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61章 流言
夜半的大都城墙,显得分外的落魄,如同一个未老先衰的妇人,无人赏识而独自哀怜。
与她相伴的,只有凉意渐起的秋风与城外一望无际的枯草。
一个更显落魄的身影,自枯草丛中,跌跌撞撞地摸向城门口。
“谁——”被惊醒的城门守卒,懒洋洋地问道。如例行公事般地甩出长枪,捅向黑影。
“别、军爷别捅……”黑影惊叫道:“我是梁王府上的李二牛,不是贼人。”
“梁王府上?”守卒根本不想多问,摇摇长枪说道:“给老子滚一边去!”
“我、我要进城啊……”
“再不滚,我真捅了!”
李二牛只好闭上嘴,缩至墙根,找个凹下的小坑蹲下,继续往脸上糊着鼻涕与泪水。
西北一行,李二牛只享受了半个多月的温馨,却又被迫重返可恶的江湖路。
原以为可以在那里一直赖到前往吐蕃的显哥回程,却被甄公子连骂带踹地赶回大都。
命苦呐……
只是李二牛也知晓自己在赵复临终之事上犯了个大错,虽然心里不舍,却也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大都。
瞧着周边已经没什么人影,李二牛顺着墙根往东南角摸行。找到一个小小的豁口,熟练地爬行而过,就此翻入大都城。
回大都第一站,自然便是到太极书院,确认那临终的赵复到底是死是活。
李二牛摸出几根布条,绑紧自己飘落的裤腿,便化为一只肥硕的狸猫,顺着阴暗处,轻身向太极书院潜行而去。
伫立于东南城角之处的太极书院,静谧而肃然。
有数个衙役正懒洋洋地抱刀蹲守于书院门前。
李二牛绕到书院后墙,寻到一个狗洞,费了半天劲,才将自己塞进去。
赵复的草屋就在不远处。
透过半闭的屋门,可以看到堂屋已经成为一个灵堂。
中间挂着一个凄惨的“奠”字,供桌上摆着数碟果品,两根粗大的白烛忽闪忽灭。
桌前,跪坐着两个学子,正默默地往火盆之中,慢慢地投入一些纸钱。
果然凉了……李二牛心里跟着拔凉,缩着身子从狗洞退出书院。
转眼,便消失于夜色之中。
……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鱼的记忆是短暂的,其实人的记忆也未必好过多少。
春末夏初的那场危机,只是过去半年时间,绝大多数的大都人便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苦楚。
有些人是因为忙于每一天的生计,苦于明日的柴米油盐,根本无力去念及昨日所发生过的事,也无法为后天的到来做计较打算。
有些人却认为这样的危机,根本动摇不了这天下的局势。在他们眼中,这不过是小儿之怒,稍加安抚便可过去。
不是所有人都有忧国忧民的心思,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百姓的衣食而操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心为国为民,不求任何回报的伟人,终究只存在于史书之间。
半年多以来,大都少了十数万的驻军,也走了无数的官员小吏。这些其实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商人渐渐零落,货物渐渐稀缺,粮价又开始慢慢攀升,便让绝大多数的百姓又开始陷入了慌乱。
如同面对提前到来的寒冬。
更让人觉得惶恐的是,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各种谣言,开始疯狂地肆虐大都百姓愈见脆弱的神经。
有人说,此次的粮食涨价,将比春末更狠更绝。因为这不是因为江南糟粮断绝引起的涨价,而是本已控制了大都粮食贸易的那些畏兀儿商人,以这种手段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朝廷为了度过上次的危机,强行征购畏兀儿商人大量的粮食。征购的价格极低,卖出去的价格却依然高昂。本该归于商人的利润,活生生地被官府吞入腹中。即便如此,官府还欠着那些粮商巨额未付的粮款。
大部分的畏兀儿商人因此面临破产的窘境,这可比囤粮居奇还让百姓感觉到恐慌。
有人说,北平王那木罕早有异心,是畏兀儿将官未雨绸缪,准备协助将其捉拿归案。却被污蔑为杀人凶手,如今全都含冤入狱,不得昭雪。因此,大都之内所有的畏兀儿商人,都愤而罢市,以示不满。
于是,又一波的粮食抢购风潮,开始席卷大都。
与其相伴的,是一些更加让人瞠目结舌的流言。
有说北平王之所以在东北起兵,是因为大汗皇帝早已因病去世。此时在皇宫中执掌这个帝国的,不过是一个年轻、多情却又欲壑难填的皇后。她隐瞒了皇帝的死讯,构陷北平王,试图扶持她的亲生儿子登上皇位,牝鸡司晨。
为了防止这个国家被一个女人所败坏,北平王已经攻下辽阳,不日将起兵攻向大都,以扫清朝中奸佞。
与之相应的,还有远在云南的梁王甘麻剌,也已经自云南发兵北上。作为嫡长孙,梁王的目标,自然是为了皇帝之位。
一旦北平王与梁王的兵马汇聚一起,大都皇宫将指日可下!
还有一些更加奇怪的流言,说大汗皇帝得位不正,利用汉人抢了他同胞弟弟的大汗之位。如今,远在西域的窝阔台后人海都,才是大蒙古国汗位最正统的承继之人。因此,海都已经与铁穆耳结盟,准备瓜分这个帝国。漠南、中原与江南,从此归铁穆耳,漠北西域与吐蕃,自此划与窝阔台汗国。
真真假假,才会被称为流言。
只是常人无法分清,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有些流言,不过惹人一笑,有些流言却越传越凶。
几个王爷开始争夺太子之位,相信的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这种发生于皇家内部的争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皇后控制朝政之事,则让许多人感觉到了愤怒。
难怪,形势变得越来越糟糕。难怪,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与其他朝代一样,蒙古国同样经历过被女人统治过的痛苦。当年,窝阔台汗去世时,本当由其长子贵由继位。可是其母乃马真却借机把持朝政,致蒙古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若非耶律楚材勉力维系,当时的蒙古国早已分崩离析。
老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