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98章 议亲征:用江东的粮打北伐的仗(求
刘备令使者快马返回冀县,召诸葛乔来南郑。
只是这图纸看起来颇为复杂,一时间也难明其理。
“可将孙权给的二十万石粮食交付给益州的豪族商人。”
“管仲的疲国之计,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并非强调要让敌国变得比以前更弱。”
主意是诸葛乔提出来的,诸葛亮自然不能让诸葛乔闲着。
孙权若真的效仿,那跟东施效颦没什么区别。
金城、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五郡传檄而定,让凉州维持了和睦。
“陇右的豪族巨室,更是主动提供钱粮,希望能分一杯羹;金城、武威等郡亦是传檄而定。”
“再驱逐张既,平定金城、武威等郡,怎么也得花个半年时间。”
刘备、诸葛亮和法正皆是神情一肃,凑近一观图纸。
诸葛乔笑道:“陛下多虑了。”
倘若凉州未平,刘备还会让诸葛亮西进五丈原,替诸葛乔争取平定凉州的时间。
“可有了这曲辕犁,孙权不仅可以再开垦十万亩良田,也能以此为交易,获得江东豪族的支持。”
“伯松不用疲国之计,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岂不是在给陛下树立一个更强大的敌人。”
“曹操尚且得陇望蜀,孙权得了淮南,又岂会不念着徐州富饶之地?”
诸葛乔鲸吞了凉州,可诸葛亮在汉中还在筹谋准备。
“朕如今亦是深有感触。”
诸葛乔不由笑道:“孙权还真是胆怯,曹丕派个曹仁就不敢打了。”
“不用孙权去费口舌,江东的豪族就会支持孙权去取淮南。”
“昔日管仲以齐纨鲁缟让鲁国臣服,又以衡山之谋让衡山国臣服,皆是在疲弱敌国的国力。”
法正是最懂刘备的,当听到刘备用曹操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法正就知道劝不动刘备了。
二十万石粮米,足以让十万人吃上三个月了!
孙权虽然是盟友,但也不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或许就是天命在汉。”
刘备这忽然要亲征,那么一应的准备就得以东进武功山为主了。
诸葛乔却有不同的看法:“法侍中,这江东士民,是否是大汉的臣民?”
刘备哈哈大笑:“有备无患。若非伯松昔日在荆州的努力,也不会有今日的机遇!”
“我等是大汉的臣子,是大汉具体的施政者。施政者考虑的,不是该不该,而是能不能。”
“遥想当年,朕亦曾亲手鞭督邮,念头通达,何等的意气。”
经济效益的不对等,让农业国家很难超越科技国家。
诸葛乔摇头:“当时并未想这么深远。只是想尽可能的让益州的豪族商人去江东购买粮米,增加益州的储备粮。”
模型加图纸一对比,刘备三人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
“齐纨鲁缟和衡山之谋,虽然削弱了他国的国力,可受害的却是百姓!”
“可若江东能大批量的生产曲辕犁,江东豪族的人力和畜力就必然会有冗余。”
诸葛乔见状,又自怀中取出曲辕犁的模型,呈现给刘备三人。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法正提议:“陛下,不如召伯松返回南郑商议?这凉州诸事,我等还需要了解更仔细一些。”
“不是陇右羌人对我敬畏如神,而是陇右羌人对大汉的凉州刺史敬畏如神。”
诸葛亮轻叹:“等伯松来了南郑,再从长计议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他若不取,今后再无机会了。”
“朕老了,云长和益德也老了。”
只要储备粮不动,孙权就奈何不得刘备。
“当时我也没想到,会在凉州遇到马钧这样的奇才!”
诸葛乔面色微凛:“既然都是大汉的臣民,那他们就不是敌国之民。”
“望陛下谨慎,当以国家大事为重!”
结果,万千理由尚未出口,诸葛乔直接大力支持,连想都不带想的!
诸葛乔眼有黠色,故作惊诧:“陛下亲征,乃是为了兴复汉室,又不是去关中巡游。”
刘备恍然,惊讶问道:“伯松昔日让益州和江东的豪族商人,在长沙自由贸易,莫非也是预料到了今日?”
法正直接将皮球踢给了远在冀县的诸葛乔,谁点燃了陛下的战意,谁就来劝谏陛下。
作为定计者,诸葛乔自然知道将曲辕犁卖给孙权,会让江东变得富庶。
“这年轻人,要有朝气,偶尔有些急躁也是正常的。”
这一通宣誓般的支持,不仅诸葛亮和法正愣住,连刘备都有些惊诧。
“陛下乃是大汉的皇帝,是大汉的最高决策者。决策者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而是该不该。”
诸葛乔不假思索,拱手慨然:“陛下要亲征,何须旁人同意?”
神纹本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