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762章 越国往事(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762章 越国往事

越国之所以要如此高规格、大阵仗地欢迎汉侯前来会盟,这要从越国的“中原情结”和“皈依者狂热”两大国家心理说起。

越国,自称是大禹之苗裔,国君姒(si)姓,是夏朝的国姓,上古八大姓之一。

越国的历史很长,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这就是越国国家的起源。

越国经历了夏、商,进入周朝时,周天子对这些地处偏远的蛮夷向来不够重视,封给越国一个子爵,和楚国一样。

越国和楚国一样,同样不安于偏居一隅,同样对中原文化十分渴求,同样有着融入中原、控制中原、称霸中原的野望,这个可以称之为“中原情结”。

至周敬王时,越王允常与周天子搭上关系,被连提两级,荣升侯爵。楚国很受伤,自此楚越生隙。

但越国一向野心很大,在吴越争霸中上演绝地反击,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后来的发展过程,越国和楚国一样,先后都进入了“春秋五霸”的名单,都有这种“中原情结”在作祟。

需要说的是,“春秋五霸”有两个通行的版本:

第一种说法为:齐桓、晋文、楚庄、秦穆、宋襄;

第二说法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

那么哪一个更有说服力呢?

窃以为,最先出现的最有说服力!

从时间线上来排列,墨子最早罗列了五位霸主。《墨子·所染》一文中,明确提出了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的名字,并说:“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这是最早、最明确的“五霸”说。但又没有出现“春秋五霸”这个词。

接下来,孟子正式提出了“春秋五霸”这个词儿,但并没有明确写明“五霸”分别为谁。

再接下来就是荀子,在《荀子·王霸》一文中,也一一列举了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的名字,指出:“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战国早期,荀子生活在战国中后期,这两位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因为他们离“五霸”的时间最近。

特别是墨子,如果按其公元前480年出生计算的话,应当和勾践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公元前464年,墨子十六岁时,勾践才去世,他们是妥妥的同时代人。

时间再往后,司马迁在《史记》中虽然提到了“五霸”,但并没有明确开列“五霸”的名单。

一直到了东汉的《白虎通》问世,才出现了第一种说法,即齐桓、晋文、楚庄、秦穆、宋襄。但此说一出,却成为通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更值得玩味的是:清朝时期,顾炎武独辟蹊径,认为宋襄不配名列“春秋五霸”,将其削去,却填上了越王勾践,形成了“齐桓、晋文、楚庄、秦穆、越勾践”的新说。由此可以看出越国实力之强。

春秋五霸的界定

其实,越人尚武,越国的战斗力一直非常强悍,这一点齐国最有发言权。

早在齐桓公时期,齐桓公小白在与管仲对话时就曾指出:“天下之国,莫强于越。”(出自《管子·轻重甲》)

越王勾践时期,原本一直在南方活动的越国,将都城迁至琅琊,等于将刀抵在了齐国腰肋部位,对齐国的威胁和影响相当巨大。

田齐篡位后,首任国君齐太公田临终前也留有遗命:“无攻越,越猛虎也。”(出自《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

了解完越国的“中原情结”,再来说一说越国的另一种心态——皈依者心态。

越国力求争霸中原,其实是对中原诸侯鄙夷其“蛮夷”身份的自耻。越是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越是想尽快融入中原,迫切需要通过比中原更中原的行动,来自证自己的大国身份。

用后世的概念解释,越国就是有点“皈依者心态”或者“皈依者狂热”,意指宗教信仰中,新加入的人对于宗教信仰会比从小就信仰的人更加狂热。

楚国还好,虽说图霸中原野心不死,但表现得相对超然,一句“我蛮夷也”,既解压又霸道,令人无话可说。

但越国的皈依者心态却相对较重,也是越国急于取得中原民众认同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大搞形式主义。

勾践灭掉吴国之后,接着挥师而上,渡过淮水,与齐、晋诸侯会盟于徐州。同时致贡於周天子,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会盟称伯,就是齐桓公搞出来的一套东西,其核心是“尊王攘夷”,或者干脆点叫“尊天子以令诸侯”。

越国将这一套学得有模有样,令齐、晋等中原大佬们亲自赶到徐州,与之会盟,而且还是以勾践为“主盟人”、“执牛耳者”,勾践对于中原诸侯始创的这一套,玩得那是相当溜。

这就叫以形式主义落实形式主义,搞得比中原诸侯还中原,以期自己能真正融入中原、称霸中原。

二、以土地换虚名。

在一片“盟主万岁”的欢呼声中,越国渐渐迷失了自我,面对打下来的国土,以及夺得的吴国土地,勾践表现得十分大方。

他将淮上地送与楚国,将当年吴国侵占的宋国土地还给宋国,将泗水以东百里土地送与鲁国。

这种拿国土换名声的做法十分幼稚,要知道打下一城一地死伤无数,上唇下唇一碰,就送出去这么多土地,以保持其所谓“霸主”的仁义形象,非常可笑。

可以说,勾践在这方面是中了中原诸侯所谓“仁义”的毒。中原诸侯为了一丁点土地都在大打出手,而成功地忽悠了勾践信奉这一套学说。

你是盟主你就要讲仁讲义!

