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8章 你看的是什么书?
当他的帅旗颓然倾倒的一瞬,隔绝交战双方视线的黑幕已然揭开。
只剩下一众人群,瞠目结舌地凝视着那方沙盘,良久未能回神。
无人忆起,在这场沙盘对决之中,窦澈阵营赢得关键,并非仅仅依赖东向突围的成功。战场上,尚有一条犹如铁律般不可动摇的胜利准则:
那就是——直接击杀敌方主将,夺取帅旗,令敌阵失去核心。
即便兵力高达六十万,哪怕再多至三百万、六百万,在主帅丧命的情况下,也不过化为一盘散沙罢了。
无人料想,窦澈竟会选择如此破局之策。然而细想之下,三万对抗六十万,竟能以阵斩敌帅的方式获得胜利,这样的结果确实匪夷所思,让人难以预料。
一时之间,全场皆陷入了沉寂,目睹李景隆僵硬的身体,步履蹒跚地走向窦澈。
他嗓音嘶哑,以极其恭敬的姿态发问:
“为何……?”
“为何何事?”窦澈饮了口茶,含糊回应。虽仅为沙盘演练,但窦澈连续两次沉浸于领悟之中,所消耗的精神力量同样巨大,此刻急需补充水分。
而在李景隆眼中,窦澈饮水的动作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超凡脱俗。
他张口询问,怀着无比虔诚的好奇:
“若真在实战中,我定能察觉到江水水位的下降。”
“我坚信,徐伯父公正无私,绝不会在此处玩忽职守。”
“那你究竟是用何种手段,令裁判认为我无法发现江面水位的问题?”
窦澈闻言挑眉,放下茶杯后,径自走到一旁安然就坐。李景隆紧随其后,满眼热切地期待窦澈的答案。而那些早已守在一旁的二代子弟们也迅速聚拢过来,将窦澈围在中央,甚至有机敏者立刻奉上一个完全相同的微型沙盘,半跪呈上,目光炽热地等待窦澈的解析。
军中崇尚实力至上,无论这些二代勋贵未来能否成材,那种根植于骨髓中的军人气质,始终鲜明烙印在他们心中。
尽管窦澈目前仅是一个低微的从六品官吏,但在这一群公子侯爷眼中,窦澈已然是他们毋庸置疑的领袖。
面对众人渴望求知的眼神,窦澈略感惊讶,笑着答道:
“其实,说穿了道理十分简单。”
“并非你察觉不到水位变化,而是你过于信赖自己的直观判断。”
李景隆一愣,追问其意。
窦澈微笑道:“你可曾注意到,我时常与你展开一些小型遭遇战?”
“你以为,这些遭遇战是因为你追赶上了我,我才被迫应战的吗?”
“难道不是吗?”李景隆瞪大双眼。
窦澈淡定回应:“当然不是。这段时间,我刻意保持每三天发动一次小规模战斗,目的就是使你无暇顾及其他。”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观察。而我每隔一天左右,便会设法引你至江边,无论是伏击或是佯装渡江,都会让你亲眼见到江面。”
“如此一来,即使十几天未见江面,你可能会敏锐地感知到水位变化,但两天前与两天后的水位差异并不会太大。”
窦澈再次端起茶杯轻啜一口,望着周围聚精会神倾听的众人,微笑着继续讲述:
“而且,我最后选择渡江的位置,正是你初次渡江之处。”
“你对此地非常熟悉,甚至渡江用的浮桥都是你亲自下令搭建的。”
“你下意识地认为此地安全,因此在渡江时毫无防备。”
“特别是在即将捕获追击了十余日,令你烦躁不安的敌军之际。”
“小公爷,在这种关键时刻,你自然无法留意到江水的变化。”
话语刚落,一阵掌声从人群中传来。人群分开,徐达带领一群大明将领稳步走来。窦澈急忙起身行礼,却被徐达一把挽住手臂。
徐达上下打量窦澈一番,拍掌赞道:“真是少年英杰!”
握着窦澈的手臂,徐达转身面向一众老兄弟感慨万分:
“我总觉得这些年轻人各有千秋,但却欠缺一位能够协调各方、威震四海、指挥百万雄师北伐的核心人物。”
“过去二十年间,先是文正(钱钱好)担当此任,之后便是我一直肩负此重任。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当咱们家中这批孩子逐渐成长起来之后。”
“如今,终于有人能够接替这个重担了。”
言罢,徐达松开窦澈的手臂,突然正色发问:
“刚才不过是沙盘推演,如果你置身真实的战场,你会如何行事?”
窦澈嘴角上扬:
“那么最初的那几轮炮击,我会选择在夜间进行!”\"
“哈哈,说得没错!一旦三十万大军因夜袭引发混乱,你小子就能轻松取胜!”
徐达仰天大笑,连连称善。继而又神色陡变,神情庄重地对窦澈道:
“窦小子,我就这样称呼你吧。”
“凭你的天赋,只需十年光阴,必能驰骋疆场,马背上成就功名。”
“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新书上架求首订,首日更新十章,订阅数量每增加二百即加更一章,大家热烈订阅哦!】
“徐大哥……”
蓝玉向前一步,欲言又止。徐达挥手示意不必多言,目光仍紧紧锁定窦澈,语气坚决地道:
“以你的才能,不出十年,必能追杀败军,立马封侯。”
“意下如何?”
徐达紧紧盯着窦澈,等待他的答复。通常而言,以徐达深藏不露的性格,是不会对窦澈这类可能涉及帝位争夺的人物产生兴趣的。在朝廷中,他始终扮演着朱元璋手中一颗顺从的棋子,讲究的是一个慵懒而不违逆。
然而面对窦澈,徐达终究没能抑制内心的冲动。
正如他所说,他们这群老将的后代中,无人能真正承担起领导重任。待他们这些老将凋零之后,大明王朝的武将勋贵群体中,又有谁能挺身而出,在战场上延续他们这些公侯们的荣耀?
原本徐达和李文忠等人已经对李景隆寄予厚望,虽其资质平平,却胜在一个“稳”字,算是下一代中较为出色的一员。
然而,在见识到窦澈的表现后,徐达心中早已熄灭的战火,又悄然重燃。
然而,还不等窦澈回应,一道清亮嗓音突然响起。
啵啵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