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09章 民族之辨(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09章 民族之辨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笔峒先生就是徐奋鹏,他是万历朝的著名史学家,写了几十本史评、史地著作,评论历史资料详实、立论公允,于天下有莫大名声。

因为他在临川笔架山下设馆收徒,所以被世人叫做笔峒先生。

徐奋鹏的历史思想在前世传入日本,被许多日本汉学家认为是“治国良方”,甚至对明治维新的思想进程都起过指导作用。

他的书之所以有如此效果,就是因为徐奋鹏在评论历史之时严申华夷之辩的倾向非常强,在民族主义这一块属于明代的激进派,甚至能启发两百年后日本的维新思想家建立“大和民族”认同。

李如一得知《民族国家论》的大内容之后就找来了徐奋鹏的杂文比对,此时他先翻开徐奋鹏的《徐笔峒先生文集》卷八,找到那篇阐述徐奋鹏历代王朝正统问题的《古今正统辨》又看了一遍。

徐奋鹏在这文章之中以明初大学者宋濂对于朱元璋的称赞“功高万古,得国极正”开始论述,认为宋濂之所以说朱元璋得国极正,不是因为他顺应民心获得百姓支持,而是因为他“迅扫胡腥,再开天地”。

他进一步阐述,以为明朝是把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给赶了出去建立的国家,所以从上古的唐虞三代以来得国之正统者,第一就是明朝。

接下来徐奋鹏继续分析表示:用这个标准来看,汉唐宋在开国之时都没有将少数民族政权清理干净,他们的政权不是从“胡腥”手上夺来的,所以他们比起大明都可算是伪朝——“以此方之,则为汉唐宋,皆闰位可也”。

徐奋鹏的《古今正统辨》认为一个朝代开创的最正统方式就是带领汉人通过攻击其他民族而建立,除此之外,无论这个朝代取得再大的成果,都不算是绝对正统。

李如一对于徐奋鹏的文字和思想还是颇为赞许的,此时的文人普遍对于华夷之辨有相当强的执念,而且李如一一家比大多数此时人还要痛恨蒙元。

李如一祖上并非江南人士,而是嘉靖以后从西北迁来,李如一的祖父李诩自己就在回忆录中写过他们家因为在关中,曾经见识过蒙古人入侵,因为痛恨蒙古人,顺带着都讨厌元朝的国号,李诩写书时会故意把“元”字用“原”代替,比如把“洪武元年”写成“洪武原年”。

不过哪怕是李如一,也觉得徐奋鹏“汉唐宋皆闰位”的观点有些太过偏颇,宋朝怎么样不去说他,大明的读书人对于汉唐还是十分尊敬的,再怎么样他也无法说服自己汉唐也是伪朝。

看完这文章再品味一遍,李如一总觉得徐奋鹏文字虽然激昂,但是旨趣并不高,他的书中有一种对于关外领土“求而不得,不如毁去”的悲愤意味。

而且这种叙述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也不完全适宜,如果说只有汉唐,故土才是大明的土地,那么大明哪还有对奴尔干都、司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土地的声索和实控权力?

徐奋鹏越是极端,李如一越感觉他文字之中没有底气。

放下徐奋鹏的书,李如一又拿起《民族国家论》开始阅读,只是稍稍看了几句,他就觉得眼前一亮。

和徐奋鹏满纸悲愤的文字比起来,王文龙的文字非常理性。

两人的主旨其实都是号召明人建立一种民族主义思想,不过相比之下徐奋鹏的民族主义非常狭隘,让人一看就觉得难以推行,而王文龙的想法则是一步一个脚印,证明过程环环相扣。

徐奋鹏直接把所有的少数民族政权斥为“胡腥”,认为少数民族都要被赶走,实行绝对汉人统治,而王文龙却认为应该让少数民族也可以建立中华认同。

王文龙解释此事直接用了北宋大将呼延赞的故事。

描写呼延赞一家故事的《呼家将》在此时和《杨家将》《薛家将》一起成为三大家将小说,流传极广,市井百姓不少都听过大宋忠孝王呼延家满门忠烈的话本。

王文龙指出呼延姓出自匈奴,但是到宋朝呼延家族显然对中华民族相当认同,呼延赞为宋太宗冲锋陷阵,赤胆忠心,北宋末年呼延庆还出使金国,受尽苦楚,依旧完成任务。

呼延氏显然不会认为自己不是宋人。

他又举例出鲜卑氏、慕容氏这些姓氏,这些氏族当年也是带着族人内附中原王朝,日久年深后这些姓氏也已经就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份子,和出自中原的其他姓氏后人有一样的认同。

将两人的书对照在一起阅读,李如一觉得徐奋鹏的汉人王朝执念其实就是王文龙所分析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想,只不过似乎是王文龙所说民族主义中偏于狭隘的那一种,有点类似于王文龙书中欧洲人的“纯洁民族思想”。

当李如一读到《民族国家论》对于未来中华民族的展望,他忍不住击节赞叹。

王文龙表示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由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太多,不可能像分裂的欧洲国家一样形成单一民族国家,中原王朝所要构建的民族主义,无论是用汉民族去压制少数民族,还是用少数民族压制汉民族,未来一定都会失败,只能走民族团结同化的路子。

而这样的民族团结,很可能在被侵略或者是团结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实现。

李如一已经被王文龙的理论所说服,他觉得如果大明能够对外殖民扩张,说不定就能够像王文龙预言的一样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认同。

他反复翻阅着《民族国家论》,终于忍不住提笔写出文章:

