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红色特工之代号不死鸟

第452章 总是被轰出会场(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52章 总是被轰出会场

众人皆戏谑地望着项楚,准备看他的笑话。

项楚不闲着,从皮箱里取出一堆中方与鬼子的兵士、兵器等小模型,在讲台上一字排开,就像小孩摆自己心爱的玩具一般。

众长官感到十分地新奇,这讲课有点意思。

津津有味地看项楚将小模型吸附上了地图。

众长官皆惊呼出声:

“模型竟然是带磁铁的?”

“感觉他在布武汉战场。”

此时,上尉李参谋奔了进来,大声报告:

“武汉、南昌受到日机疯狂轰炸!”

“不用置疑了!快讲如何对日作战吧。”

一道威严的声音从茶色玻璃房间响起。

正人一听立即停止交头接耳,正襟危坐。

项楚微笑点头,侃侃而谈:“诸位长官!对日作战贵在持久。在先生的英明领导下,我方将士经过一年浴血奋战,誓死扞卫国土,消灭鬼子军队无数,击碎鬼子三月亡华之梦想”

“好!”

项楚大拍马屁引来了更多马屁精的热捧。

宋夕灿然而笑,项楚讲课已如她所愿。

如此却引起了反对派长官们的极度不满。

一位长官讥笑道:“楚公!你说对日作战贵在持久,可是如何持久啊?哈哈!”

项楚郑重其事地回答:“按照先生所说,以空间换起时间,正面战场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后战场运动战、游击战袭扰,全民全面誓死抗战!”

另一位长官取笑道:“不惜一切代价就是决开黄河,以水代兵?”

如此等同触犯了重要人物的逆鳞,一会议室的人鸦雀无声,看项楚如何回答。

哪知项楚狡黠笑道:“花园口不是被鬼子的飞机大炮轰开的吗?难道是在座的某位炸开的?”

“对!就是被丧心病狂的鬼子轰开的。”

众长官们齐声附和,甚至有人也笑出声。

该长官还不服输,大声嚷嚷:“和谈呢?为什么要跟鬼子和谈?”

如此又是逆鳞,众人皆默不作声,继续看项楚如何说。

项楚笑道:“凡事要讲策略,和而不同,谈而不降,拖延时间,争取支持,西方大战一触即发,届时结正义之方为盟,中华必定胜利。”

有长官提问:“楚公!如何防止有人投降?”

此时,八路军的代表出现在了会议室门外。

项楚不想拖延救同志的时间,不以为然地说:“派对党国忠诚的人走假投降的路,故意拖延鬼子时间,让真想投降的人无路可走。”

此话一出,那些真想投降的人顿时怒不可遏,纷纷指责:

“一派胡言,怎么还能如此讲课?”

“对!把他轰下去,太不像话了。”

“赶紧下去带头投降去吧,汉奸!”

重要人物不发声,也没人敢起来反对这群人。

项楚干脆收起地图和模型,一股脑地递给陈部长,笑道:“陈部长!既然这课讲不下去了,我这幅地图和模型就送给你吧。”

陈部长急忙接过,激动地说:“太感谢了!”

项楚朝会议室后门边的宋夕望了一眼,拎起皮箱潇洒地走下讲台,走出会议室。

他向门外的八路军代表点点头,走向会议室后门口等候他的宋夕,叹息道:“唉!讲得太差了,总是被轰出会场!”

宋夕挽起他的胳膊,莞尔笑道:“不!讲得非常好。”

此时,会议室众长官都往外走。

八路军代表走到陈伏身边交涉:“陈长官!我们3个人被你的人羁押在了黄山路99号,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没有的事!我上趟卫生间。”

陈伏矢口否认,捂着肚子奔出了会议室。

凤飞凰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铁雪云烟
铁雪云烟
庞钠文
官场狂飙:从弃子走上权力巅峰
官场狂飙:从弃子走上权力巅峰
区委一秘祁东来因领导猝死受到牵连,却意外得到领导夫人的垂青。 一场意外的结合,开启五阶升迁之旅; 一本收录诸多秘辛的日记,通关通天仕途! 从此,祁东来的仕途,在风骚中凯歌前行!
佚名
曹操的痞军师
曹操的痞军师
建安十二年,曹操谋主郭奉孝病逝,享年三十七岁。 后世之人惋惜之余,不免疑惑于这位英年早逝的鬼才留给曹操的遗策。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挽歌行人
快穿:尤物穿成万人嫌工具人女配
快穿:尤物穿成万人嫌工具人女配
【万人嫌逆袭万人迷+年龄差+男配男主全攻略+无脑玛丽苏+深度狗血+各类修罗场+无固定cp+男全C】 姜恬,生前是著名渣女,死后被主神招揽,成为女主组所向披靡的最佳宿主。 谁知她无意中闯大祸,被分配到万人嫌女配组下属难度最高的分部——大龄工具人分部。 处心积虑谋财的住家保姆,为了生存不惜一切的离异女,丈夫去世想改嫁的寡妇…… 各种各样身世凄惨、让人恨之入骨的工具人角色,都由姜恬接手。 她的主线任务
灼青
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
修仙之途:从渔村少年开始
我本是一个普通的渔村少年,因极高的修炼天赋被收入青阳宗,却陷入一场针对我的陷阱之中…… 在一次次与他人的勾心斗角中,我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了一个有棱有角的人。 我的修为越来越高,而我的“老邪”名声也因此越传越广。 修仙问道,能人居上!一个过度善良的人,终究不会走到最后。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