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219章 清朝巨贪王亶望(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19章 清朝巨贪王亶望

一、私留捐银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王亶望调任甘肃布政使,他的到来并非带来了新的治理理念或是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而是开启了一段利用职权进行大规模贪污的历史。在他上任之初,正值朝廷下令肃州、安西两地可以按照旧例收取民众捐纳的粮食,以此作为换取国子监生资格的条件。这一制度原本是为了鼓励民间储备粮食,并给予那些无法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一条获取学位或官职的道路。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做法因种种弊端而被停止执行。

但王亶望并没有遵循这一停止命令,反而与当时的总督勒尔谨商议,决定继续推行这一制度。他们以内地仓库储粮不足为借口,命令各地州县重新开始收取捐纳。更进一步的是,他们改变了捐纳的形式,不再接受实物如豆麦等粮食,而是改为收取银两,也就是所谓的“折色”。这种转变使得原本应该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直接流入了个人腰包。

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王亶望还捏造了甘肃地区遭受旱灾的情况,谎报需要大量的粮食来进行赈灾救济。实际上,这些通过捐纳所获得的银两并没有被用来救济百姓,反而被王亶望及其同伙们私分。从总督到各个层级的地方官员,几乎无一幸免地参与了这场分赃游戏,而王亶望自然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系列的不法行为持续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王亶望上报中央的数据异常庞大,声称已收到一万九千人的捐纳申请,共计捐纳了八十二万石的粮食。这样的数字显然超出了常理,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于是,乾隆帝提出了“四不解”的质疑,即为何甘肃这样一个贫困且土地贫瘠的地方会有如此多的人愿意捐纳,以及如此多的粮食是如何被处理的等问题。

面对朝廷的质疑,勒尔谨等人并没有选择坦白,而是继续编织谎言,试图蒙混过关

二、铺张奢侈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亶望因其在甘肃的“政绩”被擢升为浙江巡抚。然而,他的升迁并未改变其一贯以来的贪婪与奢靡作风。在乾隆四十五年,当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时,王亶望负责接待工作,他为了讨好皇帝,竟然不惜花费大量公帑来装饰沿途建筑,布置华丽的场景迎接圣驾,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接待规格。

乾隆帝对此表示不满,并明确指出,南巡的目的在于了解民情风俗,而非享受奢华的游览。他对王亶望过度奢华的接待方式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告诫说:“南巡只是体察民情风俗,不是游玩观景,今添建屋宇,张灯结彩,朕实所不取。”这表明乾隆帝对于官员应当秉持节俭原则的态度十分坚决。

不久之后,王亶望的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官员应当辞官回家守孝。然而,王亶望并未遵守这一传统习俗,而是上书请求在完成百日的丧期后,继续留在浙江处理海塘工程。乾隆帝考虑到海塘工程的重要性及王亶望的专业能力,特许了他的请求。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此平息。在乾隆四十五年,浙江巡抚李质颖入朝面见乾隆帝,并在讨论海塘工程进展时与王亶望产生了分歧。李质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王亶望在母亲去世后没有遣散家眷回乡守丧的行为,认为这是对传统礼节的极大不敬。乾隆帝听闻此事后,对王亶望的行为感到愤怒,认为其行为狂妄且逾越了礼法,于是下达旨意斥责王亶望,并将其解职,但仍允许他在海塘工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三、虚销赈粟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随着大学士阿桂奉命前往浙江勘察海塘工程,一系列涉及地方官员的贪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阿桂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杭嘉湖道王燧和嘉兴知府陈虞盛利用职务之便,以“大差”为名进行贪污舞弊活动。所谓“大差”,通常指的是由于突发事件或特殊任务导致的额外开支,但在实际操作中,它往往成为某些官员敛财的借口。

鉴于此,阿桂上书弹劾了这两名官员,并且皇帝怀疑他们的行为可能与前任浙江巡抚王亶望在任期间的庇护有关。因此,乾隆帝下令逮捕王燧,对其进行严格的审讯。与此同时,甘肃境内发生了河州回民苏四十三领导的起义事件,甘肃巡抚勒尔谨在镇压过程中失利,损失惨重,也被捕审问。

在这一背景下,阿桂被任命为赴甘肃督剿的负责人。然而,由于抵达甘肃后遭遇连日大雨,军队行动受阻,阿桂只得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朝廷。乾隆帝对这一状况感到怀疑,并开始思考甘肃近年来连续 报 旱 的真实性。于是,他命令阿桂与总督李侍尧一同详细调查甘肃历年来的赈灾情况。