“王建阳有感于大员岛闽人助倭之事,写作《民族国家论》,其目的并非批判,而是倡导建立‘民族主义’。余观如今谈建阳所谓‘民族主义’之人,其实皆说华夷之辩,此辨究其根本乃是出自方希直《释统》一文。”

“方希直以为天下有‘正统’‘变统’二种,唐虞三代及汉唐宋、本朝,其主有爱民之心,为‘正统’,五胡十六国之君,因其主不可守正,故为‘变统’,然而蒙元是正统是变统?为此一讨论,便是今日华夷之辩之滥觞。”

“……如今王建阳《民族国家论》格局又超华夷之辩,一扫百多年间讨论之窠臼,别开一篇章,日后当可称为‘民族之辨’矣。”

方希直就是方孝儒,这位在朱棣攻占京师后拒不投降、被凌迟处死、诛灭十族的大臣是明初绝对的文坛领袖,整个明代“华夷之辨”的讨论起自方孝孺的老师宋濂,在方孝孺写出文章之后日渐传开。

《民族国家论》提出了一种比“华夷之辨”更有可行性的民族构建方式,而且理论详细,见识远超此时的其他民族主义作品,流传到江南之后,自然很快就受到众人追捧,各报纸都出现讨论此书的文章,在府县学中也经常有人为此书激烈讨论,发表观点。

而李如一所写的文章在这些观点之中是最出挑的,特别是他提出的“民族之辨”说法切中要害,居然不胫而走。

方孝孺的官方评价在朱棣死后就已经改变,此时更是已经被文人捧上神坛,虽然大明官方没有追封他任何官位,但是方孝孺的牌位已经进入南京官方的表忠祠。此时民间对于方家后人极为照顾,嘉靖年间还出过松江府的文奸为了谋求名声自称是方孝孺后裔的事件,此子乱认祖宗,骗到许多士大夫的保举推荐,后来还是被方家人察觉到问题告到官府才了结。

王文龙莫名其妙就被捧到和方孝孺一样的地位。

甚至王文龙的《民族国家论》还传出了山海关,建州女真之中通儒学的人常常关注大明关于“华夷之辨”的新文章,听说了《民族国家论》后也想尽办法弄到翻看。

女真人看了《民族国家论》后全都对王文龙大加称赞。

就是称赞,还是不遗余力的那种,甚至把王文龙引为知己。

这时李成梁的李家军阀和建州女真正是你好我好的时候,努尔哈赤还当着大明的龙虎将军呢,还没有和大明撕破脸。

经常看明人文字的女真人知道在万历年间的大明只要提到少数民族基本上没有啥好词,就差直接把他们当成人形动物了,这常让通儒学、向往得到大明名仕承认的女真人极为失落。

而王文龙在《民族国家论》中表示应该把他们都纳入中华民族,这些女真人中的儒学家顿时觉得王文龙人还挺好的。至于此书之中似有似无的汉民族主体思想则直接被他们忽略了,比起那些叫嚷着华夷之辨的明人文章,王文龙的书中那味儿已经相当淡,女真的儒学家早就被骂习惯了。

大明是天朝上国,满清入关之前注定是自认文化弱势的。

建州女真中读汉书的人,有不人都对大明心向往之。

至于其他的女真人怎么想?他们不认识汉字,也根本不知道有这么本书……

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命之子们带我躺平
天命之子们带我躺平
穿越到玄幻世界,我成了一个不入流的家族族长。 可绑定了家族系统,听到家族弟子心声后,我才知道这个家族有多厉害! 重生者,顶级天赋,长生不死…… 我族里到处都是天命之子! 有这么多天命之子,我这个族长顺顺利利地躺平了!
佚名
一觉醒来变成女孩子逆转开局
一觉醒来变成女孩子逆转开局
关于一觉醒来变成女孩子逆转开局:告白失败后,寝室宿醉的他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女孩子,还和系统缔结了契约?“我不想变成女孩子啊.......”在变成女生后,她结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这也让她原本不完美的过去,破碎的心直至现在填漏补缺,“什么嘛,原来当个女生好像也不错。”
晚妤ovo
打铁娘在后宫乱杀,儿子负责嘎嘎
打铁娘在后宫乱杀,儿子负责嘎嘎
关于打铁娘在后宫乱杀,儿子负责嘎嘎:简介:社恐秦婉穿越了,一来就和个陌生的男人洞房。秦婉社会性死亡了,只能闭眼装死鱼!什么?新郎官心有所属?她成了第三者?那......那这个新郎她不要了,就给那绿茶表妹吧!谁料,她想安稳过日,有些人偏要惹上门。不给饭吃,还囚禁她?没事,姐会撑杆跳!自己出来找吃的。婆婆磋磨,立规矩?没事,姐可是夜猫子,半夜就能来请安。表妹挑衅,上演表兄妹情深?没事,姐擅长挑拨,让
雪至初五
娱乐:你以为只是娱乐?
娱乐:你以为只是娱乐?
关于娱乐:你以为只是娱乐?:穿越到豪门大少爷身上,本以为开启豪无人性的人生。结果却被深深地打脸,豪门大少不如狗,此事天下少有。怎么办?系统傍身还不允许我自己豪无人性?此处不留爷,爷去开新路。且看我如何一步步打脸众生。
温柔不用刀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博览群书!你管他叫小废物?
一场机缘巧合下,陆长生被带入宗门,成为青云峰小师弟 见识过修行之路的残酷,他决定韬光养晦。 师兄修行,他睡觉,同门试炼,他摸鱼,在无数目光见证下,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一直在做一个安静的老六。 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小师弟很逆天!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