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后

第031章 青云梯(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031章 青云梯

姜羲听到旁边的学子说,这阶梯也是六道书院的一处典故——

创立六道书院的青云先生所教出的六十四学生学业有成,或官至宰相,或主政一方,或桃李天下,或潜心治学。他们为了反哺青云先生授业之恩,回到玉山后,亲自铺石修路,通往青云先生的六道书院,成为美谈。

当初参与铺石修路的,无一不是一方大贤。故而这条路,又有美名青云梯。

意为青云直上,步步登天。

不少人仰慕青云梯的典故,来玉山必要登一回青云梯。

他们刚才经过的第一道山门,也是六道书院最初的山门。最开始青云梯声名大噪后,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求到六道书院山长面前,请他通融准许登梯——因那青云梯原是六道书院一部分,本是不允许外人踏足的。

久而久之,求请的人络绎不绝,六道书院索性将山门退到青云梯之后,便可让游人随意登攀青云梯,成全了他们的方便。

平时这青云梯也是游人不绝,唯独在一年一度的六道书院入学考试期间,大家都会默契地选择避让,不打扰六道书院学子的清净。

檀桐跟姜羲一样听得认真,听完之后,还振奋不已地对姜羲小声说:“我以后也要成为像青云先生那样的人!”

人生许是有很多变数,但檀桐此时的赤子之心难得。

姜羲看着身旁雀跃的小少年,不禁笑了。

很快到了第二道山门,也是六道书院的真正山门。

跟第一道山门空无一人不一样,这道山门站着几位穿着青袍的少年,看面相并不比前来报考的学子大多少。

檀桐凑到姜羲身边耳语:“他们都是六道书院的学子,听说六道书院的很多先生都不管事,都是撒手让学子们自行解决!我兄长也在六道书院读书,听他说,有时候好几天都见不了先生一面呢!”

姜羲哦了一声,放养式教育?

这样也能教导出一批批优质的学子,这六道书院果然是卧虎藏龙。

那几个身为六道书院学子的少年人,面对一双双眼睛也不发憷,看得出来已经有过不少经验,熟稔地上前分开拥挤的人群,并让他们排队成列。

“不得拥挤!不得插队!不得喧哗!”

“违者禁止参加考试!”

禁止考试的警告很有用,刚刚还乱成一团的学子们,迅速分成几列,规规矩矩站好。

不过鱼池里总有那么几尾不听话的鱼儿,一个牛高马大的少年原本站在靠后的位置,见前面排着几十号人心生不满,便趁着管事的学长不注意,仗着力气往前插队,很快就到了队伍靠前。

他身手灵活,那些被他抢了位置的也敢怒不敢言,一时竟然没让他被发现,安安稳稳来到发放木牌的桌案前。

桌后的青衣少年瞥他一眼。

“陈三,禁止参加考试,请速速离去。”

插队少年勃然大怒,一拳头砸在桌案上,怒吼道:“凭什么!凭什么不让我参加考试!”

桌后的青衣少年也不怕他,好整以暇道:“不得拥挤,不得插队,不得喧哗。这三条你已经犯了其二了。怎么,明年也不想考了?”

那插队少年被掐住了命脉,不敢再闹腾,灰溜溜离去了。

有了这么一出杀鸡儆猴,六道书院山门前的队伍也愈发安静有序。

很快到了姜羲的位置。

“姓名,年龄,籍贯。”

“姜九,十三,樟州人。”

桌后人登时抬眼看向他:“你就是姜九?”

------题外话------

这几天一直在感冒中,总觉得写得有点不在状态……唔,我会尽快调整一下状态的。

姬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鉴宝:开局一双黄金瞳
相恋三年的女友与兄弟联手背叛,还惨遭狗男女殴打,被花瓶砸开第三只眼,落魄学徒竟能看穿万物,古玩街捡漏百万珍宝,打脸黑心老板,誓要让那对狗男女跪地求饶。当这双眼能看穿万物价值,绿茶前任哭着求复合?晚了!
無常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张进重生回到了1997年的小渔村,跟随大哥一块出海捕鱼。上辈子。父亲离世,母亲又身患重病,急需八万块的治疗手术费。最终两弟兄累死累活都没能凑齐这笔钱,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病死在家里。大哥自此一蹶不振,最
灰火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一觉醒来,吴老太太竟回到了过去。上辈子,她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恨不得把自己碾碎了,化成他们前行的养分。她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刻不停地为儿女付出,满心期待能换来晚年的安稳与温暖。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
佚名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穿书后,我的夫君有点火辣啊
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她,一觉醒来竟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里,摇身一变成了沪市有名的资本家小姐。在原书中,她瞧不上沉默寡言、不解风情的未婚夫,又顾虑海岛上物资匮乏、生活艰苦,故而迟迟不肯履行婚约。然而,命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