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是段誉我怕谁

第500章 回京城(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00章 回京城

“段师,喜事。”

“宫中传来的消息,纪刚真的要对你动手了。”

段誉三人一听这话,顿时明白朱高煦的意思。

这一路消耗时间,原来都在磨纪刚的耐心。等到现在,纪刚耐心耗尽,他就会急不可耐地动手,这便是朱高煦所求的。

“段师这个指挥使虽是散官,可一旦纪刚身死,那锦衣卫必定会以段师马首是瞻。本王在此,先祝段师拿下锦衣卫。”

朱高煦笑容灿烂如春花。

他所祝贺的是段誉吗?

显然不全是!

至少其中有一大半是为他自己。

当然,两人也算是达成共识,利益相关,倒也不算是错。

看他一脸灿烂的笑容,段誉也是一笑:“如此,我也要在此恭喜王爷,离大位又近了一大步!”

“哈哈……同喜同喜!”朱高煦极是高兴,一副两人初相见时的模样。

再往前走一段路,便见到身着飞鱼服,腰挂绣春刀的锦衣卫骑马而来。为首的,是一千户大人。但被这群锦衣卫簇拥在中间的,却是一位红袍太监。

这太监右手执马缰,左手高抬,手中举着一道黄色卷轴。看到段誉一行,这太监立时高声大喝:“皇后懿旨,宣锦衣卫指挥使段誉入宫晋见!”

随着这太监的声音,街道上,跪落一片。

唯有段誉几人站在原地,束手而立。

“大胆段誉,皇后懿旨你为何不跪接?无法无天,给我拿下,即刻押入诏狱候审”

说这话的还是那位太监。

他太急了!

汉王就在左右,此时怎么拿人?为首的千户一脸为难色。

这死太监,不按商量好的行事。果然,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但事已至此,这千户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锦衣卫千户方江拜见王爷!”

“你们……哼!本王现在就去面见父皇,替段指挥使问一句:阵前军功累累,入京便入诏狱,这锦衣卫的脸面究竟还要不要了?”

说完,朱高煦一脸怒意地踹开方江,往皇城的方向而去。

神宣真人和慕容青治自然紧随他离去,独留下段誉一人在原地。

方江一脸尴尬色,朝段誉拱手施礼:“下官锦衣卫千户方江,拜见段指挥使。”

“嗯,他叫什么?”段誉伸手指向马背上的小太监。

“回大人,司礼监小太监黄三。”

“我要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这事你去办。如果你办不成,那你最好希望我死在诏狱中。不然,就是你死全家。你们这些人,都会死全家!”

听到段誉这话,方江等锦衣卫暗暗叫苦不迭。没办法,他们还真不敢违背段誉的命令。

有的人,心里冒出一些小念头。只是,这念头才生出,便又听到段誉那阴冷的声音。

“如果,有消息传出来,他的死和我有关,你们这些人同样得死全家。”

这就是威胁!

可面对强势的段誉,他们还真没办法。

看一众锦衣卫如狼似虎地盯着自己,黄三吓得全身发冷,指着段誉道:“我……我只是依令行事,你……你这人怎么能恨我呢?大人都不计小人过的!你报复我又有什么用呢?”

笔落风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国公府来了位表娘子
国公府来了位表娘子
邱枝意是北境侯府娇养的女郎,生的香娇玉嫩,杏眸弯月眉。前世借居京师国公府,嫁的不堪,过得凄惨,夫婿不疼,守着活寡,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损。重活一世,欺辱她的人,她逐一反击。……
施九
迟来深情比草贱,我死后你哭啥
迟来深情比草贱,我死后你哭啥
六年婚姻,当牛做马,本以为能够暖化她的心,没想到却等来她的白月光回国,而我只不过是和她白月光有几分像的替身。 我身患绝症,她都不曾看我一眼。 我死的那天,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直到她看见我的尸体,她却像疯了似的抱头痛哭。 那一刻她才猛然惊觉,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束光已然黯淡。 然而,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 我的离开,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懊悔之中。 大雨中苦苦守候在我的墓碑前,任雨水湿透全身;她放下所有
小白菜
桃花马上请长缨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桃花马上请长缨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 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 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只为了不让远在战场的他担心。 本以为待他荣耀归来,可以给她一个拥抱,一句辛苦夫人了。 可她等到的,却是他带回的一个女将军,他要娶那个女人做平妻。 他:“你的一切,都是我和她在战场上拼杀来的,你还
佚名
萧凡龙妙音
萧凡龙妙音
萧家长子是个废物,被弟弟打个半死后送到个丑八怪的床上,来换取修炼资源。 他却绝处逢生,意外激活了诸天至宝:周天行斗图! 每击碎一颗星辰都会获得灵丹妙药、武功秘籍—— 从此,这个人人看不起的废材赘婿,走上了逆天称皇之路!
佚名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将门出虎女,作为父亲的女儿,我自然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空降成为党委书记后,我就明白了我的使命! 且看我如何带着群众脱贫致富,一步步走向小康和新世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