,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又缺乏应有的宽度去容纳更多新奇有趣的经历与冒险。

就如同一条狭窄而笔直的道路,一眼便能望到尽头,沿途风景单调枯燥,令人心生厌倦。

人的喜怒哀乐究竟是怎样被一点一点地抹杀干净的呢?

仿佛这个偌大的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囚笼,将所有人紧紧束缚其中,不允许人们去自由地追寻并依从自身的天性,更别提肆意地释放内心真实的情绪了。

曾几何时,“任性”这个词所代表的还是一种率真与洒脱,它象征着不受拘束、敢于听从内心声音的勇气和胆量。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的种种规则、他人的目光以及现实的压力逐渐侵蚀着这一美好的词汇,让其渐渐失去原有的光彩,最终沦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众所周知,咱们华夏土生土长的教派——道教,一直以来所倡导的都是修身养性之道。

它从未妄图将人的性情从身体中强行割裂开来,而是以一种温和、渐进的方式引导人们去驯服内心那些如猿猴般躁动不安、似野马般难以驾驭的心念。

这并非是要彻底消除这些心念,而是通过修炼与磨砺,使其逐渐平静下来,从而让心灵能够更为紧密地贴近那至高无上的“道”。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道心绝非意味着一味地委曲求全。

在追求大道的漫漫征途中,面对世间纷繁复杂的种种纷扰,如果它们并未对个人的修道进程造成实质性的干扰和阻碍,那么大可将其视作过眼云烟,无需过分在意。

因为真正的修道者,他们的目光始终聚焦于内在的修行与提升,外界的喧嚣浮华只不过是短暂的幻影而已。

只有坚守住那颗纯净无染的道心,不为世俗的诱惑所动摇,方能在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最终领悟到那深邃而神秘的大道真谛。

在那漫漫修行之路上,修道者们向来不会对仙神顶礼膜拜到极致。

他们深知,真正能够成就大道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修炼。

因此,许多修道者不仅怀揣着成仙成神的梦想,更是亲身踏上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道路。

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仙神,或许因其神通广大或庇佑众生而受到尊崇,人们会将其塑像置于庙宇之中,并高高地供奉起来。

然而,对于那些无所作为甚至有害无益的仙神,别说给予香火供奉了,恐怕连一处容身之所都难以觅得。

反观西方教会,则将上帝和天使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无论这些神灵是否真的有所作为,信徒们始终保持着绝对的敬畏之心,丝毫不敢有半点不敬之举。

但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情况却截然不同。

这里的人们崇尚实用主义,只敬重那些真正能给世间带来福祉和帮助的神明。

若是某个所谓的“神”徒有虚名,毫无用处,那么它必将遭到遗弃,绝无可能获得长久的敬仰。

因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出的智慧告诉人们: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而那些无用的神祗,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1927年,济南大旱,父母官张宗昌为顺民意,带领手下和百姓去龙王庙祈雨,求雨不得,一怒之下把大炮拉到千佛山上,炮轰了龙王庙,谁知还真的下起了大雨。

当时的情况就是正逢济南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他没有救济灾民,却求起了雨。但一连几天不下雨,此情此景他只想吟诗一首: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艾良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轻松幽默+热血沸腾+单一女主+种田日常+起伏跌宕。重生1980年农村的刘卫东,面对前来认亲的冷血家人,只有一个字,滚。后妈让养母跪地擦鞋,一巴掌扇飞!前世只因一时贪心回去京城家族,却无意中害得农村的养父母全家五口葬送火海,甚至留守农村的女儿被摔死、妻子被逼跳河。今生重来,刘卫东不做豪门之子,只想做养父母的幺儿,做妻子的丈夫,做女儿的父亲!那些没人性的畜牲,请睁开你们的狗眼,看老子重生之后,如何打
断章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至尊鼎
至尊鼎
装逼版:八荒六合谁为尊,九天十地我为王(投必读票加更)热血版:我要让那世间欺我、辱我之辈,都灰飞烟灭!常规版:少年凌云,与女魔头达成三个约定后,走上一条无敌杀伐之路,成就武道第一神
老狐
萌宝别画符了,阎王都被你招来了
萌宝别画符了,阎王都被你招来了
不靠谱的师父,撒泼耍赖哄骗小徒弟的符箓也就算了, 自己着急跑路,把三岁半的小奶娃独自一人赶下山去寻爹娘, 还得肩负给道观发扬光大的责任?! 这不妥妥的坑娃吗! 小萌娃身背破布袋,脚踏传送符,所到之处万鬼瑟瑟发抖。 一张普普通通的拘鬼符,阎王你怎么来了? 阎王:你把我拘来的。 嗯?画错了? 一张普普通通的五雷符,天雷,咔嚓!咔嚓!山被劈两半了。 嗯?又画错了? 小焉宝:不识字可真吃亏,杀鸡用牛刀!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