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羞寒蔺君

第1867章 我们不熟(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867章 我们不熟

第1867章我们不熟

寒沐璟原本都做好要接受他婉拒的心理准备了,乍一听到他让自己过去的话,还以为是她产生了幻听。

她握紧了手机问道:“学长你确定吗?”

黎越:“确定。”

寒沐璟:“你旁边那位……”

黎越语气平和地道:“你先过来,我再跟你说。”

“哦。”

挂断电话,寒沐璟唇角弯了弯,快步走向豪气的大g车。

“学长。”

随着她的走近,程姝姝睁大双眼,有些怔愣地打量她全身。

是个十分惹眼的漂亮女孩。

一袭浅紫色的修身连衣裙,勾勒出她的纤纤细腰,裙下小腿白皙又修长。

精致柔美的脸蛋未施粉黛,眉眼晶亮灵动,眼尾处细长弯翘,典型的勾人桃花眼。

皮肤柔嫩似白嫩豆腐,双唇健康粉润,还有一对可爱的小梨涡,诱得人看了就移不开眼。

头发在脑后随意扎成丸子,鬓角散落几缕发丝,带着些微凌乱美。

说话声音也是软中带甜的,只一声“学长”就让男人眉眼软和下来。

她看着黎越绕过车头,将女孩引到副驾座,还贴心为她开车门,轻声嘱咐她系好安全带。

她从来没有见过黎越这么耐心地对待一个女孩,这让她心里发慌。

黎越回到驾驶位,像是忘了车旁还有个人般,径直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眼看他就要发动车子,她终是忍不住了,上前靠近车门,道:“黎越,不给介绍一下吗?”

黎越手搭在方向盘上,闻言转头看了身旁的寒沐璟一眼,小姑娘双手撑在身体两侧座椅上,正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窗外的程姝姝。

他皱了皱眉,耐着性子对小姑娘道:“这是我以前认识的人,很久没见了,偶遇,聊了两句。”

被定义成【以前认识的人,偶遇】的程姝姝脸色瞬间僵住。

尤其是漂亮女生神色从好奇转为了然,然后又朝她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叫了声:“姐姐好。”

程姝姝没有回应她,只是定定看着黎越,等着他开口。

黎越淡淡地道:“我是跟她解释,免得她误会,至于介绍,我觉得没必要,毕竟,我们不熟。”

我们不熟……

不熟……

程姝姝脸色青白,难堪至极,怎么也无法接受他会对自己说这么无情的话。

她哪里惹过这人不高兴吗?

她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

黎越从头到尾没看她一眼,说完后便直接升起窗,转动方向盘,将车驶离。

寒沐璟从后视镜中收回目光,转向沉稳开车的黎越,道:“学长,那个姐姐还站在那里诶。”

黎越懒懒地应:“哦是吗?”

寒沐璟:“好像在看着你的车。”

她其实想说,人家应该在看着你。

黎越勾唇:“你想多了,也许是在等别人。”

寒沐璟觉得不是,那女人看学长的目光,像是很有兴趣将他扑倒!

别问她为什么知道,因为……

她感觉自己看学长的目光也是这样的()~

黎越见她不语,瞥了一眼,小姑娘正垂着眸,长翘的睫毛遮住了双眼,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有些迟疑,又开口解释:“我和她真的不熟,顶多就是小时候隔着一户的邻居,也不常在一起玩,早几年她就搬走了,我这几年回去得也少,基本见不上面。”

寒沐璟静静听着他的解释,末了才轻轻哦了声。

他能当着对方的面说和人家不熟就已经证明了一切,她还是相信这番说辞的。

心底有点小高兴。第1867章我们不熟

暖暖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