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第174章 完美收官《九州同》!(2/4)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74章 完美收官《九州同》!

“ok,关注起来。”

李景霖敏锐的感觉到,这种模式似乎要出问题。

关注节目,时刻追踪。

一旦有不好的苗头,那就怪不得我了!

“胡总,这是目前的数据流水。”

星辉娱乐中。

秘书正将一份文件递给胡明海过目。

胡明海接过文件,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节目才刚开始进行,也只播放了两期。

第一期将新的打榜模式放送,第二期正式开启。

仅仅是现如今。

这收益便极其可观。

“刚刚开榜,助力总值便达到了800万?!”

“产品销售量突破3000万软妹币?”

饶是想过这波操作一定会赚钱的胡明海。

也忍不住喜上眉梢。

“咱么的这波分成是多少?”

“咱们赚的主要是流量,钱的分成并不多,如果单是产品的回报量分成,大概是五百万软妹币左右,而流量上的收益,目前预测来看,一个流量周期大概可以达到两千多万。”

秘书认真的汇报着。

而听着收益的数据如此喜人。

胡明海总算是舒服了起来。

不由得哈哈一笑。

“哈哈,走势的确很棒啊,这我就放心了。”

“但是,胡总,似乎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倒卖助力卡的了。”

秘书有些担心,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tb上已经出现了中间商,专门倒卖投票奈卡,出售瓶盖上的二维码。”

“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

听闻秘书的话。

胡明海呵呵一笑,摇了摇头。

听到老板这么说,秘书点点头,也很聪明的没有多问。

实际上。

秘书的意思,是害怕这样的流量模式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但听在胡明海的耳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些中间商会不会损害节目组与供应商的利益。

那当然不会了。

卖的就是一个产品,想有投票的权利,这奈,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这种偶像养成模式。

不就是玩股票么。

想让你哥哥出道,那就必须要买入。

一旦买入,股票就会涨。

一旦涨,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买入,继续涨。

追捧,赋予了产品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虚拟价值。

这就是传说中的“郁金香”事件,一场早期的金融经济泡沫,直接导致了当时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败。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当泡沫戳破后,巨大的经济价值被产品商和节目组赚走,风险和亏损由粉丝承担。

而且。

这是偶像模式额外出来的一条赛道。

原本的应援,流量,噶韭菜的渠道,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的。

“道具组动作快一点。”

“录制小组最后检查一下设备!”

京城央台演播大厅。

正在进行着现场的布置。

收官战即将来临,所有人都很有精神。

李景霖走在现场。

正在和专业人士聊着现场声学要求。

“这次我们是全live的收音录制,不会进行后台的二次配音,直接进行电视直播,现场录制下来以后,也会马上进入网络节目播放。”

李景霖对几位老师仔细的交代着。

“台下观众们的听感不变,这个对各位来说应该很简单,问题主要是在选手的收音录制上,纯live版,而且要尽可能的减少杂音窜音,让声音尽可能的贴近原声。”

录音老师和声学老师对视一眼。

武剑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军火圈大佬,杨蜜带崽找上门
我,军火圈大佬,杨蜜带崽找上门
他年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控了国内各大领域之首,科研医疗军工他全部精通!某天,他却被告知自己和杨蜜有个三岁的萌娃。确认是亲生娃娃后,军火大佬摇身一变成了全职奶爸。只因萌娃一句话:“霸霸,我不想他们
佚名
认亲后,盛爷夫人她靠掉马风靡全球!
认亲后,盛爷夫人她靠掉马风靡全球!
爆!京城豪门沈家被抱错十几年的真千金从乡下回来了!传闻她初中辍学,整天浑浑噩噩,啥也不会就是个废柴?!众名媛:咦,土包子就算读上十年书,也不配跟我们相提并论!可谁知,废柴居然只是真千金摆烂的一个保护色
七只喵
被黄昏吞噬的光
被黄昏吞噬的光
订婚当天,苏瑾谙去医院拿胃镜活检结果,发现是晚期。还未来得及询问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却收到了未婚夫和别人订婚的消息。全网直播的世纪订婚宴,顾承泽和新未婚妻戴着的订婚戒竟然是自己亲自设计的款式。上面甚至还
听风
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
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
关于闺女别哭,爹其实是无敌神帝:叶天是高天上的玄霄神帝,借助造化轮回盘重走来时路,一步步封印修为记忆成为凡人。化凡的叶天跟隐藏身份的女帝夏凉秋,育有一女叶筱筱。夏凉秋不得已离开叶天父女二人。而叶天也因
劲爆小龙虾
重生:这府内我拒当冤大头
重生:这府内我拒当冤大头
前世,她满心赤诚,为府邸操持一切,哪怕手段强硬招来恶评也不在乎,一心只盼日子安稳,家人和睦。可命运却给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生命终结的那一刻,真相如汹涌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那个住在府里偏僻角落,平日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