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8章 乡试主考
由此,这师生情谊在官场上衍生出一张张紧密交织的关系网。
然而……
郭桓坐于书桌之后,眼中精光闪烁。
他正思索如何巧妙地利用这次举人试,好好整治一下那个令他厌恶的窦澈。
待一切安排妥当,郭桓唤来门外的仆役,下令道:
“…请开大人过府一谈。”
待开济抵达后步入书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郭桓与一位身着麻布长袍的老者,两人围在书案边低语密谈。
见到开济进来,郭桓满面春风,欢欣鼓舞地招手示意,
“开兄,过来瞧瞧。”
“此番那小子落在我手中,必定要让他身败名裂!”
开济一愣,向前迈步。
他并未立即查看桌上的那份文书,而是先朝那位麻衣老者拱手致意,疑惑问道:
“这位是?”
郭桓含笑回应:
“开兄,这是家父昔日的幕僚郭忠,我视他如叔伯般尊敬。”
“开兄,但说无妨。”
听罢郭桓的引介,开济恍然大悟,
恭敬地向郭忠拱手一礼,
然后迅速浏览了一遍桌上的文书,不禁大声称赞:
“妙哉!实在是妙!”
凭借那小贼的骄横个性,定会落入这个圈套之中。
届时,我们便能正当合法地剥夺他的功名。\"
就让他带着那顶定远伯的冠冕,与众莽夫一同嬉戏去吧。
握着手中的文书,开济满脸畅快之意。
实话说,在元日宴会上,朱元璋公然册封窦澈为定远伯,让他们心头颇为不悦。
但在那样的场合下,若有任何人胆敢提出异议,无疑是与众人树敌,
更是彻底触怒朱元璋本人。
因此,即便心中万般不愿,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此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郭桓与开济就此放弃对窦澈的惩罚。
此刻,他们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手握这份文书,开济越看越是喜爱不已,连连感叹道:
“郭兄果然才智过人,以那小子的狂妄,必然不会按常理出牌。”
“等他针对陛下政策发表任何言论之时,我们就能以其大不敬之罪,将其收押。”
“即便他是定远伯,也要在我的刑部大牢中吃些苦头。”
“郭兄,我看这户部尚书之职,非你莫属。”
“那无耻的曾泰,哪能与郭兄的才华相比?”
面对开济的恭维,郭桓朗声大笑,挥挥手谦虚地说:
“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罢了,具体的完善是由忠伯操办的。”
旁边的郭忠虽已老态龙钟,但仍骄傲地捋着胡须,接口道:
“少爷过誉了,老朽仅是简单调查了一下窦澈。”
“此人性情张扬,曾率一帮纨绔子弟拦截我方款项。”
“足见此人并非谨慎小心的霍光之类人物。”
“老朽只是借势发挥,在看过他那份《论边贸疏》后,揣摩出其主张。”
“若他不回答这道策论题,则可光明正大地黜落他。”
“若他选择了作答,则将触及陛下与朝廷的大忌。”
“届时是否逮捕,全在于开大人您的一念之间。”
郭忠一番话毕,在座三人均大笑起来。
房内的灯火照在三人身上,在背后的屏风上投射出三个扭曲且狰狞的影子。
而灯光落在桌上那份文书时,只照亮了寥寥几个字——
“策论题
论东南盐枭走私之害。”
若此时朱标在此屋内,听到他们的交谈定会惊呼出声。
因为这个题目,实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
只有像开济、郭桓这样经历过元末乱世,如今又在大明朝廷位居高位的官员,
才能洞悉其中的凶险之处。
鲜为人知的是,
朱元璋心中始终有一根刺,那就是关于东南盐业的问题。
自建国以来,朱元璋对明朝盐法确有改革之举,
但一贯雷厉风行无所畏惧的他在对待盐业改革时,却显得束手束脚。
原因就在于朱元璋心中始终惧怕一人,
那便是张士诚。
啵啵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