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第912章 笑傲江湖(帝国时代 上)(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12章 笑傲江湖(帝国时代 上)

宣化部甫一成立,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与务实,其锋铓首先直指刚刚平定的东瀛省。

首任宣化部尚书,由德高望重、主张“经世致用”的赵南星亲自挂帅。他虽年事已高,但为表率,自请赴任。随行遴选的五十名翰林编修、国子监博士、地方书院山长,皆为一时之选,怀揣着“教化蛮夷”的使命感与“践行圣学”的理想,登上了开往长崎的海船。

抵达东瀛后,宣化部与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紧密配合。

首要任务便是建立覆盖府、县、乡三级的教育网络!

强制征用各地废弃神社、寺庙、甚至部分武士宅邸,改建为“大明社学。赵南星亲自督造教材:

《皇明东瀛训蒙集》:图文并茂,以简单汉语教授忠君爱国(忠于大明皇帝)、基本礼仪(跪拜、揖让)、日常用语、农桑常识。开篇即是:“日月所照,皆为明土;圣天子德,泽被东瀛”。

《圣谕广训(东瀛简本)》:将朱元璋《圣谕六言》及易华伟关于“行知合一”的训示,用最浅显的日汉双语对照解释。

《律例要略》:摘录《大明律》核心条款,配以图示(如偷盗砍手、杀人偿命等),震慑与教化并行。

布政使司颁布严令,凡东瀛省六至十二岁孩童(不分男女),必须入就近社学,接受五年汉文与圣训教育!父母阻挠者,罚苦役;地方官吏执行不力者,罢官问罪!一场以汉语和忠君思想为核心的“洗脑”风暴,席卷列岛。

宣化部在鹿儿岛(暂定省治)、东瀛府(江户)、京都三地设立“东瀛提学道衙门”,负责组织科举。

童生试(县试):重点考察《训蒙集》、《圣谕广训》背诵理解,及简单汉语读写、算学。

生员试(府试):加试《论语》、《孟子》节选(双语对照),侧重对“孝悌忠信”、“知行关系”的理解阐述。策论题目紧扣东瀛实际,如“论劝课农桑于新省之要”、“如何化解新附之民疑虑使其归心王化”等。

乡试(省试):在鹿儿岛举行。除传统经义(难度降低),策论权重极大,题目皆由文化部结合东瀛治理难点拟定,如“论矿山役工管理之策”、“论因地制宜推行保甲连坐”等,要求考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王阳明“知行合一”、“事上磨练”思想成为答题的核心理念支撑和加分项。

东瀛省考取的秀才、举人,优先补充本省府、县衙门的吏员、教谕等职位。成绩优异者,可被推荐至宣化部在当地的机构任职,或由布政使司选送北京国子监深造(此为极少数)。此举旨在培养一批认同大明、熟悉本地情况、具备一定能力的“归化精英”,成为统治的基石。

另外,由宣化部颁布《东瀛易俗令细则》,由各地官府及驻军强制执行:

除特许之协从军及官府差役,严禁平民携带任何刀具(包括胁差、短刀),违者重处。收缴的刀具熔铸为农具或兵器。

强制推行大明发式(男子束发,不得剃月代头)与服饰(布衣短打,禁用和服、袴)。设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穿戴倭服者需缴纳“异服税”。三年后,仍不改易者,视为不遵王化,罚没家产。

严禁切腹、殉死;废除公卿、武士等一切旧阶级称谓与特权;规范婚丧嫁娶仪式,取缔神社祭祀活动,引导转向祭拜“天地君亲师”及地方先贤(如郑芝龙在东瀛各地开始被立祠祭祀)。

在鹿儿岛、东瀛府、京都等地,由官府出资,建立“模范街坊”。招募归顺的东瀛平民入住,完全按照大明江南市镇模式建造房屋、经营店铺、穿着汉服、使用汉语,并享受一定的赋税减免。以此作为“王化”的样板,吸引和示范。

易华伟设立宣化部并力推“外任五年”与“知行合一”的圣谕,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与士林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

清贵的翰林们首次面临必须“下放”蛮荒的硬性要求。有人称病辞官,有人托关系想留京,但更多有抱负的年轻翰林,如黄道周、倪元璐等人,视此为实践理想、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主动请缨加入宣化部第二批赴任名单,目标直指东瀛或安南。

