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厉秦悦雅

第七百三十九章 评级考核第一名(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七百三十九章 评级考核第一名

冷芸传音提醒,让陈厉意识到自己表现的太突出,比全身都硬起来的陈勃还要突出,已经引起冷芸的注意,这就让他有站在鬼门关前的感觉了。

他立刻就想放弃,不再继续向上走了。

走的越远,暴露的极有可能越多。

“主人,现在不能停。”

器灵急声道:“冷芸已经注意到你了,让你继续往上走,是她看出你还能走的动,你要是不走了就等于告诉她你有问题,真被她识破身份,天大地大都没有你容身之地。”

现在的陈厉完全没有选择,只能是咬牙着继续向上走。

不过,他已经有些适应内外双重的灼热感。

随着他登上二十二层台阶,体内传来一声雷鸣轰响。

震耳欲聋。

外人却是听不到。

“怎么回事?”

陈厉面露惊慌之色。

这种雷鸣声他很是熟悉。

五雷轰顶术降下雷霆,击中物品时独有的声响。

被雷劈了?

他没有丝毫感觉,但雷鸣声是真实存在的。

“主人莫慌,有我在你不会受伤。”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继续向上走就行。”

器灵的声音中透着几分兴奋劲。

虽然隐藏的很好,但还是被陈厉给捕捉到了。

“你在兴奋什么?”

“主人,我是在为你高兴。”

“老子被雷劈,你高兴?”

“你没有被雷劈……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事后再向你解释吧。”

“解释个屁,老子现在是真的走不动了。”

陈厉也想继续向上走,更不想输掉对赌叫陈勃一声爹,可他真的走不动了,别说是艰难的迈出一步,甚至连抬起脚的力气都没有了,挣扎了几次都没能做到。

“主人,动动脑子,再想想办法。”

“哪怕是再走出一步也行,就一步,加油。”

器灵闻言就急了,连忙加油鼓励。

陈厉没有搭理器灵,而是看着面前的台阶面露思索之色。

动动脑子!

怎么在力竭的情况下继续向上走?

技巧是什么?

如何出最少的力,爬最多的台阶?

他能承受住内外双重灼烧感,而且也没有规定登天梯的时间,更没有明文规定不许停下休息……他谨慎的回头看了眼冷芸,见冷芸看着自己没有什么反应,这才蹲在台阶上大口喘气,忍受着灼烧感,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继续向上走。

前面的陈勃,已经力竭爬不动了。

见陈厉停下休息,他就嘿嘿的笑道:“好大儿,走不动了?”

“好大儿,爹爹先休息一会,等会让你看看什么叫男人的爆发力。”陈厉输人不输阵,冷笑的怼了回去,可收回目光时却注意到陈勃有影子。

影子?

他抬头向前看去,发现其他人也都有影子。

天空无日无月,可人人都有影子。

卧槽!

陈厉精神猛然一振。

他想到对策了。

影隐杀!

没有规定不许使用战技。

不过,他没有大大方方的用出影隐杀。

琢磨了好一会儿后,偷偷摸摸的施展影隐杀。

没有完全隐藏进影子中,他的双脚脚底微微没入影子中,和自己的影子融为一体。

灵魂震颤。

他的灵魂莫名的震颤一下。

可是……

没个卵用。

内外双重灼烧感没有消失。

阻力没有消失,依然还是有深陷泥潭的感觉。

他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脚抬起来。

“尽力了,真的走不动了。”

“主人,还能再试一试吗?”

柳如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
死去的封于修重生在了许三多身上。这一生他不在残缺。携带内功心法入伍。高诚:“那个兵,过来过来,伍六一跟他比划比划!”封于修缓缓摆出龙虎拳,目光低沉,“今日既分高下,也诀生死!”伍六一:???史今:?直
千秋有灵气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倒计时+大女主+绝不原谅】苏妤迩为了丈夫仕途丧失生育能力,七年后丈夫以她不能生育为由要娶平妻。所有人都以为苏妤迩会闹,她却平静的接受了一切。没人知道,在丈夫逼她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定了离开,在倒计时
小兔叽爱码字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我前世是一个顶级大律师。却穿越成为了一个刚刚独立执业的律师,开局就给出了奇葩的咨询。渣男辜负好女孩?管!共同犯罪自首,保证能让渣男不好受!当事人:这都可以?送锦旗,必须送锦旗法院做饭多年的厨师,被第三
佚名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定好的试管婴儿,突然变成了要跟那个男人同床怀孕,一夜缠绵,她被折磨的浑身瘫软!慕少凌,慕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沉稳矜贵,冷厉霸道,这世上的事,只有他不想办的,没有他办不到的!本以为生下孩子后跟他再无关系
堆堆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