随着调查的深入,阿桂和李侍尧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事实:原来,王亶望等人在甘肃任职期间,曾命令将“监粮”改为捐银,并且虚报了赈灾粮食的数量。这意味着,大量本应用于救助灾民的粮食实际上并未发放,而是被官员们私下瓜分了。这一发现彻底激怒了乾隆帝,他立即派遣侍郎杨魁前往浙江,与新任巡抚陈辉祖共同审理王亶望。

在严密的审讯之下,王亶望无法再隐瞒事实,只得供认自己及其他官员的罪行。乾隆帝下令抄没王亶望的家产,结果发现其家中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总计价值超过一百万两白银。此外,还有大量的贵重物品,显示了王亶望及其同伙长期以来的贪污程度之深。

四、贪污被斩

乾隆帝在得知甘肃地区存在严重的贪污问题后,随即采取了果断措施。当时,乾隆正在热河避暑,他命令随行的大臣们前往热河,会同其他官员共同审理王亶望、勒尔谨以及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等人涉及的监粮改捐银、冒赈贪污案。

在审讯过程中,王亶望等人不得不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他们供认,自从实行监粮改捐银以来,王亶望指示兰州知府蒋全迪暗示各州县官员虚报旱情,然后由相关道府汇总并上报朝廷。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应该用于赈灾的粮食被折算成银两,而这些银两则被各级官员瓜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贪污网络。

经过调查,案件的真相逐步清晰。从巡抚一级到各州县官员,涉案人数达到了一百多人,贪污的赃款总额达到了惊人的上千万两白银。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反映出贪污行为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

最终,根据审讯结果,案件波及到了六十多名官员。乾隆帝对这些贪污者的处理极为严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要责任人王亶望被判处斩首;勒尔谨则被要求自裁,即自杀;而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则被判处绞刑。此外,凡是在此次贪污案中冒领赈银达到两万两以上的二十二人,均被处以极刑;其余涉案人员虽未被处死,但也被剥夺了官职,并发配边疆,以示惩戒。

枫之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轮回2023
轮回2023
高台之上,大殿之前。 白衣人左手执剑诀,右手遥指,神色庄严、表情肃穆。 问道:“即拜我为师,当尊我三则,你可愿意?” 陈石双膝跪地,三拜九叩郑重回道:“当愿!” 白衣人继续说道:“一则勿仗剑欺弱;再则勿轻造杀业;三则不入轮回。” ……
牛铁
娇养美强惨祖宗后,咸鱼被迫卷赢
娇养美强惨祖宗后,咸鱼被迫卷赢
关于娇养美强惨祖宗后,咸鱼被迫卷赢:她看似柔弱,实则又精又辣,间歇性咸鱼,打不过就偷袭,偷袭不成就告状,遇事逢人绝不吃亏。这日,她被富二代同学关入冷库欺负,祖传宝玉发光发热,不仅能与自家祖宗互传物资,大活人也能来来去去。古今商品倒卖,暴富快,但靖康年间的文物异常狠“刑”。三年起步,包吃包住,她从心的另辟蹊径。归拢食堂剩菜剩饭,倒腾临期食品,收购废品站,把废铜烂铁变废为宝,助自家祖宗建功立业,保家
程溁
[v]笑我废柴?觉醒天赋后都给我跪下!
[v]笑我废柴?觉醒天赋后都给我跪下!
【表面小可怜实际女大佬VS傲娇大魔王】 全能特工一朝穿越,却险遭亲娘毒手,被骂不能修炼的废物?乞丐都不如的家伙? 白凰一声冷笑,得异宝,五系天赋全开,战神想收她做弟子都得靠边站。 收萌宠,万兽臣服,一堆小弟等她宠幸。 医毒双修,炼药宗师大毒师天天想着怎么把人给拐出去做下一任继承者。 正是人生得意时,却不料轻薄了某位人人畏惧的煞神,被他挑着下巴调戏。 “本殿以三界为聘,跟着我,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但
七葵
反派权臣偷看日记后每天崩我剧情
反派权臣偷看日记后每天崩我剧情
关于反派权臣偷看日记后每天崩我剧情:本文又名穿书后的姜姜得到一个,她靠着每天写日记获得奖励,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反派BOSS每天偷看她的日记,靠她写的剧透日记,来改变未来——姜姜:总感觉这个世界最近的剧情走向有点不对劲儿,嗯,还有那个丞相大人,看起来更不对劲儿。反派BOSS:呵呵。
易珊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
关于安安稳稳只种田,真的好难啊:穿越第三年,江雁莫名感应,只要自己能够自有十亩良田,连着五年丰收,就可以重回现代。饥寒交迫的江雁将信将疑,又忧又喜。众所周知,种田文库里最少见的是纯种田。北晋乱世,她一孤女身无长物,飘零求生。江雁想,还是先活下来,填报肚子再说。
磁场紊乱的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