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六百六十九章 论文定刊!(继续日万!)
过了一会儿。
盖尔曼的眼中忽然露出了一丝惊诧:
“唔?”
古兹密特见状眨了眨眼,连忙问道:
“默里,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盖尔曼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抱歉,古兹密特先生,我只是看错了某项数据”
古兹密特对此倒也没怎么在意,此时此刻,他的心绪全然放到了另一个问题上:
“既然如此,两位先生,你们对这篇论文有什么看法?”
或许是担心约翰和盖尔曼没法理解自己的意思。
古兹密特顿了顿几秒钟,又解释了一句:
“唔我是指见刊方面的一些问题。”
见刊。
听到这两个词。
无论是盖尔曼还是屈润普,二人脸上的表情立马都变得有些严肃了起来。
众所周知。
从时间段上来说。
华夏科学家在国际上的论文其实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区分两个时期的节点便是建国前后。
在1920-1949年之间。
…
华夏其实是有不少留学生在顶刊发布过论文的。
比如说赵忠尧的正电子成果,直接上了《nature》。
还有谈家桢先生,他在1930年和李汝祺教授在1934年便在《theameriaturalist》上发布过成果。
该文发表在该刊物vol68,no716,pp252-265一期上。
这篇文章作者的署名单位为北平燕京大学生物学系也就是departmentofbiology,yenguniversity,peiping,a。
标题则是【iaheelytralcolorpatternsofthedy-birdbeetle,harmoniaaxyridispas】,翻译过来大致就是异色瓢虫鞘翅斑的遗传。
虽然《theameriaturalist》的影响因子常年徘徊在4分左右,不过它在生态与进化生物学领域还是很有权威性的。
但是
从1949年到如今这个时期的二阶段,华夏科学家所写的论文想要在国际上发表就比较困难了——这里的华夏科学家特指本土。
其中固然有兔子们自身不怎么与外界交流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政治局势引发的学术封锁。
所以这里的困难不仅仅是指流程,还包括了一些政治影响。
以《physicalreviewletters》为例。
【3】
从三年前创刊开始。
《physicalreviewletters》别说刊登华夏期刊了,连一封来自华夏本土的投稿都没收到呢。
半年前的某次学术聚会上,古兹密特还恰好遇到了其他几家期刊的主编。
当时留在海对面的李政道刚好发表了一篇场论相关的论文,相关讨论度很高。
于是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赵忠尧和钱五师这些同样出名的华夏人身上。
接着再聊着聊着。
话题便转到了那些华夏留学生回国后的情况或者说学术成果上。
即便是此时此刻。
古兹密特都还清晰的记得某位同仁问出【你们还有收到来自华夏的投稿吗】的时候,那一位位主编齐齐摊手的情景。
当然了。
建国后来自华夏本土的论文虽然比较少,但也不是一篇都没有。
例如在1951年。
当时已经回国的华罗庚就在《adianjournalofmathematic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onexpoialsumsoveranalgebraiumberfield”的论文。
这也是迄今有据可考的、建国后的第一篇sci论文——当时sci的概念还没有问世,不过《adianjournalofmathematics》在sci成立的第一时间便入了sci库。
再比如1954年的时候。
一位叫做mamiekwohwang的女士在《amerijournalofnursing》发表了一篇【atextforfreea】的论文。
从标题就不难看出。
这篇论文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还不是抹黑华夏的那种。
可惜的是。
由于wos三大核心数据库scie/ssci/ahci中早期的文献记录存在严重的地址缺失问题,导致1972年之前的很多论文都没法找到归属机构。
因此这位mamiekwohwang的具体身份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
有些说法表示这位是协和医院的王珊林女士,燕京大学本科、海对面硕士毕业,发论文的时候正在协和医院工作。
还有人则认为这是魔都二院(当时叫做魔都医院)的王葵医生,同样也有比较详实的证据。
具体以上哪种说法正确就恐怕只有论文作者本人知晓了,毕竟短期内数据库基本上没啥修复的可能性
…
视线再回归现实。
总而言之。
眼下这个时期虽然学术封锁较为严格,一年到头都可能看不到一两篇华夏论文。
但从政策上来说,海对面并没有在明面上完全限制华夏论文的发布。
新手钓鱼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