三、高举复礼大旗

在中原诸侯纷纷出现内乱,孔子都哀叹“礼崩乐坏”的时候,越国却高举复礼大旗,俨然是周朝礼乐制度的维护者。

前文说过,“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越国都站出来发声,甚至将兵马陈列于齐越边界,一副主持天下正义的霸主风范。

其实这种基因一直存在,早在越王勾践还在世时,鲁国发生三桓专权之乱。

鲁国三桓,就是指鲁国三卿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把持鲁国国政近百年,将国君完全架空。因为三卿俱是鲁桓公后代,故称为三桓。

鲁哀公时,为了抗衡三桓,当时齐、晋等大国诸侯俱袖手旁观,但越国却与鲁哀公勾勾搭搭,眉来眼去。基本上达成了借越国兵力讨伐三桓的计划。

但事不机密,三桓发觉后直接进行反击。鲁哀公一次前往陉氏,三桓趁机发动叛乱,并派兵攻打鲁哀公。

哀公先是逃到郑国,郑国不敢管这档子闲事;又逃到邹国,邹国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最后鲁哀公跑到了越国。

越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没有发兵,但却施加了各种影响力,后来鲁国将哀公迎回了鲁国。

了解了越国这种“中原情结”与“皈依者狂热”,就能理解越王翳为什么如此重视汉侯访越。

俱酒作为晋国公子,成功拓土开国,表面上看是新立一国,其实就是复国成功。

这种行为,是越国大力支持的,也是越国坚持“复礼”而取得胜利的一种表现。

在周天子分封汉国的过程中,越王翳专门遣使入朝,并大力支持,也是这种心态的体现。

另一个方面,俱酒之前派人使越,并提出了从海岛上迎回齐公吕贷的计划。

这一计划成功之后,使越国占据了道德高地,出尽了风头,将田齐政权搞得灰头土脸。

越王翳在十分爽之余,对于最初提出、并通力实施这一计划的俱酒,自是感到非常亲切。

当然,越王高调结交俱酒,也有拉拢汉国,东西牵制楚国的图谋。

总之,这次高调的迎接,有深刻深远的历史因素和文化背景,也有错综复杂的时代需求与利益算计,是战国外交生活中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

封少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大难不死后,我获得了通灵能力
十八岁那年,我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止。 父母带我去看神婆,说我是花姐命,找了替身后,我算是躲过了这一劫。 之后嫁给丈夫后,却克死了他。 但也同样发掘出了自己的能力“通灵” 于是我开始帮别人看事。
佚名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什么?朱元璋来敲我家门了! 我家那个毁容的媳妇竟然是朱家女儿,大明的公主! 没想到,我穿越后,竟然还能当驸马爷。 那我怎么能看着繁荣昌盛的明朝走向灭亡呢! 毕竟是我老丈人的家! 于是,这一次,朱元璋没有赐死马皇后,朱标没有早逝。 朝堂上,也少了些争纷。 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佚名
玄学萌妻一出手,全城豪门抖三抖
玄学萌妻一出手,全城豪门抖三抖
玄门大佬姜颂主动上门嫁给了一个死人为妻。 可三年未到,丈夫沈听肆便活着回来了,甚至甩给她一纸离婚协议。 她笑的明艳,撕了协议,专门和他对着干。 看相算卦断风水,活的风生水起,赚的盆满钵满! 城内名媛一边嫉妒地骂她不检点,一边求着她解厄! 后来期限一到,姜颂潇洒签字,准备拿钱走人,全城皆以为她得罪了最权势滔天的人物,会死的很惨! 谁知沈听肆却突然变脸,追在她身后一口一个老婆,看傻所有人! “根据卦
知予安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正在更新:孤注一掷:白苗苗 当影视剧里的各色女配们拥有金手指后,他们的人生将会迎来怎样的改变呢。 高亮:女主并不真善美,会有恶女类型女主,雷者慎入 一、【星汉灿烂:何昭君】身世相似的将门孤女vs冷面将军凌不疑 二、【知否知否:盛如兰】不受宠的嫡女vs高高在上的仁慈帝王赵祯 三、【甄嬛传:浣碧】微万人迷,无cp,男人只是我的工具,假白莲,实际上只爱自己。 四、【如懿传:苏绿筠】微万人迷,吃瓜
冰糖荔枝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
又名《暖心甜妻:凌总,晚安!》; 苏熙和凌久泽结婚三年,从未谋面,极少人知。 晚上,苏熙是总裁夫人,躺在凌久泽的别墅里,撸着凌久泽的狗,躺着他亲手设计订制的沙发。而到了白天,她是他请的家教,拿着他的工资,要看他的脸色,被他奴役。 然而他可以给她脸色,其他人却不行,有人辱她,他为她撑腰,有人欺她,他连消带打,直接将对方团灭。 渐渐所有人都发现凌久泽对苏熙不一样,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似乎又不同,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