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38章 新顺元年的除夕(完)
后续王三又交代了一点军事方向的规划,后续大部分是关于军工这一块的,但军工王三并不打算交给军队自己运营,而是转给了自己麾下。
分为两个派系:国营将作监、国营兵仗局。
由各军根据需求提出方向,将作监、兵仗局下属的各家单位去出方案,竞标,洽谈,最后在兵部的瞩目之下,完成契约,并生产交付。
这样一来,两个不同的国营军工系统,也能产生一定的竞争。
交代了军工,王三继续道:“接下来就是讲武堂的改建,为了契合现在发展的需要,孤决定开启军校系统。
讲武堂任然保留,校长仍然是我,负责进一步的筛选和指导。
而军校,由将来退役的老将们担任山长、祭酒、训导等。
当然,现在你们都要随战,校长暂时孤来挂名,你们每次在讲武堂内进修的同时,也要匀出时间进入军校教习学子。
军校的学子,都是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孤儿,七八就开始训练,等将来局面稳定了,再调整军校的升学模式。
当然,军校不止教习兵法、操演、要有军工研发、堪舆等等内容,毕竟现在的战争、执政、商贸的趋势,就是细化分工,强化合作。
需要人才的地方太多了,但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全然兼顾。
现阶段我们没有时间培养复合人才,那就先分化,再复合,用量取胜。”
王三说完,上下也没几个人反对,不管是军校还是学校,王三的态度都是用量取胜,真正践行科举制度推行以来的分科取士。
毕竟王三写的五年计划中,就有学部课纲的计划,分出七科:文学、数学、武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
要命的呢!
王三看下边没有反对,点了点头:“军事方向规划就到这里,军事上就是这样,接下来说一下行政方向。
第一,行政。
六部不够用,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农、商、学、医、税十一部。
六部之上,设立内阁,改为一任大学士任职五年,五年之后可连任一届,不合格就更换,退阁之后,如未退休致仕,可发地方巡抚或留置京中任内阁顾问,不设品轶,只为咨询。
内阁辅臣数量不限,但必须保证三个以上且为单数,方便轮值和票拟。
第一届内阁人选,春耕之后孤再发出来。
品轶为某殿大学士从一品、某阁大学士正二品,文武皆可入阁。”
第一条出来,场内哗然,但王三抬起手压了压,将所有想要出来说话的人给压下来:“内阁配置一旦确定,除了皇帝任免,否则稳定过完一届之后才能弹劾。
私德什么的,别乱喊,朝廷要的是办事的人,只要不是出现十恶不赦的大罪,就没必要胡乱换人。
同时,内阁辅臣一旦入阁,不兼诸部职能,内阁与诸部、大理寺、军区等之间如果需要协调,必须一同面见皇帝。
当然,武将虽然可以入阁,但军区调动,只需要经过皇帝身边的枢密院调免就成,武将值阁,只是协调户部支给的军费开销,以及兵备道兵源配给,外加退役军士们的复员生活对接等事宜。”
重磅炸弹一丢,文臣这边,尤其是前明时代加入的人,包括洪承畴、刘应遇他们,也都深吸一口气。
该怎么说呢?限制年限很危险?还是内阁辅臣更进一步变成皇帝的秘书处很危险?
洪承畴抿着唇想了一阵,叹息道:制度没问题。
只能说新顺王很聪明,一人一届五年,最多可以任两届,两届之后要么外放,要么留置作为顾问。
也就是说,内阁的作用,其实更多还是协调、票拟,王三抓的重心,是枢密院,是军校,是讲武堂。
“嗯,大体就是这样,哦对了,武将这边有讲武堂,文官这边也得有官员进修的地方,就叫崇文阁。”王三提了一嘴,“往后官吏进修,就进崇文阁,孤也亲自教导。”
“谢陛下恩典。”不少人都躬身,这确实是恩典,能进崇文阁,就跟进讲武堂一样,得见天颜,对于之后的升迁,大有裨益。
“好,那么第二,工业:国营军工为主,鼓励私营手工作坊,尤其是棉纺、羊毛纺这些产业,但矿业、盐业等类,依然是按照国产专营的工作做。老规矩,分为计划内,计划外,解决了计划内的,计划外的创收,大部分就能用在本地财政的支配,比如道路基建、学校、水利等内容。
第三,农业:以国营农场为主,各村集体土地,鼓励村内家庭联产和县域合作联产。
不管如何,土地的分配必须巡查监督到位,严格控制各户下的土地数量,按照现阶段地方送上来的土地持有者数量,我这里做个成分分化。
事关农业,所有人都必须打起十万分精神来办我接下来的交代的事情!”
文臣们连忙一凛,神情认真,洗耳恭听,王三这才继续道:“孤决定每户根据土地持有数量,将各户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佃农、赤贫这六类。
地主户为水田、旱田百亩土地以上的户,不管户下人口有多少,只要达百亩,就是地主户。
愿意配合我新顺国的重新分配土地的地主,只要没有犯下命案的,准赎买、分拆户头,但户主一家,直系三代必须跨省迁往别的城市农场,劳改一年。
一年后可以选择落户城市,成为城内居民,同时按照赎买土地五年内耕地价格的八成折兑成标额债券,并鼓励他们劳改之后开办工坊。也可以选择迁往边区落户,继续经营农业,如果选择这个,土地就不折兑债券,改为折兑现钱。
如果反抗不愿的接受土地分配的,一律打倒,清算,该杀的杀,该灭的灭,劳改全部按照起算五年。
至于其他,富农户土地要压到八十亩以下,中农户要压到五十亩以下,贫农户要压到二十亩以下。超过必须赎买,不接受按地主论,严打!
因此农业上的任务是,五年内,将陕西、宁夏、陇右三省的佃农户、贫农户消灭掉,将地主户和富农、中农、贫农手中匀出来的土地,优先分给佃农和赤贫。
当然,为了限制后续的土地过分集中在一两户手中。
孤的想法是,设计二十亩以内的承包租一阶、二十亩开始,每多十亩租金就上涨一成,到了五十亩开始,从一成变成五成。
也就是说21到30亩为11倍、31到40亩12倍、41到50亩13倍、51到60亩18倍、61到70亩23倍、71到80亩28倍。
当然,水田、旱田、草田等各种分化,各地视情况来调整。暂时上,保证大部分人可以分到土地,先能不饿死再来谈后续。
当然,鼓励家庭联产,和几个村之间的合作社建立。
可以采用股份制激励,根据现行的工坊正在推广的内容,拓展到民间,这么锚定怎么分红,让吏员到地方好好摸索,试点,然后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你们觉得如何?”
文臣这边也思考了起来,但仔细想想,眼前的这位爷禁止文武大臣下地方兼并土地,同时将他们的家产全部挪到债券上边,目的自然是为了让文武百官的收税方式,从竭泽而渔似的土地兼并转到长期收租上。
虽然不能豪富,不过却实在的给他们未来一代人奠定了发展红利。
相当于提前拉他们上车,让他们靠近前排的位置。
离前排进,机会也就更多,他们也能更快转型,更快知道政策,这样也能保证传承。
同时,只要土地兼并不发生,生产力迭进,能保证上上下下大量人口基本生活,但凡有一口吃的,不饿死人,老百姓也就不会造反了。
文臣们比武将们多点思量,虽然不知道前景如何,但至少现在新顺国已经在做的,看看成效吧。
过了一会儿,贺天岸走上来,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疑惑:“启禀大王,既然计数是按照户来计,那么就难免会大地主分户留中,他们若是继续作威作福,那到时候岂不是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