他们离京时,同僚相送,眼神复杂,有同情,有不解,也有隐隐的敬佩。

皇帝推崇“知行合一”和王学(虽非官方独尊,但地位明显提升),使得各地书院风气为之一变。空谈性理的风气稍减,讲求“事功”、“实践”的学问开始受到重视。一些书院甚至主动开设“舆地”、“夷情”、“算学”、“农政”等实用课程,为学生将来可能的外任或参与新省治理做准备。

《京报》等官方喉舌,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东瀛社学的建设进展、归化学童朗诵《训蒙集》的童音、以及宣化部官员深入矿山、乡间推广农桑新法的“感人事迹”。着重强调他们在艰苦环境中“践行圣学”的精神。先前反对征倭的声音,彻底被“拓土万里,教化蛮夷”的宏大叙事所淹没。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易华伟看着丘成云密报的东瀛社学推广进度表,以及文化部关于第一批“模范街坊”反响的奏章,指尖划过地图上那些新标注的“社学”红点。他提起朱笔,在奏章上批道:

“教化之道,润物无声,贵在持之以恒。金银可堵庸人之口,唯此朗朗书声,方为熔铸人心、永固疆圉之根本!文化部诸臣,当深体朕‘知行合一’之圣意,于新土之上,行圣贤之道,开万世太平!”

他搁下笔,望向窗外。

秋日的阳光洒在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上,璀璨夺目。这光芒,正跨越万里波涛,照耀在鹿儿岛的社学堂前,也照耀在那些身着新领的汉服、口诵“日月所照,皆为明土”的东瀛孩童身上。

一场以文化为利剑,以教化为熔炉,旨在将新附之地彻底锻入帝国肌体的宏大工程,正伴随着圣谕的指引和金银的流淌,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在东瀛列岛乃至更遥远的未来疆域上,隆隆推进。

帝国的边疆,在刀剑征服之后,正被另一种更坚韧的力量——文字、语言、衣冠和思想——重新塑造和固化。

………………

昭武八年,(1605年)。

紫禁城的琉璃瓦在春日下流淌着金色的光芒。

乾清宫西暖阁内,易华伟的目光缓缓扫过户部呈上的最新黄册。当“一亿八千三百六十七万口”这个数字映入眼帘时,这位以铁血手腕征服东瀛、又以宏图远略经营天下的帝王,嘴角终于扬起一丝笑意。

自昭武元年伊始,易华伟力排众议,在皇庄御田亲自试种土豆(马铃薯)、玉米(玉蜀黍)、番薯(甘薯)。

在验证其耐瘠薄、高产、易储的特性后,朝廷颁布《劝垦新粮令》:

凡开垦山坡、河滩、沙地等“非良田”种植新作物者,免田赋五年。

由各府县衙设“劝农所”,免费或低价贷发薯种、玉米种,并派农官指导种植、储藏(如地窖存薯、玉米脱粒晒干)。

江六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末世女王:无限囤货虐渣
末世女王:无限囤货虐渣
云清歌重生末世前三月,激活父母遗留的猎神异能,空间囤货、无限回蓝。撕白莲、踩渣男、斩虫灾、破极寒,十重天灾中杀出血路。这一世,她不仅要手刃仇敌,更要在尸骸遍地的废墟里,揭开父母失踪的惊天真相。
骸骨咏叹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现代人凌川穿越成大周王朝的一名边关小卒,凭一己之力为民族铸骨凝魂,打造沙场雄甲,刀锋所指,战旗所至,便是自认噩梦的开始!
青岳
绝世狂医
绝世狂医
身为玄龙门传人的苏逸从乡下来到城里报恩,寻找名花,以古法碾压武道强者,以医术冠绝通天。万花丛中过,只取万紫一点红。
苏小火
你都被武校开除了,还能成战神?
你都被武校开除了,还能成战神?
(高武+热血+挨打就变强+逗比)穿越高武世界,因为别人陷害而被开除出学校无法参加武考。却觉醒金手指,挨打就能变强。行了行了,别打了,你是在给我按摩吗?为何妖兽惨叫连连。这些小可爱,能不能不咬了,你除了
锻刀铁匠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年代感+拼搏岁月+伟大母爱+渔村赶海+发家致富+温馨家常+可爱青梅】上一世,生活的苦难接连不断,一座又一座大山,压断了宋海建家里的一根根脊骨:父亲早逝,母亲在风雨飘零的六零年代撑起这个家;一场台风的
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