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第2104章 叶青云的奇迹(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04章 叶青云的奇迹

到时候自己再多加宣扬,圆光寺往日的信徒们便有可能重新来到圆光寺。

机会难得!

纵然要送出一件佛宝也是值得的。

禅房之内。

“开坛讲法?”

叶青云听了天觉和尚的恳求,脸色一下子变得古怪起来。

天觉和尚双手奉上了一串深紫色的佛珠,脸上带着诚恳之色。

“贫僧也知唐突,只是我圆光寺上下都翘首以盼,渴望聆听叶居士的高深佛法。”

“此乃我圆光寺第一代方丈所用之念珠,共一百零百颗,每一颗皆是灵玄玉所雕琢,经过圆光寺十九代方丈的佛法加持与佛力浸染,乃是圆光寺第一佛宝!”

“此宝赠与叶居士,还请叶居士能够笑纳。”

叶青云看着天觉和尚手中的念珠,心想这尼玛都传了十九代方丈了,被这么多人盘过。

难怪这么油光水亮的。

不过叶青云对这玩意儿并没有啥兴趣,自然也不会厚着脸皮直接拿下。

“开坛讲法倒是可以,这宝物还请方丈收回吧。”

叶青云淡淡说道。

“此乃圆光寺的佛宝,又历经这么多代,如此珍贵之物应当好生传承。”

天觉和尚面露敬佩,心头更是动容。

看看!

这就是高人风范啊。

宝物置于面前而不动心,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叶居士,这是我圆光寺上下的一份心意,还请叶居士收下!”

天觉和尚并未放弃,依旧是想要将佛宝送给叶青云。

叶青云有些无奈。

“真不用,方丈还是赶紧将佛宝收好吧,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可就要走了。”

见叶青云态度如此坚决,天觉和尚这才将佛宝念珠收了起来。

“那开坛讲法之事”

“方丈安排就是了。”

“多谢居士!”

很快,在天觉和尚的安排之下,一场论佛法会就在圆光寺内举行了。

就在圆光寺大门之外。

一座简易的佛台搭建起来,有九丈多高,其上还摆放着一个黄色的蒲团。

“恭请叶居士!”

在天觉和尚的带领之下,圆光寺如今五十多个僧人,都站在佛台之下。

叶青云来了。

他先看了看圆光寺众僧,又看向了那九丈多高的佛台,心中不免一阵感慨。

叶青云想起了当年,自己在下界南荒之地与西境佛门而来的僧人论佛。

当时的场面可比现在大得多,而且佛台也比眼前的更高。

当初还是菜逼的叶青云,最大的压力不是和西境僧人论佛,而是那过于高耸的佛台,让叶青云腿肚子都发软。

“时光荏苒啊。”

叶青云感慨了一声,随即脚下轻轻一点,整个人轻松的跃了上去。

稳稳当当站在了佛台之上。

叶青云转身看向了下方的圆光寺众僧。

眼见众僧皆是满脸期待的望着自己,叶青云不免有些尴尬。

他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讲点什么。

不过很快。

叶青云就镇定下来了。

咱也是经历过各种大场面的了,这种小场合根本就难不住自己。

“其实我不懂什么佛法,不过既然你们都想让我讲讲,那我就给诸位讲个小故事吧。”

讲故事?

众僧闻言,面面相觑。

就连天觉和尚也愣住了。

不是讲法吗?

怎么是讲故事呀?

如此讲法倒是头一次听闻。

不过转念一想,或许就是这位高人与寻常高僧的不同之处。

叶青云见他们似乎没有意见,当即便是侃侃而谈起来。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僧人,一心向佛,于是他便到处寻访高僧,修行佛法。”

万古青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战北望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战北望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易昉
重披铠甲,将军夫人她英姿飒爽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相亲当晚,被闪婚老公宠到腿软
相亲当晚,被闪婚老公宠到腿软
【先婚后爱+双洁+男主暗恋+隐藏马甲】莫暖和陆琛从见面到领证,只用了不到24小时。第二天,男人就用厨艺搞定了她挑剔的小姨。第三天,男人拉着她去撕逼渣爹和后妈,帮她出了二十多年都没撒出来的气。第四天,她
黑白灰
宋惜惜易昉
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
文熙居宋惜惜易昉
文熙居宋惜惜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