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15章 团结一切
“对,交接你。”
王朝云的眼尾倏然上扬,杏仁般的眸子在长睫下粼粼一闪,“我需要盛装打扮吗?”
冼耀文摇摇头,“你不需要打扮,甚至不需要穿衣服,一会要对你全身做细致检查,分辨清楚哪些瑕疵是之前就有的,哪一些是我造成的。”
王朝云踮起脚,双手勾住冼耀文的脖颈,将白眼贴在他的脸上,“哪些是你造成的,你心里不清楚?”
“不清楚,必须细查。”说着,冼耀文托住王朝云的翘臀,将人托了起来。
王朝云会意,双脚夹住他的大腿,头埋进他的胸膛,“今晚不走了?”
“嗯。”
“我做了两套水手服。”
“吆西。”冼耀文淡笑道:“从这一刻开始,叫我先生(sensei)。”
“嘻嘻~”
正当两人将气氛推向暧昧,吴则成到了,拎着一个行李箱。
稍稍寒暄,他打开了行李箱,露出几沓美元和英镑,以及大黄鱼和一尊金佛。
“加起来差不多103万美金,就算100万。”
冼耀文轻轻颔首,从行李箱里取出美元,一边清点,一边说道:“去年我和澳门的葡萄牙人做了一笔买卖,收回来五万美钞,带了一万去纽约,被海关扣了,说是假的。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小鬼子当年印过法币、美元、印度卢比、英镑,印法币的技术最好,美元也不差,大部分通过瑞士、葡萄牙商人换成了真钱。
我倒楣,着了葡萄牙人的道,等我后知后觉去澳门算账,人家已经跑回葡萄牙老家,害我又花了两万美元才把人掀出来。”
吴则成淡声说道:“小鬼子内部称松冈计划,美金其实印了没多少,而且主要印防伪最差的联邦储备券。”
联邦储备券是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冼耀文手里在清点的主要是财政部发行的白银券和黄金券,看名字就知道两个版本的货币分别是对标白银和黄金储备发行的,刚发行时非常坚挺。
他点到一张黄金券时,拿起来看了看,“我有两张1万面额的黄金券,是美国有史以来公开流通的最高面额纸币,经过十几年只收不付,流落在外的已经很少了,如果不急着用钱,放上几十年,不比把钱用来投资的收益小。
东西放在香港,明天我打个电话回去,让我夫人去看望令夫人时,顺便送过去一张。”
闻言,吴则成激动地说道:“我夫人在香港?”
“令公子和令小姐都在,今天中午到的香港,这会大概在我家吃晚饭。”
“谢谢。”吴则成哽咽道。
“不必客气。”说着,冼耀文抽出一张联邦储备券放在一边,“手感大差不差,褪色太严重,我看不准。”
吴则成拿过去仔细一瞧,作势欲撕,想了想还是放进口袋里,“当年我奉命拦截一辆运输伪钞的火车,法币就地销毁,其他的当成活动经费,其中一部分支援给东北的站点,钱流来流去,最终也不知道流到哪里。”
吴则成这个解释,冼耀文认可一半,当年他为一个转道去澳门的军统人员转递过包裹,包里装的就是几万美元,现在回想一下,多半是带去澳门换真外汇的假钞。
另一半,当他清点完美元,只挑出7张有问题的,也算是认可了。
开始清点英镑,他愈发仔细,要知道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就来自假英镑,英国之前为了不引起恐慌,可以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现在对伪钞可是极度敏感,敢拿着几万假英镑招摇过市,屎都给你打出来。
英镑不多,只有27万出头,很快点完,未发现什么问题。
到了大黄鱼,他只是掂下分量,差不离就让吴则成打戳做标记,待送回香港再剪开、融掉检查。
金佛一上手,他就感觉奇怪,分量不像是实心的,但敲击的声音又很闷,里边是实心的,只不过填充的不是黄金。
各个角度细细端详,外壳是一体浇铸而成,找不到机关口子,也看不见裂缝,颇似器内藏珍的手法。
他将金佛放在一边,冲吴则成说道:“我听说吴先生对古玩颇有研究,没想着赌一把?”
吴则成轻笑道:“冼先生没发现这尊金佛十分精美?”
冼耀文再次转脸端详金佛,少顷,说道:“的确精美,但我对古玩一窍不通,分辨不出古今,这尊金佛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尊金佛的工艺和我见过的另一尊金佛非常相似,那尊金佛是吐蕃时期的纯金不动明王像,虽然这尊佛像有器内藏珍的可能,但里面藏的未必是值钱的重宝,也可能是时效性很强的一个秘密或一件代表身份的东西,又或者藏宝图。”
吴则成淡淡一笑,“这些东西对我而言,不如这尊金佛本身的价值高。”
冼耀文笑着回应,“是藏宝图就好了,我可以学习学习,藏宝图的故事经久不衰,一直有市场,哪天我若是钱不凑手,可以炮制一份蒋公藏金图,就说前年蒋公命人秘密将3000万两黄金沉没于南海某处,坐标以密文分别记录在七张羊皮上,暗含北斗七星之玄机,吴先生手里就拿着一份。”
吴则成哈哈笑道:“这个数字太大了,民国四十年,何时见过这么多黄金。”
“数字不怕大,故事还可以接着编,挖到了大清龙脉,找到了闯王宝藏,财迷心窍之人会信的。”冼耀文做了个请的手势,邀着吴则成坐在卓袱台前,指着台面的盘子说道:“这是闽南小吃土笋冻,不知吴先生是否吃过。”
“曾经去厦门出差见过,没敢尝试。”
“吴先生可以试试,土笋冻滋味十分鲜美。”冼耀文又指另一个盘,“这个吴先生一定认识。”
“蟹酿橙,在老正兴吃过一次,味道只是一般,有点名过其实。”
“前些日子家里的厨子做了一次,我尝了后也是吴先生这个评价,我一想不对啊,蟹酿橙是南宋江南名菜,无数文人骚客都说好,没道理不好吃,我当时想或许是正宗的做法失传了。”
吴则成摇摇头,“应该不会失传,蟹酿橙的做法在南宋不少文献都有记载。”
“吴先生见识广博,我后来特意去查了资料,又问了几个厨子,才确定做法没失传,我接着查找资料,终于发现了一点端倪,原来蟹酿橙的香橙不是我们今日所熟知的橙,而是一种柚子。
这种柚子原来在唐宋时期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广泛种植,不好吃,很酸,没什么汁水,但它的香气非常浓郁,曾经是贡品,或许杨贵妃当年就用柚香遮掩狐臭味。”
吴则成淡淡一笑。
“因为不好吃,后来有了更好的品种,渐渐就没人种了,也不知道大陆那边有没有绝迹。但这种柚子传到了东洋,东洋人称之为yuzu,不仅广泛种植,还传承了蟹酿橙,演变为他们自己的一道菜蟹肉酢橘蒸。”
说着,冼耀文打开盘里的柚子盖,“只是奇怪东洋人没有用yuzu,而是用了酢橘,这种橘子比yuzu更酸,好像是yuzu和东洋曲橘杂交的品种。
吴先生请品尝,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凉了,在这里热了热,味道可能不如刚出笼的。”
鬼谷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