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9章 考古队,专家云集!
微微皱眉。
“这谁啊,把实习生带来干什么?”
“哈哈哈!!孙副教授,您可眼拙了!!”
裴文哈哈笑了起来,走进屋。
“这位职称可还比你高半级呢!”
“啊?”
孙老头闻言不敢置信的看了一眼。
旋即脸上微微发红。
没有对李景霖年纪轻的狐疑因为孙老头见过太多天才。
更没有对李景霖身份或者能力的质疑。
废话!
这人要是个菜包,怎么可能来到这里。
“这位”
“啊!音乐研究所那边推荐过来的,叫李景霖,行走的乐器百科,在乐器学上很厉害的。”
听了裴老的话,孙教授眼前一亮。
便赶紧跑过来,热情的拉住李景霖的胳膊,就往桌子这边拽。
“来来来!李教授!”
李景霖苦笑一声,也没躲避也没反抗,直接跟着孙教授就来到了桌子旁。
“李教授,您来看看,这玩意是什么?”
看到考古拍出来的图片后,李景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帮人分不清这件乐器。
外形朴实无华。
一根中通骨管。
上面七个孔。
也正是因为太特么朴实无华了,所以真的没有什么能够确认的特征。
很难归类!
而且,这次出土的样本不少。
形状规模各不相同。
有七孔,有八孔
令人摸不到头颅。
目前,在考古队。
这件文物,暂时有两个名字。
【贾湖骨管】
【鬼东西】
乐器的分辨,实际上是很严谨,并且很麻烦的一个学科。
鬼知道光是一个笛子就有多少分支。
如果贸然就说这个器物是什么
造成的后果影响十分严重,会有巨大的偏差。
比如,觉得这是箫。
那么以后的研究,分类,都会归到箫类,然后开始展开相互对应的比对与研究,琢磨这里面的发展路线,甚至对比其他的箫类文物。
是的,一旦初期分类错误。
整个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化艺术史,传统音乐界等等多种领域,多种方面的研究,都会因为这么一点偏差,产生巨大的失误。
这失误的代价,太大了。
失误一次。
保底浪费二十年时间。
二十年啊!
这几乎是一代研究者了!!这得影响多大!!
所以到目前为止,谁也不敢确定这到底是什么。
就算确定,各自也都拿不出足够厚重的证据。
“这”
李景霖眉头紧皱起来。
“嘶骨制,七孔这七孔的排列顺序应该是跟音列有关,没有吹孔,不太可能是笛子”
“哈哈!你看!我说的吧!这肯定不是笛子!!”
孙老头哈哈大笑起来,开始对着刚刚和自己争辩是笛子的教授骑脸输出。
“不过,应该也不是箫”
李景霖的摇头,让孙老头一滞,却让孙老头对面那人开心起来。
“哈哈,是篪?或者竖笛?”
“没有哨孔边陵啊,竖笛指定是不可能了”
李景霖沉默片刻,突然抬头问了起来。
“仿制品有吗?!”
听到李景霖的提问,屋子角落里突然传来一个焦头烂额的声音。
“在磨了!快搞好了!别催了!!”
武剑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