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人在三界,忽悠度日

第200章 周文王姬昌请姜子牙出山!(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00章 周文王姬昌请姜子牙出山!

“有鱼,鱼上钩了!”

“唉,还是一条大鱼!”

“运气真不错啊,这条大鱼起码可以换上几百文钱!”

江边,一个中年人钓起一条大鱼,引来他人的称赞和羡慕。

这大鱼有将近半米左右,体型硕大,十分少见。

若是拿到集市上去贩卖,至少也能换取几百文钱。

而几百文钱可是足以让一个贫寒之家好几个月的开支。

“子牙老哥,你家里都揭不开锅了,我看你还是换成弯钩钓鱼吧,也好缓解家中的贫困。”

那中年人将大鱼装入鱼篓中,面脸笑容,有这条大鱼今天也不必再继续捕鱼了。

不觉间,看向依旧毫无收获的姜子牙,好心出言劝道。

那老叟正是姜子牙。

姜子牙从昆仑山中修道归来,昔日的亲朋好友早已离世,唯独还有些族人。

那中年人正是姜子牙的左邻右舍。

姜子牙的婚事还是这中年人一手操办。

只不过姜子牙虽有一身道法,可也不去朝中为官,也不经商,每日便在这江中垂钓。

垂钓就垂钓吧,若是能钓到一些大鱼,换些钱财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可姜子牙偏偏用直钩钓鱼,至今一无所获。

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全靠左邻右舍接济,以及姜子牙的妻子娘家的帮衬。

这中年人也是好心劝说。

但姜子牙依旧不为所动,淡淡说了一句:“愿者自会上钩!”

中年人叹了口气,摇摇头也不再劝说,正要离开,却听见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以及马蹄声,

如同急雨敲打窗户。

江边众人寻声望去。

只见一队数百人的精骑驰骋而来,溅起滔天的烟尘。

江边的都是升斗小民,哪里见过这等阵仗,一时间都愣在原地,满脸惊恐。

那队骑兵的正前方,是一辆华贵的车辇。

车辇内,端坐着一位穿着锦衣华服,气度雍容的中年人。

由始至终,只有姜子牙一人不曾回头,似乎根本没有听见眼前的动静。

只是淡淡一笑,继续在江中垂钓。

“这是西伯侯姬昌啊!”

“什么,西伯侯大人?!”

“西伯侯大人怎会来到江边?”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那端坐在车辇内的中年人,正是西伯侯姬昌。

西伯侯姬昌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在西岐的名声斐然。

一听到是西伯侯姬昌,很多百姓都很激动,不再像之前那么紧张,纷纷探头想看清姬昌的样子。

不过西伯侯乃是诸侯,相当于西岐的皇帝,怎么会来到这偏僻的江边?

众人也是十分好奇,议论纷纷猜测不已!

车队停下之后,姬昌从车辇中走下。

他身长修长,气度从容,神态温和,眼眸间闪烁着容智的光芒,眉宇间隐有着上位者的威严。

这是一位仁主,严己宽人。

姬昌环视四周,对好奇的民众点头微笑,十分亲和。

但目光却是有些焦虑,不断的来回巡视,似乎在寻找什么人似的。

忽然间,姬昌眼神一亮,远远见到一名老叟在江边垂钓,银白色的须发飘扬。

虽是穿着简陋的蓑衣,头戴斗笠,可却掩盖不住仙风道骨。

姬昌整顿衣冠,快步朝着那老叟走过去。

走到跟前,姬昌停住,郑重的行了一礼:“姬昌见过先生!”

周围的人群瞬间哗然。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惊愕的表情。

西伯侯可是西岐的君王,竟然给一个老叟行礼?!

尤其是那先前打了一条大鱼的中年人,更是呆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便是连跟随姬昌来的将士也十分不解。

烽火戏曹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朽龙脉
不朽龙脉
五年前,绝世天才姜辰为救女儿自挖武脉,被妻子无情抛弃,五年后,女儿再次命悬一线,姜辰以身试毒救治女儿,却无意间觉醒太古传承不朽龙脉,诸天万道在握,我赐女儿永恒长生!
佚名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
吴云肖雪燕
吴云肖雪燕
天才少年被未婚妻骗取丹田,沦为废人。天降机缘,得一神秘金丹,获上古武神传承功法,太上武神诀。以武行天,逆天而行!筑九天,踏山河,诸天万界,我为至尊。
不是
三年大旱,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
三年大旱,我把自己卖给了人贩子
德庆十三年天逢大旱,万物凋敝,饿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 十岁的她被父母当做两脚羊卖掉,为求那一线生机,她将自身卖给人贩子。 后来她被转卖到常府,如何凭借自身的机敏过人帮助常家官复原职,后来她入皇宫,做女官,辅佐皇帝登基…… 成为当朝唯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天下的一品女官。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