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道生诀

第793章 绝地幽冥谷(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93章 绝地幽冥谷

东玄洲的东部地区,地势险峻,高山林立,是一片荒凉而神秘的地方。

这里人迹罕至,只有路过的修士和采药的炼丹师偶尔会涉足此地,但也仅仅是在外围。

在东部地区以南,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名曰幽冥山脉。

山脉中云雾缭绕,终年不散,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据说其中有一座山谷,叫幽冥谷,乃是一处绝地。

幽冥谷的四周被高山环绕,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与外界相连。

谷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感到呼吸困难。

谷底是一片黑色的沼泽,上面漂浮着一层绿色的雾气,让人看不清深浅。沼泽中不时传来一阵低沉的咆哮声,令人毛骨悚然。

传说中,幽冥谷是一处通往地狱的入口,里面住着各种强大的怨灵。

凡是进入幽冥谷的修士,都会被强大的怨灵给斩杀。

因此,幽冥谷也被称为,东玄洲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这里到处都是阴森森的气息,充满了诡异和神秘,仿佛有无尽的黑暗笼罩着整个山谷。

很少有修士敢于轻易涉足此地,因为一旦踏入其中,将永远也无法活着走出这个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近千年来,只有一个人成功地,从幽冥谷中活着走出来。

他就是曾经突破到,化神期境界的叶淳风。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就在叶淳风离开幽冥谷不久后,便有消息传出,说他已经变成了疯傻模样。

这件事情,更是让无数修士对幽冥谷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敬畏之心。

此刻,正有两道身影,踏空飞行驻足在幽冥山脉的上空。

而这两人正是,离开南域冰宫特意赶到这里的,陆尘与向东华。

看着脚下云雾缭绕的山脉,向东华不禁眉头微皱,

不过他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顿时大惊失色的道:

“陆兄,这幽冥山脉,该不会就是叶师伯当年进入的那处绝地吧,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

在来之前,陆尘并没有言明真相,只是神秘兮兮地对向东华说:“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然而,向东华却是个见多识广之人,他只是看了一眼下方的景象,便立刻判断出这是幽冥山脉。

陆尘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并轻轻地点了点头,对向东华的判断表示认同。

随后,陆尘轻声笑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的光芒,看着向东华说道:

“不错,正是幽冥山脉。这还是离开前,郭前辈用神识传音告诉我的,怎么样?要不要下去看看?”

向东华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十分的难看,立马紧张地抓住陆尘的胳膊,焦急地劝说道:

“陆兄,万万不可!这里可是幽冥山脉,令无数修士闻风丧胆的绝地。我们绝对不能冒险进去,你可千万别冲动啊!”

陆尘微微一笑,安慰道:“放心吧,我不会有危险的。我只是在外围看看,不会深入其中的。

如果你担心的话,可以在这里等我,我很快就回来。”

话音刚落,陆尘没有给向东华任何反应的机会,身形一闪,直接瞬移消失在了原地。

等再次出现的时候,陆尘已经来到了幽冥山脉的外围,这里白雾相对来说要少一些。

向东华见状,因为担心陆尘不知道深浅,一咬牙好似做了什么艰难的决定一般,也跟着瞬移追了出去。

可是,等向东华来到幽冥山脉的外围时,却根本找不到陆尘的身影,他立马猜出,陆尘已经深入其中。

浮一青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