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46章 第346章 番外二 CP乱炖
一席话立刻打开众人的思路。
学尧舜禅让?
那应该不可能吧?
古往今来,但见为了这皇位拼得头破血流,却不见有人会舍弃这大片江山。
尤其是像女皇陛下这样千年难得一遇的风流人物。
说句私心话,这些旧臣们虽然不喜徐振英上台以来对他们的处处掣肘制约,甚至那奴仆税、大户税、吏员考核逼得他们一路丢车保帅,好不容易手头才保留住这些财富和地位,私下里自然是免不了抱怨女帝的铁血手腕。
可是这几年汴京城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平整的水泥路,逐渐繁荣的商业,女子学院和技校的兴起,甚至有家里放出去的奴仆们考上吏员回报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也让他们察觉到这种全新的、自由的、公平的气息。
他们虽然对女帝有抱怨,可也不得不佩服。
因此说到女帝禅让,不少人甚至变得紧张。
汴京城好不容易安稳了几年,她们还指望着女帝在位长长久久,好把这国家推向真正的盛世。
谁不想自己的子孙活在一个平安的时代?
有德高望重的老夫人提醒了一句:“别胡说,说说新闻和家长里短便也罢了,即使如此风气开放,可这涉及到皇位之事,你我还是合该小心谨慎才是。”
其他妇人们也意识到这话题有些敏感,只好都闭嘴不言。
“那位是徐司长吧?”有妇人遥遥一指,只见那步道入口出现了一个约二十五六的男子,一身白袍,却没有束发,是金州府的寸发模样,起初汴京城里的人看不惯这样的寸头,不过看久了倒也觉得这寸头无论男女都显得清爽。
“是他,是他,他竟然也来了?”有妇人惊奇道。
徐慧鸣作为陛下的手足,虽然官位并不高,却因年轻且洁身自好,从前又是个大周朝的童生,是以一入京就成为了汴京城内最炽手可热的人物。
尤其是希望能和新贵们联姻的老牌世家们。
这上门传达联姻意思的旧臣们,可谓是踏破了徐家大门。
甚至有老臣们直接上书徐振英,希望徐振英赐婚,却被徐振英冷处理。
可惜也不知是女皇的意思还是徐慧鸣个人的意思,这几年过去,徐慧鸣的婚事依然没有着落。
不过后来观女皇陛下之举,众人也才渐渐回过味来,陛下除了偶尔接受群臣邀请当个主婚人外,从不给任何人指婚,也从不参与群臣们儿女婚姻之事。
也就是说,陛下从不点鸳鸯谱。
如此说起来,那徐慧鸣如今都这般年岁,却还是不肯娶亲,大约也是他自己的个人选择。
“哎,可惜了,这么一个前途似锦又面容清俊的儿郎,竟还没有婚事。我若是徐夫人,怕是头发都要愁白。”
有妇人笑着打趣说道:“可不是这个理?陛下一共也就一兄一妹,如今最小的妹妹都有十六,正在外游学,全国各地到处跑,这婚事怕是起码五年内没影儿。这位徐大公子也有二十五六,亦是枕旁清冷。徐夫人上次参加我们妇女促进会的时候还在哀怨呢,说徐家四房,就陛下这一家莫说含饴弄孙,连几个孩子的婚事都没着落呢。她也是急得不行——”
说这话的是白老将军的夫人,自然是消息灵通。
“哎,我听说徐司长似是心里有人,那姑娘不肯点头,因此才迟迟拖着婚姻大事。”
“心里有人?谁?”
“那可就不清楚了。这种事我们怎好说?”
那妇人的消息藏一半露一半,弄得人心痒痒的,不过也有敏锐的妇人很快就猜出来。
说起来,徐大公子和谁最亲近?
政务上自然是那位凤儿部长了。
不过猜得出来的都是很高层的家属,自然口风严谨,都只笑笑不说话。
徐慧鸣在等凤儿部长的事情,徐家政务班子的老人都看得出来。
甚至私下也有人旁敲侧击的劝过凤儿。
不过凤儿一句“陛下一日不婚,我也一日不婚”的话,倒叫众人哑口无言。
“凤儿部长也来了!”有妇人喊了一句。
果然,拱门入口处走进一身形清瘦的女子,她穿一身深色的长衣长裤,头发在后脑勺挽成一坨,这样式也是女皇陛下兴起来的,说是叫“丸子头”,倒也贴切,近来很多女子都留这样的发式,干净清爽又好打理。
“今儿个这交流会有意思,竟然全都戴上面具,这不认脸,难不成光靠声音?这相亲…相亲,那总得见个脸啊。”
有妇人笑道:“廖姐姐你这想法可就过时了,看脸的话彼此都是熟人,政务上都有接触,可就不好下手。这戴上面具嘛,谁都不认识谁,就当重新认识,也避免熟人尴尬。听说这还是陛下的主意呢。”
一听说是徐振英的主意,妇人们自然不敢说三道四,纷纷夸了起来。
“可不是。我刚才在步道走了一圈,今儿个元校长布置了许多游戏,文的武的都有,还有什么闯关游戏,这一圈圈下来,也能知道对方是个什么脾性。”
“说来说去,你们要不要猜猜,今日陛下会不会来?”
“陛下来不来我不知道,不过眼瞅着徐家这些个位高权重的人都出现了,怕是徐家那几位夫人…还有太皇太后…怕是要出现。”
立刻有人纠正她:“如夫人,咱们华国可没什么太皇太后!陛下登基后,从不曾加封任何皇亲国戚,咱们哪,只能喊那位为徐老夫人!”
“是是是,是我口误,妹妹且饶恕。”那妇人也是晓得厉害,自然打个哈哈就躲了过去。
在场之人当然也不会揪着人家的小辫子不放。
就算徐振英从不曾加封家人,却也不妨碍他们私底下称呼徐德贵为“太上皇”,苗氏为“太后”,黄氏为“太皇太后”。
妇人们也是不懂为何徐振英要一意孤行,不肯加封徐家众人,这历朝历代皆如此啊,怎的偏这位女皇陛下要与众不同?
难道就不怕徐家众人反水?
更不要提当初女皇陛下登基时候,就因为“加封”一事和群臣们闹出的风波。
好在徐家众人们也识大体,纷纷上书表示自己不要封号,并统一战线,全部站到女皇陛下一边,那场轰轰烈烈的登基册封风波才勉强算是平息。
不过也由此可见徐振英的铁血手腕。
这近在眼前的荣华富贵,徐家人愣是没人敢伸手要,可见徐振英平日对家人管束严苛,也可见徐家其他人对徐振英的恐惧。
妇人们在不远处的二楼看戏,而当事人却已经陆陆续续入了垂花拱门。
凤儿一进门口,便有工作人员拿了有号码的手环和面具给她。
“姑娘,今日是青年干部交流会,元校长特意让我们准备了面具和号码牌。”
凤儿还觉得有些稀奇,一时之间,心里被徐振英赶来相亲的埋怨消散不少。
行吧行吧,反正陛下也没免俗,被徐夫人压着过来参加交流会,那么她作为下属陪同上峰受难,似乎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月下兰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