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为匪沈三凌秋君全文完整版

第910章 地雷战(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10章 地雷战

与此同时。msanguwu

在前军经过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狼藉。

地面上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散乱的断臂残肢,而且四周的林木已经完全燃烧了起来。

这五万人马,前半部分一片稀碎,后半部分一片焦炭。

这自然都是沈三的手笔。

自从上一次,沈三携带着自制的炸药,在瀛人那里遇到了点火受挫的情况之后,沈三也很是清楚这些点燃式触发炸药的弱点。

说白了,就是在出其不意,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很有效果。

可见多了,想要阻拦,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古代社会,没有便捷式的点火装置。

只要在点燃引信之前阻止,就没有任何危机。

关于这一点,就算到了后世的科幻电影当中,发展到了能够在虫族星球上来回穿梭的程度,也有新兵不明白。

任何高科技,也都是需要人类来操控的,都是需要人的手来动作的。

只要废了手,一切就无从发动。

再厉害的武器,也是一堆废铁。

所以在从吕家离开以后,沈三一路上,就在研究着对于现在这种炸药的改变。

在之前抗战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能够手工制作的东西,都是比较粗糙的,对付小鬼子可能威力差了点,但放在现在的大夏,那绝对是颠覆性的。

而且大夏并不是没有优势。

虽然在铜铁等工艺技术的制作方面,没法做到一些精密器械和特定形状的研发,但大夏不缺石匠。

石匠们的手艺,现在普遍还没有失传。

不能说是巧夺天工,但称之为鬼斧神工,一点也不为过。

再说了,想当年地雷战的时候,那些造地雷的,也不过是普通百姓,沈三把自己的构造说了之后,那些石匠们倒也能够根据沈三的要求,制作出这种简易地雷来。

至于其中的压发装置,沈三让木匠做一个简单的触发器,就能解决。

这段时间。

沈三一方面带着谢图南挑选出来的二百人,日夜不休的制作地雷。

一方面,把这些地雷埋伏在了晋阳城以北的一片区域。

设置出了一大片的雷区。

而在雷区的外围,还提前布置了引火点,就等着闽南的兵马自己上钩。

不然的话,这五万人马,按照楚云飞的说法,恐怕五天五夜也抓不完!

当周围的火起以后,火势并没有继续蔓延,沈三提前带着人做出了隔离带,山火虽然渐渐熄灭,但遍地的灰烬和深坑,让前来打探消息的兵马也很难想象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终,只有不到两万人,一瘸一拐的败退了回去。

就算沈三他们提前埋伏好了这么多陷阱,但想要一次性的干掉五万人马也不现实。

不过剩余的这两万人,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沈三他们在制作地雷的时候,借鉴了当年抗战时候先辈的智慧。

制作出来了踏雷、绊雷、子母雷、连环雷、头发丝雷、碎石雷等等。

这其中在制作其他雷的时候,倒是还好说,唯独这个头发丝雷,一个个都吆喝着不能薅头发,没办法,全搁着沈三一个脑袋薅。

都快成瓢了。

这些地雷在爆炸的时候,四周覆盖的范围还是很大的。

虽然不至于干掉,但失明、断胳膊断腿的,也根本没法继续战斗。

“怎么回事?”

“就剩这点了?”

“人呢?”

郑东岳如遭雷击。

这前军五万人马,都是他的人。

当时,这攻下晋阳城的主力,可是他郑东岳,现在再次收服,对于郑东岳来说,自然是很想亲手把失去的东西给夺回来。

结果这下好,直接废了五万人。

张东岳差点疯了。

彗星撞飞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谁说没灵根就不能修炼的
谁说没灵根就不能修炼的
本想在这修仙界种种田,养养老,顺便再修个仙。谁成想刚穿越过来就被便宜老婆一刀砍来:“你不是我夫君!说,我夫君呢!”
叶非叶
大宋第一杀神
大宋第一杀神
北宋末年,徽宗在位,来自现代的间谍之王,魂穿侯府嫡子,强势降临!奸臣蔡京,昏君赵佶?我有现代腹黑权谋之术,暗下黑手玩死你!奇案诡异,凶手暗藏?我用现代推理技术破获奇案,一步步成我登天之梯!辽金西夏,强
龙渊
通古今寻妈咪,殿下你别拦路
通古今寻妈咪,殿下你别拦路
她从小就抱着妈妈留下的花瓶,走哪都不撒手。爸爸出差的那天,她正对着花瓶发呆,忽然听到里面传出了说话声,这可把她吓了一跳!“大乾国遭遇寒荒,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啊。太子为民请愿,却被贬到边境苦寒之地,
佚名
妻子为白月光打胎后,我选择离婚
妻子为白月光打胎后,我选择离婚
结婚三年,陈子宗甘愿为老婆奴,任劳任怨,帮助妻子公司步步高升,却不成想妻子为了给初恋男友展示身材最美好的一面,打掉了腹中胎儿。江卿晗:“区区一个孩子,难道在你陈子宗心里比我去见我韩成哥哥还重要吗?”陈
独白1025
官途:谋定而后动
官途:谋定而后动
重生回到了千禧年,他在警车上醒来。当初害他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人,就坐在他身边。他就是从这时候起,从集团副总裁特助,变成了阶下囚,入狱四年,还不知情地坑了赏识他的领导……于是这一次,他表面上顺从,实际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