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百七十九章 这下真啥东西都往DNA里去刻了(第6章 241K)
agct。
如果把碱基进行赋值,比如a+t = 0,g +c = 1,那么就能把化学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因此一个dna,就能看成一个二进制的数据存储材料。
至于为什么要用dna作为数据存储材料呢?
原因同样很简单。
现在地球每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5000年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信息总和(sour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这也是大数据时代这个词的由来。
按目前趋势估计。
仅明年一年之内,就将产生48zb (1zb = 1012 gb)的数据量。
等到2040年。
全球最少需要一百万吨的硅基芯片,才能存储当年产生的数据。
所以,有人就瞄上了dna。
从技术上来说。
除了二进制效果外,dna能够从头开始进行人工合成,通过固相合成仪即可实现。
另外,dna还能通过pcr技术在实验室中进行大量扩增。
这就保证了能够方便合成大量具有想要序列的dna。
至于dna用于信息存储的优势嘛
自然是存储密度大、能耗低、存储周期长等了。
比如dna存储密度可达到1019bit/cm3,也就是说理论上仅需要一公斤dna,就可存储目前的全球信息总量。
在2012年的时候。
宾大的chura合成技术存储了一本书,包括53426单词、11个图片和1个javascript程序,共527mb 。
随后,他们又将一张动态gif信息存储入dna中,并可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自我复制。
到了去年,也就是2021年。
本土东南大学团队成功将校训「止于至善」四个汉字存入了一段dna序列中,这事儿还登上了sces。(doi: 101126/sciadvabk0100)
但另一方面。
这个技术虽然比较有前景,但局限性也很大。
首先就是成本。
一般来说。
dna的碱基agct要05-1美元一个,也就是3-6华夏币。
由于“耗材”太贵,无论是实验还是民用普及都有些难度。
其次则是读取的问题。
目前储存一部电影,平均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比起电脑硬件周期要长上许多。
当下整个技术最前端的是耶鲁大学erlich带领的团队,不久前他们编码了一个叫做movie 1的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不但能顺利运行起来,甚至还能玩玩扫雷。
总而言之。
这不是一项凭空出现的技术,具备一定的成品基础和可能性,接受度上相对没那么困难。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
就像当初第五代吡虫啉配方外还有第四代这个门槛一样。
光环给出的这个dna存储技术,恐怕依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发才有可能取得成果。
与此同时,
徐云的心中还出现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总觉得这项技术,似乎是为什么其他东西准备的一般。
但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想通到底和啥有关系,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放到了脑后。
也许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吧
总之无论如何。
这项dna储存技术,也是目前他所得到的唯一一项实体技术。
之前的方程和地标顶多都只是有一定技术具现的可能性,不能算是保底的配方。
随后徐云调整了一番呼吸,将目光投到了最后两个光球上。
它们会出现什么东西呢?
很快。
啵~
这一次。
出现在徐云面前的依旧是一张与dna存储技术一模一样的纸片。
技术奖励二连击jpg。
拿到纸片后。
徐云熟练的将纸片翻了个面,看到上头所写的信息时,整个人却是微微一愣:
“好家伙,怎么是这玩意儿?”
只见纸片之上,此时赫然写着几个字:
【人工智能-入门版-可升级】
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