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9章 第 129 章
因为大家盖的是自己的家,这动作之迅速,连宣老爹都感慨。
他之前还是带着自己的人努力盖房子,之后就是在各家巡查,看看哪家建的不符合规范,那就重新再收拾一下。
再有王巡查带着兵士们巡逻,码头街后面的民居也是整整齐齐。
荒地村那边差不多,六个村子,每个村子都有小吏带着兵士们巡逻,确保安全没问题,再说现在海边天气也好,大家干活动力也是足的。
一定要在年前有一个自己的家!
就算是个小房子也是可以的!
家里人多的,勤快点的,现在都去自家的荒地上开始耕种了。
这种欣欣向荣的场景,看得纪彬有些触动。
百姓们的坚韧不拔,是最好的写照,他们即使吃了那么苦,承担了那么多重担,可给一点机会,他们就会生根发芽,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活下去。
纪彬从兴华府走的海太城,柴力已经先一步到这里上任了,他在这里之后,也是带着兵士们清理海太城,尽量让海太城有些模样出来。
这里的兵士现在多了些,但也不到两百,可这些人都是佩服柴力的。
当然解救兴华府的时候,也是有柴力在的。
柴力的勇猛很多人都知晓。
即使他少了个臂膀,那又有什么了,多少人有着双手都没柴力厉害。
纪彬这次过来,柴力跟代理海太城的城主也来了。
此地太小,职位最大的也就是城主,跟知县的官衔一样,算是比较特殊的官职。
南军国不止一个城主,都是比较小的地方,才会这么设置。
现在的海太城城主是王巡查手下代管,也在动员大家收拾荒地,收拾房屋。
之前统计的时候,海太城一共两千多人,因为兴华府在发展,能干活的基本都去了那边。
现在留在这边的,多是不好行动的老人跟孩子。
等于就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聚集地了。
也就剩下一千多个。
好在人手,但也好管理,现在只要把主城收拾出来,大家都有地方住就行。
穿衣吃饭分成两种,十四岁以下孩子,五十五岁以上老人,海太城这边可以暂时管着。
其他年龄的男女则要自己想办法。
五十五岁在现代可能还能干体力活,但在古代,也差不多是白发老人,毕竟从小营养不良,吃饭吃不好,干活更是重得不行,自然老得快。
所以设定在这个年龄。
海太城的荒凉是没有人的荒凉。
但纪彬看向他们海岸线上的两个天然港口,海太城不会永远这样。
其中一个港口,再加上很好的位置,很适合建造船厂,另一个还可以做货运港口。
这些地方都会发展起来的。
等到兴华府彻底起来,会辐射到这些地方。
纪彬这次过来,确定了主路的修缮,还有看了看房屋修缮。
这里还有在家照顾孩子的妇女,纪彬看着,对代理城主道:“回头我介绍几个活计过来,你让他们先做着,至少能有点收入。”
这话当然是到城主府之后讲的,说是城主府也挺简陋的,整个城主府里也就代理城主,再加上五个办事小吏。
是真的很惨了。
也不知道哪个官员会被分到这里,估计都要怀疑人生了。
但一切百废待兴,一切都会好起来。
代理城主听说纪彬说的活计,立刻高兴起来:“好啊,你看有没有适合孩子们的。”
这话一说,纪彬头疼,开口道:“反正这里也没什么事,要不然开始扫盲?”
扫盲?
这个词让代理城主愣了下。
纪彬解释:“这里人本就少,还有很多孩子,若是组织起来,让他们开始学习呢?”
纪彬特意强调:“不论男孩女孩,都让他们去上学,算是有个事情做。”
“而且既然把学堂办起来,那些老弱老者们也有事情做,让他们给学堂打扫卫生也好,做些吃食也行。”
“先围绕学堂,让大家都忙起来,不能只依靠官府的补贴。”
不是说不能给,也不是说现在兴华府海太城没钱,而是不能养成这个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这些孩子们。
既然留在了这荒芜之地,也不能真的荒芜下去。
就算是老人,也要他们知道是有付出才有吃食,否则真的要养废了。
虽说兴华府那边的官学都没办起来,但不代表这里的官学不能先做。
孩子们多,这就是希望。
代理城主看着纪彬,只觉得纪彬像是在泛光一样。
他怎么随口就是一条妙计。
他一直在发愁海太城的人要怎么办,纪彬一过来就安排妥当了。
反正这里都是要官府扶持,那就上学!正好让大家都有事情做。
城主府这四五个人,正好分成五个私塾,开始教导孩子们读书,读书总是没错的吧。
有纪彬的批款跟帮持下,海太城这么穷的地方,竟然接连开了五家私塾,不教之乎者也,只教常用字,不管是孩子老人,都能去听。
海太城总共也就一千多人,其中两百多个孩子是适龄读书的,五个私塾分一分,其实也不算多了。
私塾还雇了不少还能行动的老者,帮持着做事,还有一点点铜板可以拿。
海太城算是暂时安稳,等到兴华府码头建设好,接下来就轮到这里。
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