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

邻国质子他愿为卿臣25(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邻国质子他愿为卿臣25

她的指节搭在笠帽上,漫不经心地叩响,一时让周遭喧嚣骤歇。

青黛说,“夏侯公子所言我已知晓。只是此刻我需入宫觐见陛下,夏侯公子可还有其他事?”

夏侯子舟掀起眼皮,飞快看了眼青黛的脸色,他犹豫片刻,道,“我方才见过女帝…其实除了四国和谈,还有个法子能让西越和北琅交好。”

“至少明面上,西越不会再与北琅撕破脸,不会转而去支持东沧。我们可以……”

纳兰俭眉间顿时沉下一道褶皱。

“…”青黛一指轻按眉心,忽然猜到了他想说什么。

她浅叹,“不必。”

那两个字梗在喉咙,夏侯子舟的脸快速红了大片,他嚷道,“你知道我要说什么吗?我…我,一个西越皇子愿意永远留在北琅,女帝听了都不知道有多高兴!”

青黛眸色和煦,浅笑道,“我不需要哄她高兴。”

说完,她颔首,往宫中走。

“…姬令夷,我亦不希望西越和北琅兵戎相见。”

“但我对于西越来说,只是枚还有点作用的棋子罢了。我…我只能尽力想出从中斡旋的法子,不、不是为了你,我是想自保。”

夏侯子舟在青黛身后,他眼中神采急剧下沉,撑着一股劲张嘴喃喃,“我又没说与北琅之中的哪家小姐联姻,你…你为什么不同意…”

青黛脚步变缓,但她没回首,更没停留,“人心易变,若为利趋,则相争相残。联姻?那是最不稳妥的下下策。”

“是招烂计。”

“…”夏侯子舟遽然转身,猛得向皇宫反方向大步走,他挤了个笑,“因为我也只是个自私的烂人。”

“姬令夷,就当我…从没说过吧。”

宫道之内,青黛面色如常,纳兰俭快步追上来,“郡主,夏侯子舟有一句话是真。东沧其心有异,此次四国和谈,郡主觉着该由谁去?”

青黛,“储君之责在身,自然是我。”再者,这又何尝不是与他国直接对弈的好机会。

纳兰俭回,“好。我亲自随行。”

青黛侧目,“你…阿俭,你是朝廷卫尉,你的职责在宫内。”

纳兰俭偏头,“可纳兰一族的使命是忠君。”

“我只是储君而已。”青黛笑了笑,“此君非彼君。纳兰族中大长辈听了,又该气晕几回。”

纳兰俭无波无澜道,“如此就晕厥?那他们该告老还乡了。”

青黛说不出话,只是笑。

经过三日联合商议,北琅决定将和谈的地点放在四国中心,双月关。

由北琅郡主姬令夷亲自前往,卫尉纳兰俭一路护送。

又过了五日,四国使者皆已聚集在双月关。

一场暗流涌动的“和谈”,即将开始。

先前罗庆就说过,整个双月关条件最好的住宿就是青黛下榻的客栈,所以四国使者都被安排进了这家客栈。

青黛是在和谈前一晚抵达的,她隔壁那间房依旧漆黑一片,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

为了护卫郡主安全,纳兰俭原本想住离青黛最近的这间,可他伸手一推,那门竟上了重锁,推不动分毫。

青黛也意外,她记得她走时,这间房并没有上锁…

“阿俭。”青黛轻咳,“那间有人住。”

纳兰俭沉默半晌,他缓缓放下手,“是容狰?”

青黛含笑,并不遮掩,“嗯。是他。”

佛系叽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
上门赘婿:离婚前继承百亿财产
五年的历练,让一个落魄的京都阔少,成为了世界顶尖的狂神!!他入赘了一个二流家族,忍受其辱,只为等解开封印之时!当昔日的老仆人,带着一份龙头集团继承权到来时!狂龙出关!一朝龙归海,长江水倒流!往后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虾米
她太撩,禁欲大佬沦陷揽细腰姜圆殷东
她太撩,禁欲大佬沦陷揽细腰姜圆殷东
都说殷家太子爷心黑手狠,城府极深,是绝不能招惹的北城权贵。 可偏偏姜圆上赶着去勾他。 她天生媚骨,心里却住着复仇的野兽。 他嘴上骂她不干不净,却为她掀了整个北城的天,帮她把仇人送进地狱。 她抽身跑路,反被他一手勾回,声音低哑,暗含怒意,“撩完就跑?姜圆,你怎么敢的?”
滕谷
官术
官术
佚名
黑欲人生
黑欲人生
我的女人为我挡刀被人砍死!一怒之下我持械伤人被判入狱。出狱后我终于报了仇,也彻底走上了黑道这条路,后来我才发现......看见的黑不是黑,隐藏在视线背后不为人知的才是黑。认识的兄弟未必就是兄弟,一起成长,一起受苦,一起享福,一起流过血泪的才是兄弟。甚至爱慕的女人,私底下也可能是另一幅样子......每个人都有几张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就是江湖。过来人的经历,谱写出黑欲人生。不是鼓励大家走上这
琅琊刀客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都市:出狱后的我再入官狱
他大学毕业考进了汉江市机要局,刚去不久,官二代的同事就犯了个重大的错误,将涉及国家隐秘的信息泄露给了国外资本机构。 正值为女友看病筹钱的他,代替别人担下了这份涉及出卖国家机密的罪名...... 四年半后他出狱了,可女朋友早已嫁为人妻, 他不禁感叹道: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 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