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第132章 朱元璋:他好会啊!(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2章 朱元璋:他好会啊!

……

……

等到朱标走了之后。

朱元璋嘴角抑制不住的咧出一个上扬的弧度!

这小子,总是能变着法的帮咱解决问题。

“去将刘伯温额李善长叫来,就说咱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是!”

随着朱元璋一声吩咐,王景弘没有任何迟疑,带着人迅速出宫,分别赶往韩国公府和诚意伯府。

之所以叫他们过来。

是因为这两人可谓是朱元璋最仰仗的谋士。

朱标的政策虽好,但是光朱元璋自己觉得好可不够。

万一还有什么漏洞呢?

朱元璋做事从来不怕麻烦,而是怕做不好。

如果没有,那咱就可以自豪地跟刘伯温和李善长说。

看吧,这是咱儿子想出来的。

关于贪官的事,咱问过你们两个老东西好多次了,谁都给不出个办法来。

咱的儿子轻轻松松一道圣旨就将事情办好了!

很快,刘伯温和李善长就来到了武英殿中。

见到朱元璋,两人先是一齐行了一礼。

朱元璋为他们赐座之后,两人同时落座。

“咱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个能让大明再无贪官的法子,咱还拿不定主意,想让你们给参谋参谋。”

说罢,朱元璋便将方才朱标所说,如何用俸禄激励官员,如何让官员轮换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当然,这其中是如何针对京官的,朱元璋直接不曾提及。

足足讲了大半个时辰,在李善长和刘伯温惊讶的目光中,朱元璋的声音这才停止。

哼哼!

看看,两个号称智囊的谋士都听傻了吧?

什么韩国公诚意伯的,还不如我儿子来的聪明呢?

他才二十多岁,就已经能屡次提出治国大计了!

“二位先生,觉得如何啊?”

李善长早已听得目瞪口呆,此时朱元璋开口,他这才缓缓回过神来。

“这,上位,此计甚妙啊!”

“如此以来,我大明朝不敢说再无贪官荼毒,最起码,贪官数量必然骤减,些许跳梁小丑,处置起来也不必顾虑太多!”

“臣只听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还从未听说过治大国若开商会呢。”

听着李善长这个比喻,朱元璋忍不住哈哈大笑。

什么叫语言的艺术?

这就叫语言的艺术!

虽然同样是拍马屁,人家的马屁听起来就很舒服。

再看看他旁边那个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老顽固,现在还一声不吭呢。

李善长又忍不住问道:

“上位,不知此计是何人提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能,必是一位旷世奇才!”

听着李善长不断的马屁,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这政策,是太子提出的。”

“他前几日不是去了城隍庙,看到难民的赈灾粮都被贪墨了吗?”

“回来便想了这么个对策来改变大明官场的风气。”

朱标去了城隍庙的事,李善长自然是知道的。

尤其是“筷子浮起,人头落地”八个字,可谓是振聋发聩!

他有些激动地说道:“大明能有太子殿下这样为国为民的储君,两代英主,必然会成为远迈汉唐的千股盛世!”

听着李善长不停的马屁话,朱元璋的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他摆了摆手道:“李先生过誉了,那小子就是想法多了点,他还年轻,以后什么样还说不好呢。”

水一方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怎么还活着?
我怎么还活着?
灵气复苏,诸神降临? 灾难不断,诸生皆苦? 关我何事,我只是一个已经被宣布暴毙倒计时,放弃治疗的绝症病人。 带着残躯走上驱魔诛仙之路,可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因为风险工资太诱人,尤其是抚恤金...... “这邪功遭天谴,即使前期进展顺利,最后练者必将自毙.....” “给我来一打。” “这魔剑反噬人主,已经吃掉了九十九条人命.....” “给我来两把,还有那什么吃人魔盔,噬魂血爪,给我整一套。”
柿子鲸
神女穿成万人嫌,开挂虐翻全宗门
神女穿成万人嫌,开挂虐翻全宗门
时愿打小就被灌输着神爱世人的理念,直到最后她为拯救世人以身献祭,大义赴死。 死后却被世人传为大劫的始作俑者,更有甚者传其为毒妇,她的名字也随之成为修仙界的禁忌,所做的功绩全部成为居心不良。 重活一世,她思考了许久,觉得…… 是时候,无恶不作了,把毒妇这名号做得实实在在的~
煮豆子
精真之马
精真之马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最小节奏
隐居男女
隐居男女
花艺师萧雪独自在城市打拼,生活时而甜美,时而狗血,随着年龄增长,萧雪心灵深处的梦想也在一点点放大,寻找一个灵魂伴侣,到乡村或山林建造一座属于两个人的秘密花园隐居,一直是萧雪从小的梦想。不久,萧雪邂逅了音乐人穆曈,他们可否幸福归隐?
依溪听蝉
我是正德帝
我是正德帝
大明正德十六年,本该驾崩的正德皇帝却因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其身上而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人,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己该如何掌握这个帝国?怎么做皇帝?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如何避免华夏步入深渊?再创一个远迈汉唐的强盛王朝来!
吾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