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太多也烦恼,不知该宠哪个好

第477章 我就是官!(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77章 我就是官!

“大人,您都担心了三天了,小的不是说过了,没有证据就算是钦差也不能把您怎么样。”

典史宽慰道,“那些百姓说燕家惨案是您做的,也不过是他们的猜测,有证据吗?没证据就抓不了您,您就放宽心。”

县令还是慌:“可是那燕岸还活着……”

“那又如何,他也没证据。”

典史倒了一杯茶给县令:“等钦差到了,您该如何便如何,查不到证据的。”

“那本官是不是该让县里那些百姓把嘴闭上,不许对钦差胡说?”

典史摇摇头:“不可不可,大人,有句话叫欲盖弥彰,你越去封口越显得您心虚,您大大方方的不去堵嘴,任由他们说,反而显得您光明磊落,您看,他们议论了八年,对您有影响吗?”

县令烦得很:“那圣上怎么还派钦差来查八年前的燕家案?”

典史:……

“这可能便是那燕岸猖狂撒钱的目的,您悬赏了五百两,如此巨额,周边县城都听说了,怕是被某些清官听去了……”

县令皱眉:“本官也是清官啊,怎么不爱管闲事?”

“大人自然是为民造福的清官。”

县令舒心了,吐出一口气,拍了拍典史的肩膀:“还好有你在,本官安心呐!走,一起喝花酒去。”

“大人,小的就不去了,您玩得尽兴。”

只是典史与县令没想到的是,如若是旁人听到别人谈论燕家一事,可能就叹息一声过去了,毕竟他们做不了什么,只能暗地里呸一声。

偏偏听到此事的是温妤。

她除了不干皇帝,脾气起来了谁都想干就干,大臣们甚至怀疑,长公主真急了,连圣上都讨不了好,需要退避三舍,先避避风头。

盛京的官员见多了,已经习惯温妤的作风,也是时候该让地方官体验体验了。

而此时,温妤正与林遇之、宁玄衍二人走在庆阳县的官道上。

“避让!避让!县令出行,避让!”

温妤望过去,这还真是癞蛤蟆跳油锅,纯纯找死。

前方一顶红色软轿正由四个轿夫抬着,晃晃悠悠地朝着温妤的方向行来。

他的轿帘是掀起的,似乎很是享受众人的目光,恨不得所有人都看着他。

下一秒,县令看见了带着帷帽的温妤。

虽看不清脸,但仅凭身段,以及那朦朦胧胧的感觉,阅尽千人的县令一眼便能看出,此乃绝顶美人。

“停轿停轿,前面有美人。”

县令的声音大到林遇之与宁玄衍同时皱紧了眉头。

温妤:……

县令下了轿,主动走上前来,一脸得意倨傲:“本官乃是庆阳县县令,对姑娘一见倾心,你可愿……”

下一瞬,县令直接倒飞了出去,砸到了软轿上。

宁玄衍收回腿,嗤笑一声,慢条斯理地理了理衣摆。

县令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揉了揉肚子,对出腿的宁玄衍怒目而视:“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殴打朝廷命官?!”

温妤帷帽下的唇角勾了勾,假模假样地害怕道:“那怎么办?我好害怕啊,打都打了,要不你报官吧。”

县令怒道:“我就是官!”

温妤做作地捂嘴:“原来你是倌啊,你是哪种倌?卖身不卖艺的,还是卖身又卖身的?”

今天我干嘛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离婚后独美,贺总悔红了眼
离婚后独美,贺总悔红了眼
女主受家人安排,嫁给了最爱的男人,男人却视她如草。当她论文被抄袭时,男人坚定的站在抄袭者身边,要求她大度。当她爱意被践踏时,男人轻蔑看着她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哭什么?他把偏爱和独宠给了别人,却怪她不守妇德,背弃婚姻。为了吓她,他扔过来一纸离婚书。以为她肯定会当面撕碎那张纸。她却笑着说:你终于舍得离婚了,还以为你要困我一辈子。她拿笔签字时,男人突然撕碎了那张纸。她愕住,想抢回来,男人顺势圈住她
锦艺
不觉玉树映金台
不觉玉树映金台
紧扣二十大“促进教育公平”精神内涵,以上海市重点项目“强校工程”为背景,描绘上海市为积极践行国家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理念,市、区教育管理部门引领中青年教育工作者克难求进,力壮“豆腐腰”公办初中(实施的示范效果已辐射多省市)的真实历程!在人们不知不觉间,一所所家门口的学校形成优秀的学风、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如一株株玉树映衬教育公平发展的金色时代!
竹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