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第475章 齐人争家产,公子辩趣闻(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75章 齐人争家产,公子辩趣闻

在油脂的助燃作用下,屋内火势瞬间壮大。

等老农夫、大儿子及小儿子发现,火势已将屋门吞噬,并快速蔓延至整间茅草木屋。

待大火燃尽后自行熄灭,茅草木屋已彻底化为一堆灰烬。

老农夫、大儿子及小儿子亦葬身火海,变成三堆焦炭。

此时,二儿子才姗姗来迟。

原来二儿子自觉愚钝,便主动放弃争夺家产,前往附近的山洞歇息,结果不小心就睡着了。

老农夫、大儿子及小儿子已死,二儿子顺理成章地获得所有家产。

虽然茅草木屋已经被烧毁,屋地却依旧存在。

二儿子清理完灰烬,在屋地上盖起新居,随后娶妻生子,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

姬宫湦说完齐人争家产趣闻,便意味深长地看向公子皇父。

“依尔之见,此则趣闻是在说明何种道理?”

公子皇父狐疑道:“趣闻如此古怪,为何外臣从未听说过,莫非是有人恶意虚构?”

姬宫湦笑道:“尔混迹宋国军旅,未曾听说亦实属正常。”

“外臣仍觉趣闻为虚构。”

“为何?”

“老农夫、大儿子及小儿子均被烧死,二儿子在山洞睡着,如何得知详细过程?”

“兴许是有旁人围观。”

“旁人若在屋中,将会被一同烧死。旁人若在屋外,又如何得知详细过程?”

“孤王属实想不到,尔对趣闻竟能有这般见解?”

公子皇父坦言:“天下诸侯国中,属宋国趣闻最多,几乎皆是他国子民恶意虚构,只为嘲笑与讥讽宋国子民。”

姬宫湦忍不住颔首:“宋国趣闻确实最多。”

公子皇父道:“此类趣闻大多漏洞百出,只需简单辨别,就能发觉其何其可笑。世人却仍以之作乐,外臣对此最难以忍受。”

“世人无知,不必自恼也!”

“外臣每次听闻宋国趣闻,均会忍不住辩驳,从未有过败绩。”

姬宫湦打趣道:“天下趣闻千千万,恶意虚构一大半。姑且不论齐人争家产真实与否,能够为他人所知,必定是一定道理。”

公子皇父直接反问:“不论真实与否,又何来道理可言?”

姬宫湦道:“若是真实发生,尔以为此事如何?”

公子皇父颇为不屑:“无非便是告知世人,大儿子与小儿子聪明反被聪明误。二儿子主动放弃争夺,却成为最终受益者。”

姬宫湦笑问:“有何不妥?”

公子皇父认真道:“即便是杂草,亦知争抢光照与雨水。主动放弃争夺,根本不可能成为最终受益者。”

姬宫湦刻意放低音量:“鲁侯称便是实例!”

公子皇父顿时语塞。

姬宫湦接着道:“鲁侯称从未参与鲁国内乱,最终反而由其继任鲁国君位。虽说是特例,却也足以说明确实可能。”

如此明显的提示,公子皇父终于反应过来,姬宫湦是在暗中撺掇自己,不参与公子司空与公子廪父争斗。

等二人同归于尽,自己作为唯一的嫡子,便能名正言顺继任宋国君位。

至于二人为何会同归于尽,宋公白是否像老农夫一般,因为二人争斗而薨亡,公子撝最终下场将会如何。

公子皇父确信,姬宫湦早已暗中完成布局。

螽斯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双世笺
双世笺
将军府薛洛,从小身患怪病,人人都说她这辈子婚事没指望!可全都城姑娘都想嫁的永乐王李玄然,偏偏就看上了她这么一个不祥之人!李玄然百般讨好,与她共度重重危机。 薛洛决定,就嫁他了!正以为能岁月静好,一次意外,薛洛才知自己是重生之人!上一世,薛家满门被灭,李玄然袖手旁观,而她崩溃自刎;这一世,她要向所有背叛之人一一讨还!可为何,背叛她的李玄然,似乎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重生,真的是因为自刎吗?
千江入月
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
大明:进攻型御史,朱棣崩溃了
朱武穿越了! 成为了成国公私生子,被朱棣封为御史。 激活了御史系统,只要弹劾他人成功,就能获得奖励。 于是,小小御史,开始搅动风云。 随后,朱武不是在弹劾人,就是在弹劾人的路上。 朝堂文武百官瑟瑟发抖,朱御史,别弹劾了,饶命啊!
半点墨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真嘟假嘟?剑帝重生成废材?
前世作为最年轻的的天才,他剑、丹双修练,年纪轻轻领悟就剑意,成为神武剑帝第一人! 他年仅六十岁便获封剑帝,却因正魔大战不幸损落…… 同时身在百年后的一名被废修为的少年天才睁开了双眼…… 这是一个满级修为重新修炼小号的故事,一路打怪升级继承自身遗产走上人生巅峰。
佚名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天空之光
天空之光
夏光清水本来是一名普通的社畜,但忽然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银色巨人对他说了一些话,起初他并没有在意这些问题,但后来随之怪兽的出现让他重视了起来,他获得了天空之光的认可,也见证了高山我梦与藤宫博野的理念不同,大大出手,他在一次次的迷茫之中逐渐找到了自我,然而次元的崩裂导致未知的危险降临到这个星球,让他们不得再次奋战。
梁上仙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