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28章 大唐双龙传(凭什么 下)
易华伟的语气恢复了平淡,但话语中的力量却更重:
“你们说魔门是祸乱之源?他们行事或许乖张狠厉,所求不过是私欲膨胀,格局有限。而你们慈航静斋,所求的却是‘代天行道’,是替整个天下决定它的主人,决定它的未来走向。你们的力量,你们的理念,你们的超然地位,让你们拥有了远超魔门的影响力。你们的每一次抉择,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死,影响着王朝的气运。你们认为自己代表‘善’,代表‘天道’,所以你们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然而,这种不受制衡、仅凭自身理念行事的‘绝对正确’,才是世间最可怕的东西。
因为无人能质疑,无人能监督,无人能制衡。一旦你们的判断出错,或者…你们的‘天道’被私心所染,带来的灾难,将远比十个魔门更大。一个秉持着‘绝对正义’信念的组织,其破坏力往往远超纯粹的邪恶。”
停顿了一下,易华伟看着师妃暄那微微颤抖的睫毛和紧抿的嘴唇,继续道:
“你们静斋,本质上就是一个游离于王朝律法、江湖规矩之外,仅凭自身理念和武力,便拥有干预天下大势特权的组织。你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秩序’最大的挑战。你们要求君王仁德,要求天下太平,却从未想过,你们自身这种凌驾于规则之上的特权,便是最大的‘不仁德’,最大的‘不太平’。
你们的存在,就是在告诉世人,这世上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世俗的规则,可以替天行道。这难道不是在鼓励所有拥有力量的人去效仿?去追求那种不受约束的特权?你们静斋,才是真正在‘玩火’的人。
这把火,烧的是天下的根基。”
“…………”
车箱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车轮碾过冻土的咯吱声,车轴转动的摩擦声,此刻都显得格外刺耳。
师妃暄的脸色已经变得苍白如纸。易华伟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打在她毕生信仰的基石之上。
他并非在攻击静斋的某个人,某件事,而是在从根本上质疑静斋存在的法理基础!质疑那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的“代天行道”的神圣使命!
他的剖析冷酷而精准,直指静斋千年运作模式的核心矛盾与潜在危害。他那温润平和的语气,更让这些话语显得不是意气之争,而是一种居高临下、洞悉本质的宣判。
师妃暄感觉自己的识海在翻腾,剑心通明的境界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那些她从未想过,或者说刻意回避的问题,此刻被对方赤裸裸地摊开在她面前。
静斋真的是在拯救苍生吗?还是…如他所言,在以一种更隐蔽、更“神圣”的方式,成为乱源的一部分?静斋的“天道”,究竟是真正的天道,还是…静斋自己的意志?
师妃暄张了张嘴,想要反驳,想要维护师门的尊严,想要斥责对方的大逆不道。然而,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因为内心深处有一个微弱却清晰的声音在问:他说的…难道完全没有道理吗?
易华伟不再看她,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那番足以颠覆白道武林信念的言论,不过是旅途中一次寻常的闲聊。他最后的话语,如同冰冷的余烬,飘散在凝滞的空气中:
“妃暄姑娘,回去问问你的师父梵清惠,问问静斋的历代祖师牌位。你们慈航静斋,凭什么?”
凭什么?
这三个字,如同三根冰冷的钢针,深深扎入了师妃暄的心底。她僵坐在冰冷的木板上,袖中的手指冰冷而僵硬,体内蓄势待发的清圣剑意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巨大的茫然和无措。
马车依旧在颠簸前行,驶向那座风云汇聚的长安城。而师妃暄的世界观,却在这狭窄的车厢里,被一个沉默如岩石、言语却如惊雷的陌生人,彻底地动摇了。
易华伟的气息重新变得沉寂,仿佛刚才那番宏论从未发生过。只有车厢内那挥之不去的沉重压力,和师妃暄苍白失神的面容,无声地证明着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思想交锋。他要去慈航静斋,不仅仅是为了和氏璧,为了剑典,更是要去看看,这个试图“代天行道”的圣地,其根基究竟是否如他所剖析的那般脆弱。
……………
长安城。
巨大的轮廓在冬日灰霾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
易华伟与师妃暄并未入城,车马在城南岔道折向西南,直趋终南山。
一路无话。
师妃暄失魂落魄地坐在车厢一角,脸色苍白,眼睑下带着淡淡的青影。
昨夜在驿站简陋的房间里,易华伟那番冷酷而精准的剖析,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那些直指静斋存在根基的质问,像无数根冰冷的针,刺穿了她自幼被灌输的信念铠甲。她试图默念静斋心法,试图观想佛像的庄严,试图以剑心通明澄澈心神,却都徒劳无功。
易华伟的话语,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逻辑力量和洞穿本质的漠然,在她坚固的道心上凿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她一夜未眠,精神萎顿,往日那空灵清圣的气息也黯淡了许多。
易华伟对此视若无睹。依旧在闭目养神,仿佛昨夜那番足以颠覆白道信仰的宏论不过是拂去衣上微尘,气息沉凝如山岳,与师妃暄的紊乱形成鲜明对比。
车行半日,终南山脉苍莽的轮廓映入眼帘。
冬日的山峦覆盖着斑驳的积雪,墨绿的松柏顽强地刺破白色,更显肃穆深沉。马车在山脚一处僻静的岔路口停下,前方已无车马能行之路。
“前辈,帝踏峰到了。”
师妃暄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她率先下车,寒风卷起她青布长衫的下摆,单薄的身影在苍茫山色中显得格外萧索。
易华伟随后下车,依旧裹着那件厚实的灰色棉袍,风帽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他抬眼望向层峦叠嶂的终南山,目光平静无波。
山路崎岖,覆着冰雪。
师妃暄默默在前引路,脚步不复往日的轻盈,显得有些沉重迟滞。易华伟步履沉稳,踏在冻硬的雪壳上,发出清晰的咯吱声,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向着山深处行去。
山路盘旋向上,松涛阵阵,寒风凛冽。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巨大的石牌坊矗立在山道入口,横跨路径。牌坊以古朴的青石雕琢而成,饱经风霜,石纹深刻。牌匾之上,以雄浑苍劲的笔法刻着十个大字:
江六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